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胃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好多朋友也有意识地在体检中加入了这个项目。但是几乎所有的胃镜报告没有“全胃黏膜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即使是最轻的没有任何症状的也会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非萎缩性胃炎)”。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浅表性胃炎?

  也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与萎缩性胃炎不同,浅表性胃炎并不伴有胃黏膜的萎缩性改变,黏膜层以浆细胞及淋巴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为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靠胃镜及镜下病理活检,以及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

  根据我国2017年“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有三种分类方法:

  1. 基于镜下所见及病理报告腺体有无萎缩,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即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特殊类型胃炎。

  2. 基于有无Hp菌感染,分为Hp胃炎和非Hp胃炎两大类。

  3. 基于胃炎分布可将慢性胃炎分为:胃窦为主胃炎、胃体为主胃炎和全胃炎三大类。

  “浅表性胃炎”这一诊断已逐渐被淘汰,临床上已开始以“非萎缩性胃炎”代替“浅表性胃炎”的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中最主要的病因,如无明显临床症状,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为什么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这么高?

  著名消化病专家任锡玲教授认为:

  1. 胃黏膜变化易受到胃镜检查前夜的摄入(如酒,刺激性食物等)和检查前是否吸烟的影响;

  2. 检查时病人恶心、干呕等的影响;

  3. 胃镜医师的手法和熟练程度;

  4. 内镜医师担心漏诊,胃黏膜稍有异常时,不敢做出正常胃黏膜的诊断;

  5. 第一,慢性胃炎内镜诊断率过高,成年人即使无任何症状,经胃镜检查后大多被诊断为胃炎,很少有正常者。

  第二,胃炎的分类标准尚不统一各种名词混杂,常发生同一种内镜表现而得出的诊断却不同。即便是同一天检查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得出的内镜下诊断也不相同,让患者无所适从,有时候为了求证到底是何种胃炎不得不三番五次跑遍各家医院检查胃镜,结果令患者大失所望的仍是各种类型的慢性胃炎。

  第三,有关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概念尚不明确,故造成只要有Hp感染就诊断为Hp相关性胃炎”。这就是我国胃镜诊断慢性胃炎的现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过于轻率

  据统计,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检出率达80%-90%。真么高的比例,并不能代表真正的胃炎发病率。

  目前,一般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即使没有症状,也会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正常胃镜报告。

  人们不做胃镜就没有胃炎,一旦做胃镜就都有胃炎。一旦被胃镜诊断为各种类型的慢性胃炎就开始了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不管你应用各种胃黏膜保护剂、促动力剂、制酸剂、质子泵抑制剂、抗幽门螺杆菌制剂等,一部分患者症状缓解,但相当一部分患者症状时好时坏,多次复查胃镜仍旧是各种类型的慢性胃炎,几乎任何治疗都终生永远无法改变这一结局。

  人们不禁要问胃镜下慢性胃炎如此高的诊断率和发病率,慢性胃炎这一诊断和各种治疗是否都正确?

  事实上,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抑或是精神压力等因素造成的,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症状无须治疗

  1. 那慢性浅表性胃炎还要不要治疗呢?这应根据有无症状来决定。

  对于只是体检胃镜报告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而本身无任何症状的人而言,无须治疗。假如有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反酸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则需要对症治疗。

  2. 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人同时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此时要不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呢?

  其原则也要视症状而定:无症状者无须治疗,有症状者需进行Hp根除治疗,这样可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此外,根除幽门螺杆菌还可以减轻胃黏膜慢性炎症,从而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能预防胃黏膜萎缩,从而可能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听到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病人或许会产生恐惧;一些人即使毫无胃肠症状,也强烈要求做Hp根除治疗。对这类病人,也可以进行Hp根除治疗,消除了心因性疾病,病人也就舒坦了。


相关文章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相关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分析

中医理论论证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相关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分析......

慢性荨麻疹新疗法,“七日疗法”发挥大作用

记者2月14日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悉,该院皮肤性病科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团队合作,开创了一种慢性荨麻疹新疗法,为解决难治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难题开辟了新方向。近日,上述成果发表于......

慢性肾病(CKD)不可小视,隐患知多少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高达10.8%,是全球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但目前对CKD的认知率、诊断率、治疗率仍然很低。慢性肾脏病如果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往往需要透析治疗,治疗费......

与胃有关的这些误区该澄清了

如今,随着人们工作节奏加快,压力不断增大,胃病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心头之患。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又经常忽视胃病,有的甚至发展成胃癌仍浑然不知。对于胃病,人们的普遍心理是“谁还没有得过胃病,不必大惊小怪”“......

化学污染物暴露与慢性疾病风险间关联新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研究员许国旺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合作,在化学污染物暴露对慢性疾病的风险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

Lancet: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份全球性肝炎报告指出,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已占全球人口的1%(即有7100万人发生HCV感染),每年因HCV感染而死亡的人数为40万人,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是其主......

你是否患有慢性背部疼痛?

背痛是一种常见且代价高昂的健康问题,其也是导致全球人群残疾的主要原因,最近国际杂志TheLancet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就强调了全球范围内对治疗背痛过度医疗化的风险。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BMCHealthS......

中国科大揭示HBV慢性感染导致肝癌发生的机制

1月15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田志刚课题组......

磁控胶囊胃镜可发现浅表性胃肿瘤

“中国内镜医师大会”于近日在杭州召开。英国谢菲尔德教学医院消化内科的马克·爱德华·麦卡林顿教授介绍,他参与了《磁控胶囊胃镜诊断浅表性胃肿瘤的初步研究》课题,该项临床循证医学研究数据表明:磁控胶囊胃镜能......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其是如何诱发胃炎,甚至胃癌的?

1982年,来自澳大利亚的两位科学家:RobinWarren和BarryMarshall在人类的胃里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细菌,随后他们深入研究后发现,这种细菌会引发胃炎,即让患者出现胃部炎症;当时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