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22 08:03 原文链接: 临床试验获准实施干细胞治疗曙光乍现

  从被发现至今,各国的科学家对干细胞的研究热情丝毫未减。从早期的干细胞调节机制研究到如何获取这类“全能”细胞,再到近些年对其临床应用的各项探索,相关研究推进了干细胞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医疗应用带来了曙光。

  胚胎干细胞提取新途径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发现虽平息了“伦理之争”,但其具体性能有待证实。相关研究需从零开始,这使得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之路变得漫长。令人欣喜的是,美国细胞高级技术研究所的专家们在2008年发明了获取胚胎干细胞的新方法:在人的受精卵分裂的某个时期,将从中提取的细胞诱导成胚胎干细胞。这不仅避免了对人体胚胎的伤害,还有望利用此前的多项研究进展,加速其临床医疗研究。

  与此同时,iPS细胞研究也取得可喜进展。据2010年7月2日出版的《细胞—干细胞》报道:来自美国、日本的三个研究小组分别利用人类血液成功制成iPS细胞。之前人们通常采集皮肤细胞来制作iPS细胞,耗时长达六七十天;新技术从血液采集算起只需要25天,为研究者和患者提供了便利。

  最大障碍有望攻克

  从人们发现干细胞开始,将这个“万用细胞”应用于疑难杂症治疗的梦想就从未停止过。目前,干细胞技术应用于医疗的最大障碍在于其致瘤性。在实际应用中,要想获取有医疗价值的诱导干细胞,需借助病毒作为“搬运工”,将干细胞形成所需的基因“搬入”细胞内,但是这类 “搬运工”如果执行完“任务”后赖在细胞里不肯出来,或是植入的基因长时间残留在细胞内,都会产生致癌风险。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攻克这两大难题,以期进一步推进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2009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类“靠谱”的“搬运工”,从而实现了不借助病毒、安全地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可能。几天后,美国科学家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可以将iPS细胞中因转化需要而植入的基因在“完成任务”后“扫地出门”,且保证已经形成的干细胞功能正常发挥。这两项重大突破帮助科学家们成功地实现了“过河拆桥”的梦想,将潜在的危险因素清除掉了。

  同样,利用胚胎干细胞生成器官或组织进行移植治疗,也潜伏着危险:将其植入人体后,一些尚未分化成相应组织的剩余胚胎干细胞可能会失去控制,进行无序分化,引发恶性肿瘤。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鄂文·威斯曼等研发出一种新方法,在将胚胎干细胞形成的组织细胞植入人体前,使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武器”,将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移除,消除了干细胞疗法可能带来的致命副作用。

  让瘫痪者站起,使失明者复明

  就在2010年10月11日,美国启动了全球首例胚胎干细胞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脊柱损伤。美国杰龙(geron)生物医药公司对外宣布,一名截瘫患者正在接受人体胚胎干细胞治疗试验。杰龙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奥卡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次临床试验可谓这一领域的里程碑。”

  视网膜黄斑变性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眼疾之一,仅在美国就有1000万人正遭受不同程度黄斑变性的困扰。该疾病的患者视力逐渐减退甚至失明,又称为渐进式失明。2010年11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ACT)利用胚胎干细胞疗法治疗视网膜黄斑变性的临床实验。今年7月,首例以人类胚胎干细胞医治渐进式失明患者的手术正式实施: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由史蒂芬·施瓦茨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将5万个细胞植入了患者的病眼内,该患者此前备受黄斑变性失明的折磨。资助该项目的先进细胞技术公司表示,病患“复苏已无大碍”。史蒂芬·施瓦茨亦称:“早期迹象显示,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适应良好。”

  此外,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彼得·科菲主导实施的针对视网膜黄斑变性的首个干细胞人体治疗试验,也已通过英国医药与保健产品管理局许可。

  干细胞进入医疗应用的时代悄然开启,让世人看到了“瘫痪者站起,失明者复明”的曙光。

相关文章

基因编辑具有治愈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巨大潜力

全球约有200多万人因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失明,被称为“不可治眼病”、“家族的梦魇”,其中以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最为常见,缺乏有效治疗。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

临床质谱技术发展态势分析及建议

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测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由基因、蛋白质、以及小分子代谢物共同调控,在基因层面对生命现象底层原因进行探索基础上,对影响生命活动的终端的蛋白质和代谢物的......

2023(第六届)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峰会

为响应我国加大发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号召,生物谷、梅斯医学联合有关单位将于2023年9月14-15日举办“2023(第六届)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峰会”。本次大会诚邀临床应用科学家、科研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知多少?全国爱眼日医生来科普

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点眼病。“得了糖网怎么办?“,”眼......

一种利用多能干细胞部分恢复视网膜功能的新方法

眼睛中的光感受器退化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最终可能导致失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期,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与卡罗林斯卡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够促进人类胚胎干细胞(hE......

科学家揭示光照影响血糖代谢机制

薛天团队发现光通过激活视网膜上特殊的感光细胞,经视神经至下丘脑和延髓的系列神经核团传递信号,最终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外周的棕色脂肪组织,从而压抑了机体的血糖代谢能力。生命体要生存就必须要根据外界环境条件......

抑制铁死亡促进实验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死亡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和其他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疾病的标志。然而,挽救RGC丢失的治疗策略仍然具有挑战性,RGC丢失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日,来自天津医科......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质谱技术临床应用”专辑征稿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CHINABIOTECHNOLOGY)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月刊,创刊于197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文......

全球首例人胚胎干细胞来源肝细胞治疗肝衰竭成功

中新网长沙8月25日电(张莹洪雷)位于湖南长沙的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5日发布消息称,“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临床研究”项目治疗的首位患者,目前生存状况......

研究揭示启动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cJUN启动胚胎干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示意图。课题组供图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研究员刘晶课题组与西湖大学研究员裴端卿课题组合作揭示了染色质重塑复合物BAF和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