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7-18 10:34 原文链接: 植物所参与的全球碳收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生产与呼吸分解过程将大气中的CO2固定下来,从而成为稳定大气CO2浓度增加、减缓全球温度上升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因此,世界各国对这一被称为生态系统碳收支的研究极为重视。7月15日,国际著名刊物《科学》(Science)杂志以特快(Science Express)方式,以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全球森林碳收支的研究结果,将对气候变化研究和国际气候变化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植物所所长方精云院士作为该文的领衔作者(lead author)之一,参与领导实施了该研究。早在2007年,他就联合美国森林调查局、普林斯顿大学、杜克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发起了该项研究;并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组织两次国际研讨会,以推动该项目的进一步实施。

  该研究是至今为止对全球森林碳收支最为全面系统的一次评估。研究小组利用全球各地的森林调查资料、生态系统野外长期观测资料,并辅以生态模型和遥感技术等手段,从全球不同气候带,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各要素(生物量、枯死量、凋落物、土壤有机质)的碳储量及其变化。该研究揭示,在过去的近20年里,全球森林每年固定约40亿吨碳(折合147亿吨CO2),相当于同期化石燃料碳排放的一半,但由于热带毁林等人为活动导致约29亿吨碳的排放,因此,全球森林每年实际净固定约11亿吨碳。

  研究还表明,全球变化等因素显著加速了热带原始森林的生长,从而吸收了相当多的CO2,加之毁林后的森林快速恢复,基本抵消了热带毁林导致的碳排放,因而该研究改变了“热带森林是巨大的碳释放源”的早期观点,认为热带森林由早期的净排放已经转变为“碳固定与碳排放基本达到平衡”的碳中性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森林的CO2净吸收主要由北方森林和温带森林所产生。

  研究还显示,中国森林是一个重要的碳汇(即碳的净固定量),年平均碳汇量由1990年代的1.3亿吨,增加到近期的1.8亿吨;平均单位面积的碳汇量由每年每公顷的0.96吨增加到1.22吨。这些数字表明,中国的生态建设在减缓大气CO2浓度上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方精云教授长期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曾多次在《科学》、《自然》(Nature)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2010年作为“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AC)任命的12名成员之一,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报告进行了独立评估,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并直接导致了IPCC评估程序和组织机构的改革。

  该研究论文参见:Pan Y. et al. A Large and Persistent Carbon Sink in the World’s Forests, Published online 14 July 2011 [DOI:10.1126/science.1201609].

  论文链接

相关文章

科学家试图减少研究带来的碳排放

2019年和2020年澳大利亚前所未有的野火让人记忆犹新。而对于贝克心脏病与糖尿病研究所计算生物学家MichaelInouye来说,正是随着气候变暖更有可能发生的让其实验室关闭的野火,促使他开始关注碳......

中美科研合作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加剧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3月22日发布消息说,该所三极观测与大数据团队张臻研究员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宇航局及北京大学等科研人员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湿地甲烷排放正在加剧,......

冻土区成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区”

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陈哲所在团队最新研究显示,多年冻土区不但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同时也使该区域成为加剧全球变暖的重要“驱动机”。现有研究表明,以泛......

为碳排放数据质量定“标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

2023年3月14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在京启动。该项目将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制定“标尺”,构建温室气体标尺......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合作联合行动启动

3月14日,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国际合作联合行动(以下简称“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联合行动”创始理事单位、成员单位、“观察员”企业和地方政府代表,专家委员会委员参加仪式。启动仪式现场清华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制定标尺

2023年3月14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在京启动。该项目将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制定“标尺”,构建温室气体标尺......

突破危险的界限——气候临界点究竟是什么?

气候临界点是气候变化研究的热门领域,也是全球面临的最大气候风险。关于气候临界点,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诺德豪斯曾有这样的一个比喻:一叶在水面上漂浮的独木舟开始倾斜进水的时候,尚能保持平衡......

研究揭示我国不同类型城市客运碳排放的影响机制

“双碳”背景下,全面摸清我国的碳排放清单尤为重要。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苏泳娴团队研究揭示了我国不同类型城市客运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建筑与环境》(BuildingandE......

气候变化扩大蚊子活动范围,致疟疾传播范围扩张

2月14日,一项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快报》(BiologyLetters)上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扩大了蚊子活动范围,从而扩大了疟疾的传播范围。根据这项研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全国首个!地方碳排放监测系统标准实施

根据中央有关意见精神,近日,由江苏泰州市生态环境局、泰州市市场监管局、泰州市标准化院等单位联合起草的《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这是碳排放监测领域国内首个市级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