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16 08:25 原文链接: 陈宜瑜:教育是科研诚信建设的基础

  在科技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今天,科研诚信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任何一次学术不端或是科研失范事件都会被媒体用放大镜审视,也必然会降低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和信心。

  对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指出,科学界必须坚定地维护和促进科研诚信,让每位科研人员都坚持诚信的行为,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和对科学活动的广泛支持,推动科学的进步。

科学界的学术不端之惑

  作为一个认识客观规律,去伪存真、追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欺骗。因此,相对于普通的社会诚信标准,公众对于科研诚信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科研诚信理应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中起着引领与导向的作用。”陈宜瑜说,“对于科学家来说,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在科研活动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背离诚信的思想和行为,其危害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个人诚信,更将动摇社会对科学家群体的信任,甚至引发社会对科学本身的信任危机。”

  近年来,我国屡屡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和事例触痛了国人的神经。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科学界怎么了?

  “事实上,在科学与经济紧密结合以后,科研不端行为频发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当前,科研不端行为不仅是中国科学界面临的困惑,也是世界各国科学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不断曝光的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使得各国都高度重视对科研不端行为的防范,联合国建立了能源、水、信息、外层空间和环境等5个道德委员会,美国、丹麦等西方政府和科学共同体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陈宜瑜解释说:“科研不端行为的频繁出现与科研活动驱动力的改变有关。在早期的科研活动中,其内在驱动力是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时科学虽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互动,但之间关系并不密切,科学家追求功利的动机并不强烈。”

  但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研活动的动力从以科学家兴趣驱动为主转向以国家和市场需求为主,科研活动的组织程度越来越高,科研成果与社会利益的联系愈加紧密,科研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带有了职业性。这一转变使得科学研究活动规模和效率大幅提高,推动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但同时,这一转变也使得科学研究对一部分人来说,成了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完成的工作任务,或者谋求更大经济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压力和科研活动目标的异化是科研不端行为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是科研诚信建设的基础

  “实际上,社会上常常把科学不端行为、科研失范以及科研不规范行为混为一谈。真正的科研造假只是极少数,而大多数是属于科研失范或不规范行为。如果教育得当,可以避免许多失当的行为。” 陈宜瑜强调。

  据统计,1999年到2009年的11年间,由基金委监督委员经过调查、审议,被证实并作出处理的204个有违科研诚信的案例中,约有80%都发生在基金项目申请前和申请阶段,大约一半的人是为了尽快获得基金项目资助而提供虚假或失真的研究背景和简历;而真正的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FFP)仅占204起案例的14.98%。

  这一统计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科研不端行为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陈宜瑜指出,从许多科研不端行为的案例来看,有些科研人员并不清楚在科研活动中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不可为。科研诚信教育的缺失,是引发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研不端行为频发,对我国科研诚信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和环境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健全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行为规范教育。

  科学界诸多学者在广泛讨论后达成共识:对于当前中国科学发展来说,科研诚信教育尤其是科研人员在入门阶段所接受到的科研诚信教育至关重要。但这也是目前非常薄弱的环节。在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还没有开设科研诚信、科研行为规范的相关课程,也缺乏适合的教材和读本。

  “我们要让每个科研工作者都知道什么是负责任的科研行为。”陈宜瑜说:“在任何时候,科研人员的个人价值观都会是科研活动的主导。在科研人员面对日益复杂的科研和社会问题时,他们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对科研人员就如何规范和完善自己的科研行为给予充分引导和教育。”

期待更符合中国国情的经典教材

  基于在国家科研诚信教育和建设中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基金委资助并组织翻译了《科研诚信: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第3版)一书。

  “当前国内还缺乏编纂一本好教材的条件。”陈宜瑜解释说,“因此,我们在美国杜克大学王小凡博士等海外学者的帮助下,从国外数十本有关科研诚信的教材中将这本书遴选出来。”

  相对而言,科技发达国家对于科研诚信教育的起步较早,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都有专门的课程和选修教材,在科研诚信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经验和教训。

  该书是美国科研行为教育培训方面的一本经典教材,对科研活动中的基本规范进行了系统梳理,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和启发性的讨论。

  陈宜瑜表示,不仅希望中国的年轻科研人员在他们科研活动的起步阶段能够从该书中受益,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开展自己的科研生涯奠定诚信和责任基础;还希望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接受系统科研诚信教育的科研工作者利用此书帮助自己更好地规范和完善科研行为。毕竟,预防不端行为才是问题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我们相信,这一努力会成为中国科研诚信建设的一个新的起点,推动中国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加重视和加强中国科研诚信教育和建设,从而推动中国科学研究走向更加健康和繁荣的未来。”陈宜瑜说,“相信到那时候,我们肯定已经自己编写出更符合我国国情的科研诚信教材。”

相关文章

青岛科技大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结新果

日前,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正式发布,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橡中心”)“橡胶轮胎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项目荣膺该奖项。据悉,“中国工业大奖”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工业领域最......

一航天科研人员向间谍提供大量核心要害情报,被判7年!

明天(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安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安全问题的联动性更加突出,非传统安全威胁和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给国家安全带来更多风险......

上海为科研松绑,改革力度创“十年之最”

精简合并预算科目、下放预算调剂权、扩大“包干制”试点范围……记者近日从市科委获悉,由市财政局会同市科委制定的《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于本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

北大环境学科50周年大会:超5成博士投身科研

3月18日,澎湃新闻从北京大学环境学科50周年大会上获悉,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56%的博士毕业生投身科研攻关;海外校友回国数量持续增加,近五年有26名入选国家人才计划。1972年,随着历史上第一......

中科院导师带学生做“有用的科学”发Nature,产假在家开组会

“我经常跟他们开一个玩笑:自己产假休了大概两三周,回到实验室的第一感觉——觉得我的研究生跟我讨论知识的那种状态,也像孩子嗷嗷待哺的状态。”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组组长竺淑佳......

广西印发《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持续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桂科智字〔2023〕17号) 各有关单位:现将《关于持续开展......

尤政代表:光电子信息领域国家实验室应加快布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许多地区在推动本地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集聚方面积累了探索经验,但从效果上看仍不足以有效支撑新旧动能转化的进程。”日前,在接受《中国科......

RuediAebersold写作能力加速科研进击之路|ETC讲坛第3期

ETC讲坛第3期由HUPO教育与培训委员会(ETC)主办的ETC讲坛(ETCAuditorium)将在北京时间3月2日23时组织第三场研讨会。在第三次网络研讨会上,RuediAebersold教授将分......

两会|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高校学科建设

全国“两会”在即,2月25日,“2023长江教育论坛”举办,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与教育部有关领导、教育界、科技界等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教育现实问题建言发声。记者注意到,多位代表、委员关注高校学......

2022年度拜耳中国科研合作奖揭晓,这些领域成为研发热点

近日,拜耳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同揭晓2022年度拜耳中国科研合作奖,其中包括“拜耳讲席教授”,“拜耳研究员”,“拜耳博士后”以及“拜耳科研转化基金”等多个重要奖项*。拜耳中国科研合作奖旨在通过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