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6-16 13:02 原文链接: 兰州化物所非血红素体系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与仿生催化课题组最近发展了一类新型非血红素模拟酶体系,该体系使用苯并咪唑代替以往四氮配体的吡啶单元,天然脯氨酸衍生的二胺代替环己二胺骨架,其锰配合物在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显示了极高活性,可在万分之一催化剂量的条件下高对应选择性获得产物,TON(Turnover numbers)最高可达9600,TOF(Turnover frequency)可达59000 h-1。这是目前已报道的活性最高的环氧化催化剂之一。使用H2O2/ AcOH或过氧乙酸做氧化剂,18O同位素标记实验中,均发现不同程度18O同位素标记的环氧产物,首次获得直接证据表明反应是通过高价Mn=O中间体的过程。该项工作近期发表在Chem. Eur. J.(2012, 18, 6750-6753)。

  铁元素是地壳内含量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且毒性小。从可持续化学、绿色化学的角度,发展铁催化的有机反应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至今,铁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成功的例子极少。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与仿生催化课题组使用相同四氮配体的铁配合物,成功实现了三取代环状烯酮及查耳酮类衍生物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催化剂量为2 mol%,对映选择性可高达98% ee,18O同位素实验同样表明,反应体系中加入H218O,同样可观测到18O标记的环氧产物,通过测定铁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此配合物仍为cis-α构型。该工作近期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Chem. Eur. J.(2012, 18, 7332-7335.)。

  上述工作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3166, 21133011 and 21073210)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资助。

  Chem. Eur. J. (Chem. Eur. J. 2012, 18, 7332-7335.)发表论文摘要

  Chem. Eur. J. (Chem. Eur. J. 2012, 18, 6750-6753.)发表论文摘要

图一 新型四氮配体锰配合物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图二 新型四氮配体铁配合物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铁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Chem. Eur. J.

相关文章

我国科研团队创新催化剂合成方法,实现高效制甲醇

记者2月24日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小浩教授团队采用光诱导—邻近沉积方法,通过精确控制双原子位点的距离,产生优异的协同催化效应,实现二氧化碳加氢近100%选择性生成甲醇,且生成甲醇的......

我国科学家在大陆地幔中发现来自海洋的锂元素

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利用矿物原位锂同位素分析法,该所科研人员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幔橄榄岩中的锂含量和锂同位素组成。他们发现,海水中的锂元素可以经过扩散作用进入地幔橄榄岩。这为研究地质......

哈工大科研团队提出界面电子耦合机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王振波教授团队在双功能氧电催化剂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设计钴-氮-铬跨界面电子桥打破制约活性-稳定性转换以实现超稳定的双功能氧电催化剂》为题发表在《德国应......

新型催化剂实现高效全分解水制氢

高效全分解水制氢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供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福祥团队在宽光谱捕光催化剂全分解水制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发现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可显著促进Ir/BiVO4......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丙烷脱氢双原子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研究员王晓东、研究员林坚团队与福州大学林森教授等合作,在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协同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其开发的新型双原子催化剂表现出优于单原子催化剂的......

院士领衔!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丙烷脱氢双原子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涛,与研究员王晓东、林坚团队,联合福州大学教授林森等,在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协同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开发的新型双原子催......

消除抗生素污染新方法,速率更高、产物更安全!

抗生素在环境中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而在许多抗生素中,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量占比约为70%。围绕水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降解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

原子阱痕量分析:为单原子“计数”

从南极钻取的一块冰芯,是多少年前形成的?一处深层地下水又有多少年的历史?人们对于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历史充满好奇,科学家则一直在想办法提高定年的准确度。定年精度随着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努力而被不断提高,但在动......

高效光热协同催化剂被开发,实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捕获和转化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李英宣课题组开发出高效光-热协同催化剂,实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捕获和转化,研究成果以《在铂负载镍基金属有机框架上运用双活性位点协同作用实现热辅助红外光催化转化大气中的二......

广州地化所发展出单细胞SIP反向基因组学技术

微生物是地球上丰富且分布广泛的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对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发挥着关键作用。微生物降解是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中,降解功能微生物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毒化合物,是有机污染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