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9-22 09:19 原文链接: 监管中国品牌形象,道德不可或缺

三鹿奶粉导致几千例婴幼儿患病,引得世界舆论一片哗然,继美国拒绝进口中国奶粉之后,欧盟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总司长马德林(Robert Madelin)也表示,希望中国对“毒奶粉”事件进行全面清查,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这意味着,“三鹿事件”已经波及到世界奶制品市场。虽然涉嫌企业采取了自救措施,纷纷召回问题产品,中国政府严肃处理了一批相关责任人,但既然已经演绎成了国际社会公共事件,就不能因生产商的道歉或少数官员被免职而告一段落。

众所周知,食品行业是一个国家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的基础环节,关键是事前防范而不是事后补救。人们当然有理由追问:如此伤天害理的行为,怎么能生产出“国家免检产品”?如果这样的产品都可以免检,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还有什么用?对此,在9月17日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质检总局负责人做了一番精妙解答:在我们国家这方面的标准中,和国际食品法典相关的标准当中,都没有对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进行规定。因为这些物质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当中的。因此,以前没有对奶粉当中的三聚氰胺含量进行检测。


说这种解释“精妙”,不仅是他们的做法符合“国际惯例”,还在于他们面对公共危机面不改色巧舌如簧。理论上说,不许添加的物质和成分自然属于“不检项”,超出规定范围的问题也不必多此一举去监管。不过,照这样的逻辑推论,奶制品中掺有三聚氰胺算是消费者的幸运了,如果有人故意添加农药、砒霜,也和他们没有关系。但就是这样的“免检”,对生产商而言决不亚于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免死金牌”,即使他们的产品含有毒素,生产和销售的理由也无可置疑。如此说来,质检机构和生产商好像都没错,有错的只能是消费者了。


平心说,一部分生产商不知道有人在源头添加三聚氰胺可以理解,而质量监测部门因为“国家免检”就不再进行跟踪检测,怎么也说不过去。根据之前实施的《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总则第六条的规定,质检局对免检产品要及时抽查检测,保证其质量稳定和卫生安全。而事实上,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企业拥有了一张“国家免检产品”的认证书,就等于有了国家最高信用,随之而来的就是“驰名商标”、“著名品牌”的声誉,至于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含有更多的“不检项”,则完全取决于他们的职业道德。


有论者认为,“三鹿事件”使中国的产品免检制度现了原形,从客观上让质检部门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既然质检部门可以为企业贴上“免检”标签,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旦“免检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也有权向他们问责。但是,让中国的质检部门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的原因并非一个“三鹿事件”。进入8月以来,在《反垄断法》实施当天,北京四家防伪企业就将质检总局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他们在69种产品中强制推行有自己股份的电子监管码业务。此后,有人公开揭露质检总局信息中心参与商业经营,每年至少从中获利600亿元人民币。更耐人寻味的是,食品生产监管司司长邬建平先生于8月2日“不慎坠楼”,这位从2005年开始就执掌中国食品质量和卫生监管的重量级人物,在“三鹿事件”爆发之前突然蹊跷死亡……有如此前因,出现什么后果都不足为怪。


毫无疑问,“三鹿事件”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个案,暴露了整个行业的行为失范,使中国的奶制品行业基本走到了集体覆灭的边缘;彰显了一定范围内的商业道德败落,也折射出构建社会道德体系的迫切性。这样说绝非无中生有,因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早已“享誉”全球,其中难说没有监管部门的“ 功劳”。虽然“三鹿事件”不能全部归结到质检部门的头上,但从邬建平的问题可以看出,近年来质检机构的某些人已经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该作为的“不作为 ”,不该作为的“乱作为”,公权已经变成了他们敛财的资本。特别是“三鹿事件”的曝光后,极大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无论怎样自圆其说也难辞其咎。


如今,处于“风暴眼”中的三鹿集团前董事长被捕,石家庄市市长也遭免职,但由“三鹿事件”掀起的风暴仍在席卷,并越来越呈现出摧枯拉朽之势,使中国众多行业的“潜规则”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也促使人们开始对当下的社会道德体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或许从这个角度看,“三鹿事件”之于中国并不完全是坏事,至少让人们见识了当公权沦为少数人的敛财工具后,对国家有多么大的危害。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近期对“三鹿事件”的处理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执行主任尾身茂21日说,中国政府正在采取积极妥当的方式严肃认真处理奶制品污染事件。这说明了有人开始认识到了维系基本的社会道德体系,与维护法律公正同样重要,此举能不能挽回质检部门的公信力另当别论,起码标志着中国政府把消费者的利益提高到了国家利益层次。

相关文章

医生群体如何陷入“道德困境”

●过去40年间,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医生这个职业也正在经历世俗化即商业化的过程。●公立医院开始企业化改革后,所得到的政府财政拨款不足总收入的10%,在“自负盈亏”和“放权让利”的政策引导......

让“赛先生”和“穆姑娘”携手而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写入要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科研伦理并不是新概念,但近年来因为基因编辑婴儿、抄袭造假等事件,从庙堂到民间,大家对科研伦理的关注与日俱增。我以为,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应将其放入宏观......

心理所揭示道德判断的自我他人差异

在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系列故事之一《格兰其庄园奇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福尔摩斯面对他千辛万苦找到的凶手说出了这样一段话,“Iamnotsurethatindefenseofyourownlifeyour......

心理所揭示道德判断的自我他人差异

在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系列故事之一《格兰其庄园奇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福尔摩斯面对他千辛万苦找到的凶手说出了这样一段话,“Iamnotsurethatindefenseofyourownlifeyour......

视角:别将道德成绩等同于高考成绩

据媒体报道,不久前,江苏某应届高考考生骑电动车将另一电动车带倒后逃逸,导致被撞者杨先生一家三口受伤。而当伤者一家得知,该考生今年高考分数达到二本线后,大度地表示愿意谅解。当别人做了伤害自己的事情后,选......

科研伦理和论文发表道德

大多数科研人员和医师都熟悉科研伦理的概念,特别是在以动物和人作为研究对象时。大多数研究开始前也的确需要从所在研究机构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处获得批准。此外,就论文发表(包括医学媒体机构的使用)、作者署名、内......

中科院大化所:为了“纯”与“真”的坚守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也是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实现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保......

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张勇:德法并治构筑食品安全防线

图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张勇发言。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于6月10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局长张勇与会并指出,必须拿起“德治”和“法治......

郭绵山:最严食品安全法托住道德底线

5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草案称,“对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建立最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两度称“最”,其意若明,回应的正是民众对食品安全......

孤独症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莉琪研究组采用道德故事和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任务分别考察了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合作行为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出版集团下的《科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