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0 15:19 原文链接: NatMicrobiol:科学家有望开发出通用埃博拉病毒感染疗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并研究了一种特殊的埃博拉病毒抗体,有望用于设计通用性的治疗手段来有效抵御多种不同的埃博拉病毒变种。


图片来源: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at Galveston

  埃博拉病毒会诱发人类患上一种严重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目前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多种疗法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包括Zmapp等,这种疗法能有效治疗感染病毒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目前已经列入到人类“同情心”疗法的治疗步骤中。

  研究者Alex Bukreyev教授说道,Zmapp疗法的关键问题在于,尽管其能有效抵御诱发最后一次埃博拉疫情的病毒,但却无法有效中和其它类别的埃博拉病毒,包括本迪布焦(Bundibugyo)型、莱斯顿和苏丹埃博拉病毒等,如今研究人员已经对感染本迪布焦型病毒的人类幸存者体内产生的三种天然抗体进行了研究,这些抗体能够有效中和并保护机体抵御其它多种不同埃博拉病毒的感染。

  相比其它抗体而言,这些新鉴别出的抗体能够在埃博拉病毒的不同位点结合,有望用来开发新型埃博拉感染的疗法。据美国CDC数据显示,埃博拉最早于1976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被发现;从那时候开始,该病毒就开始感染人类,并且诱发非洲多个国家的埃博拉疫情爆发。埃博拉病毒包括以下五种:1)扎伊尔埃博拉病毒;2)苏丹埃博拉病毒;3)塔伊夫森林病毒(Tai Forest virus );4)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5)莱斯顿埃博拉病毒。

相关文章

破解埃博拉病毒基因组从头起始复制的分子机制

9月1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施一、齐建勋、高福院士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mechanismofdenovoreplicationbytheEbolavi......

研究人员发现内质网分子伴侣调控埃博拉病毒复制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与国外高校合作,阐明了内质网分子伴侣通过内质网膜上的E3泛素连接酶RNF185调控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合成的新机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

EMBOJ:鉴定出几种削弱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宿主蛋白

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1976年在扎伊尔和苏丹首次发现,会引起人体大量内出血,造成病人休克甚至死亡。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属于丝状病毒家族的RNA病毒病原体,导致人类严重疾病的爆发。这种公共卫......

默沙东Ervebo获欧盟批准,预防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

默沙东(Merck&Co)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有条件批准博拉疫苗Ervebo(rVSV∆G-ZEBOV-GP,V920,减毒活疫苗),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的主动免疫,以预防扎伊尔型埃......

保存有埃博拉病毒的美国顶级生物防御实验室安全失效

据Science8月6日报道,美国最顶级的生物防御实验室——美国陆军传染病研究所,因未能通过安全检查,而被暂停工作。埃博拉、天花、鼠疫、炭疽杆菌等等这个星球最恐怖的病菌,都保存在这个实验室中。美国亚特......

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发出现全新途径

据英国《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美国科学家团队报告了来自一名埃博拉病毒人类幸存者的抗体的详细信息。该研究揭示了埃博拉病毒中的一个新的脆弱位点,或可用于药物和疫苗研发。埃博拉......

体积最小的Illumina测序仪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展身手

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USArmyMedicalResearchInstituteofInfectiousDiseases,USAMRIID)的MikeWiley和CatherinePratt把他......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蛋白或能减缓埃博拉病毒扩散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日前,美国《细胞》杂志刊文称,多位科学家在人体内发现一种新型蛋白,有可能帮助医生找到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新方法。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其蛋白质外壳含有单链RNA。像其他侵入细胞的病......

人体细胞中发现抗埃博拉病毒蛋白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人体细胞中的一种蛋白可以帮助对抗埃博拉病毒,模仿该蛋白功能的药物有朝一日或能有效治疗这种致命疾病。与其他病毒一样,埃博拉病毒会入侵宿主细胞并利用这些......

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的药物靶标

目前没有药物可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病毒或寨卡病毒,这些病毒每年感染数百万人并导致严重疾病、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如今,来自美国格拉德斯通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两项新研究最终可能改变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