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03 08:36 原文链接: 北京再生水发展一箭双雕破解两大难题


  游人在永定河景区游玩。十一前,永定河“四湖一线”工程竣工开放。再生水让永定河实现生态环境改善。

  目前,永定河“四湖一线”工程竣工。绵延14.2公里的河道犹如镶嵌在城西南的一条玉带,“京城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再现宛平湖。

  “永定河北京段断流30年,是再生水让它重现生机。”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邓卓智说。永定河要按规划建成“绿色生态走廊”,京内河段生态灌溉需水量1.3亿立方米相当于城区每年生活用水量的十分之一以上。如邓卓智所说,“没有再生水,绝无可能”。通过再生水循环利用改善河湖生态环境,修复城市水生态功能,这是北京提升生态环境水平的一大举措,也是北京开发利用再生水的一个侧影。

  最大缺口和第一瓶颈

  北京走上再生水开发之路,源自“饥渴”之痛。“作为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大城市,北京缺水由来已久。”北京市水务局党组书记聂玉藻表示。

  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为人均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目前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为100立方米。由于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12年连旱”,过去12年间北京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少两成,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48%。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两大水盆”来水量减少79%,怀柔、平谷、昌平等应急水源地地下水位年均下降3米到5米,接近开采极限。

  水源减少,人口却快速增长。2010年末北京常住人口1961万人,城市人口提前10年超过2020年1800万人的规划目标。“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北京发展最紧迫的资源性约束条件,可以说是‘第一瓶颈’。”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毕小刚说。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引自丹江口的长江水一时不能解北京近渴,毕小刚说,"十二五’将是北京水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如果不是预先启动再生水发展战略,未来几年北京将面对难以度过的“水荒”。

  “第二水源”三大流向

  奥运龙形水系放水口:140立方米/每小时;西土城沟放水口:400立方米/每小时;清河放水口:501立方米/每小时……10月31日11时50分,北京京城中水公司监控指挥中心,大屏幕显示着北京清河再生水厂供水流量图。再生水源源不断涌入各大河道和企业。

  再生水也称中水,指城市污水经处理达到一定标准,进行有益使用。自2001年建成第一座再生水厂,北京再生水发展实现了飞跃。过去8年,全市再生水利用从2.1亿立方米提高到6.8亿立方米,供水比例从8%提高到约20%。利用量累计33.6亿立方米,相当于1680个昆明湖。“新水保生活,再生水保生产生态,这是北京水务的基本格局。”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说。

  在清河再生水厂,废水的“再生”是一个“吞入乌龙”“吐出清泉”的过程。经过“超滤膜”及MBR和“反渗透处理”,完成活性炭吸附等程序,污水在从一个水池到另一个水池的转换中,变得无色无味。从一座座清水池、一条条清水管流向“三大领域”工业制造、农业灌溉、河道环境。同时,汽车清洗、道路压尘、绿化喷洒、市政杂用等再生水利用在京城也遍地开花。

  “再生水已经从补充水源变成主力水源,成为不可或缺的‘第二水源’。”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说。

  “一箭双雕”解两大难题

  两年前,家住四惠的鲁平喜欢上了一件事:扛上鱼竿到不远的高碑店湖边坐上个把小时,尽享碧水蓝天。这段位于通惠河上游的湖面,柳条低垂、野鸭成群。曾几何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让这里臭气冲天。而今,“烟雨高碑店”成了京东一景。其间的变化归功于再生水。北京再生水开发正是在“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恶化”两大挑战下应运而生的。

  六环内主要河流52条,总长520公里。上世纪90年代前,由于没建污水处理厂,每年4亿立方米污水直排河道,夏天河湖暴发水华,又腥又臭。加强污水处理是还清河湖水质的根本途径。按通惠河、坝河、清河、凉水河等河流分布,北京大规模建设污水处理厂。截至去年,北京年处理污水11亿立方米以上,污水处理率82%,中心城区达95%。

  北京的排水事业,经历“污水收集、自然排放”和“污水收集、达标排放”两个阶段后,目前进入“污水收集、达标处理、再生水利用”的新阶段,在消除污染源的同时,创造新水源。

  承担中心城区90%排水的北运河,因来水减少、污染严重一度成为“纳污水系”,日产污水300万吨。经几年治理,北运河已由“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变。

  据北京市水务局介绍,“十二五”期间,北京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将全部升级为再生水厂,新建污水处理厂全部按再生水厂建设,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8%,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5%。更重要的是,要把再生水引入永定河、潮白河,实现对水源地的涵养,城市用水的上下游将实现大的循环,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据新华社电

  北京再生水大事记

  2001年

  北京建成第一座再生水厂。

  2003年

  北京第一热电厂和华能热电厂使用再生水作为工业冷却水。

  2006年

  大兴、通州等地农田兴建58万亩再生水灌区。目前,北京农业灌溉年利用再生水超过3亿立方米。景观河道再生水利用量达2.1亿立方米。

  2010年

  全市9座热电厂全部利用再生水。今年,全市工业利用再生水达1.4亿立方米。

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部:1月份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20日通报1月份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PM2.5平均浓度下降。监测结果显示,1月份,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4.3%,同比上升0.......

2022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96.shtm......

10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发布,包括工业废水、医疗废物等

关于发布《氮肥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等10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公告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规范和指导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现批准《氮肥工业废水治......

最新标准|两项生态环境监测类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创新是引领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坚持创新引领,聚焦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沿需求,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新分析方法的开发研究。近日,由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编......

安徽2023工作要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近日下发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一是大力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对环境管理有哪些新需求?金乡邀请企业给环保“划重点”

“建议加大基层环境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基层管理水平”“企业文员做环保资料稍微有点难度,希望能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小培训,争取把资料、现场做得更完善”“多进行一些专业的培训,多给企业一些帮扶”……连日来......

一份给平湖生态环境部门的特殊“新年礼物

一面锦旗,一种认可,一份责任!日前,浙江纳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带着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来到了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平湖分局,这份“新年礼物”正是一面印有“守护平湖碧水蓝天、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字样的锦旗......

北极近五年呈现加速“绿化”态势

近日,由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组织编制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本年度报告共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

重庆以督察整改促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在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过程中,重庆市始终树牢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不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重庆市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发布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今日(17日)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2年度报告》。自2012年起,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持续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