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6 16:29 原文链接: Nature子刊:细胞衰老以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调控新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非基因毒药物如长春碱、紫杉烷类,直接或间解导致DNA损伤的氮芥、核苷类似物、各种烷化剂、铂类化合物等,可以在造成细胞衰老的同时,高频激发细胞的SASP表型。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is potentiated by feedforward regulatory mechanisms involving Zscan4 and TAK1”的文章,揭示临床治疗过程中肿瘤患者局部微环境内的基质细胞因药物脱靶效应造成的DNA损伤而被动进入衰老状态的过程中,锌指蛋白Zscan4和胞质激酶TAK1在介导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SASP)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针对TAK1激酶活性进行特异性靶向,可以通过显著抑制SASP广谱表达、阻滞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e disease, MRD)在受损微环境中得以喘息并在疗后阶段造成疾病复发和转移这一新型治疗理念和实践途径,最终在现实中提高抗癌治疗的总体效果。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孙宇研究组完成。

  在这项最新的工作中,博士研究生张博逸等人在孙宇研究员的指导下发现相比于非基因毒药物如长春碱、紫杉烷类,直接或间解导致DNA损伤的氮芥、核苷类似物、各种烷化剂、铂类化合物等,可以在造成细胞衰老的同时,高频激发细胞的SASP表型。

  其中,细胞为响应外界因素所造成的DNA损伤,会在短期内激活细胞核与细胞质中一系列信号通路,后者又可以在一组特定因子的作用下逐渐从急性胁迫阶段过渡至慢性炎症状态,后者集中表现为伴随肿瘤患者在抗癌治疗结束之后很长时间、甚至此后终生的体内SASP。而SASP这一细胞非自主性表型的存在,同人体在生命晚期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状况如阿尔茨海默病,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和多种类型癌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研究人员利用细胞培养和全基因组表达谱(whole genome expression analysis)分析技术,鉴定到了体外条件下的人源基质细胞在多种化疗药物和电离辐射的作用下,出现比较典型的衰老特征和广谱的外秘蛋白胞内合成、胞外释放(经典SASP特征)。

  然而,比多种SASP特征性因子表达幅度更高的,则是一种名为Zscan4的胞内蛋白。研究人员随后发现,基质细胞在DNA损伤条件出现高度表达的Zscan4,对于ASAP (acute stress associated phenotype,急性胁迫相关表型)向SASP的过渡起到关键作用,而在急性阶段发生活化的TAK1则是介导这一过程的桥梁。发生磷酸化的TAK1可以在胞质中激活MAPK家族成员p38,后者通过 PI3K/Akt/mTOR信号通路,随即形成近年刚被报道的IL-1α/NF-kB这一positive feedback loop,和该研究最新发现的IL-1α/TAK1这一前馈环通路。因此,从急性阶段的ASAP到慢性时期的SASP,有多个关键信号分子及其涉及的通路参与到最终表型上凸显出来的SASP随时间级联性放大的炎性反应中。

  此外,TAK1这一激酶在准确控制SASP发生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物靶向价值。以基质细胞和癌细胞共同移植到体内形成的移植瘤为模型,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主要靶向癌细胞的化疗自身,由化疗药物和SASP抑制剂构成的组合式疗法,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更加有效地引起肿瘤消退。相比于p38抑制剂SB203580和mTOR抑制剂RAD001,TAK1抑制剂5Z-7提供的治疗效果实际上更佳,并且可以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有效生存期。

  该研究得到来自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的Paul Chiao教授、英国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Eric Lam教授,苏州大学医学部秦樾教授等人的大力协助。相关研究获得中国国家基金委、科技部、中组部、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暂名)公共技术平台以及动物平台等部门的经费和技术支持。

相关文章

植物成分原花青素C1是潜在的选择性清除衰老细胞药物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研究组在Nature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flavonoidprocyanidinC1hassenotherapeuticactiv......

细胞衰老过程中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变化

细胞衰老是细胞非常重要的生命过程,与疾病发生、个体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认为细胞衰老可以由内在或外在的压力引起,与细胞内持续的DNA损伤密切相关。大量的已有研究表明,无论是个体衰老还是细胞衰老都与细......

实现胞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快速灵敏检测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杨良保课题组在胞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性灵敏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alyticalMethods......

CellRep:细胞衰老与年龄相关的血块有关

衰老的细胞在压力下不可逆转地停止分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细胞积累,炎症蛋白的混合物会导致慢性炎症。巴克研究所(Buck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在9月24日出版的《细胞报告》(CellRe......

JAMANetworkOpen:细胞衰老会伴随大脑结构的改变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会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如果端粒长度变得太短,以至于它们所保护的基因可能被破坏,那么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和更新。这种机制是我们机体衰老的方式之一。因此,端粒长度被认为是一个人的生......

研究发现Klotho基因影响细胞衰老

众所周知,生活中经历的压力事件会让大脑提前衰老。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基因突变与多种类型的精神压力相互作用。这些精神压力包括与细胞老化相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疼痛和睡眠障碍。Klotho基因(......

广东医科大学揭示新的细胞衰老调控通路

广东医科大学衰老研究所教授刘新光课题组揭示了p53/p53效应miRNAs/Ccna2通路,可作为经典的p53/p21信号通路的补充,参与调节细胞衰老进程。相关研究成果3月7日发表在《衰老细胞》(Ag......

华人科学家发现可帮助诊断和治疗癌症的重要microRNA

miR-30是在人类癌症中常出现过表达的一个microRNA,但是在癌症中miR-30过表达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还不清楚。最近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PeiqingSun等人通过遗传筛选的方法发现miR-3......

Nature子刊:细胞衰老以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调控新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非基因毒药物如长春碱、紫杉烷类,直接或间解导致DNA损伤的氮芥、核苷类似物、各种烷化剂、铂类化合物等,可以在造成细胞衰老的同时,高频激发细胞的SASP表型。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

中国团队揭示:二甲双胍延缓人类细胞衰老的新机制

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近年来,陆续有研究报道二甲双胍具有延缓低等动物衰老的能力。然而,人们尚不清楚二甲双胍是否对人类的细胞衰老也具有保护作用。王志珍和刘光慧课题组的合作研究发现,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