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9 16:35 原文链接: 肿瘤防治: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肿瘤治疗要重科普、重整体

  习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何落实指示,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世界上每5个肿瘤病人中有一个中国人,每5个死亡病人中有一个肿瘤病人,一名癌症患者的花费大概是一般疾病患者的5倍以上。但癌症也没那么可怕,有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早期肿瘤可以治疗,1/3的癌症病人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我们呼吁,将4月15日定为中国抗癌日。受众和医护人员一路同行,获得抗癌、诊疗癌症知识,提高我国肿瘤防治水平。

  我们也注意到,科学技术引入医学后,大幅提升了医学的水平。发展过程中,专科细化、专业细化、医学知识碎片化促进了一个器官、组织的诊疗水平,但是也导致我们医生只看到病,看不到人。运用整合医学推动抗癌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肿瘤治疗要照顾整体,医生要有整合医学思维,杀死癌细胞不是目的,而是要治愈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平衡各种治疗技术的量和施行时机。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代明

  与其谈癌色变 不如提早预防

  目前在我国发病前十位的肿瘤中,肺癌的发病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与其谈癌色变,不如提早预防。一期肺癌经过外科治疗,生存率可达90%。40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胸部低剂量CT检查,及早发现早期肺癌,可实现临床治愈。

  从整体看,三级预防可以有效推进我国肿瘤防控事业,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此外,我国对肿瘤的诊疗上进行了大量投入,目前,癌症防控的整体战略初显成效,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肿瘤防控体系,包括19个省的癌症防控中心,还有15个省一级的防控办公室。建立了完整的肿瘤登记制度,目前500个肿瘤登记点,覆盖人口4.3亿。其中,以医院为基础的登记制度刚刚完成,尚待完善。未来,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将继续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科技投入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癌症的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造福人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赫捷

  提高癌症生存率 预防是关键

  近几年的调研报告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肿瘤的发生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我国肿瘤的发生和死亡率均呈现增长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为什么我国的肿瘤患者越来越多?肿瘤的发生与衰老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肿瘤患者也会逐渐增多。

  为什么我国肿瘤患者的死亡率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筛查和治疗的肿瘤患者处于中晚期的概率较高。

  除了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让肿瘤患者数量居高不下。比如,跟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胃癌。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胃癌发病率增高,我们应该保留中国优秀的传统饮食方式。

  肿瘤控制的基本共识是在于预防。跟感染性相关的肿瘤可以进行早期干预,比如人类乳头状病毒和宫颈癌、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书钧

  基因检测筛查癌症还需时日

  肿瘤是一种慢性病,近年来肿瘤患者人数持续上升,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我们也注意到,很多患者罹患肿瘤,因病返贫,肿瘤防治还是一项民生问题。要控制、遏制这种趋势,让科技成果要惠及民生。

  目前,肿瘤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基因组的时代,基因检测技术在癌症的预防上也有一定应用。肿瘤被认为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长期作用下的结果,很多肿瘤细胞都伴随着特征性的基因变异,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了解自身患某种癌症的风险,为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帮助。

  但是,癌症形成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长期过程,即使发生基因突变,影响着癌症发生的因素还有很多。基因检测只能告诉我们是否具有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有,不一定代表会患癌;没有,也不代表就不会患癌。此外,基因测序技术目前仍较为前沿,在解读结果方面还不是非常全面。

  因此,在中国和美国,对普通人的全基因测序已被叫停,并不建议普通人群进行全基因检测。基因检测要成为一种癌症初筛的有效手段,仍需做大量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东昕

  到国外治癌症是误区

  美国休斯顿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全美排名第一的癌症专科医院,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姐妹医院;梅奥诊所,被评为美国最好的医院,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兄弟医院。能与这两所国际级的医院“称兄道弟”,可表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肿瘤治疗技术上,在肿瘤诊治方面完全可以和国外平起平坐。

  因此,得了癌症选择到国外去治疗存在一定的误区,如食管癌、鼻咽癌、肝癌的治疗,这些肿瘤在欧美国家都比较少见,我国医生的临床经验远远比国外医生丰富,乔布斯也曾来我们这里治疗。

  在治疗技术方面,近年来,靶向治疗由于针对性强、副作用小而受到临床追捧。根据病人的基因突变,医生选择特定的药物进行治疗。

  然而,靶向药物效果虽好,但并非对每个人都有效。基因诊断能够帮助肿瘤医生针对不同分子变异类型的病人,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从而实行靶向药物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燕

相关文章

肿瘤化身个性化癌症治疗的新方法

由于每个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差异很大,因此确定结肠癌的最佳治疗方法可能具有挑战性。日内瓦大学(UNIGE)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创新方法,可以在不使用患者身体或进行动物实验的情况下测试各种药物。相反,他们利......

肿瘤患者“没劲”可能真不是矫情

门诊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肿瘤患者就诊时表示,没特别不舒服,就是浑身没劲。典型比如王阿姨,一年半前体检发现右肺肿块,手术后病理明确是肺腺癌,属于早中期,做了4次术后辅助化疗,之后定期随访复查。几次随访结果......

3550万美元!LarkspurBiosciences致力下一代精准肿瘤免疫疗法

2023年5月23日,LarkspurBiosciences携3550万美元融资亮相,致力于开发下一代精准肿瘤免疫疗法。本轮融资由PolarisInnovationFund、3EBioventures......

紫杉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有望用于多种实体肿瘤治疗

5月22日,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第二附属医院康华峰教授、马小斌副教授团队,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吴昊研究员团队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李源培教授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紫杉类药物纳米递送系统,在卵巢癌模型中显......

瘤内基因编辑增效ACT疗法研究获进展

过继T细胞转移(adoptiveT-celltransfer,ACT)疗法是颇具前景的肿瘤免疫疗法,但对实体瘤效果欠佳,亟需通过学科交叉来发展针对实体瘤增效的新理念和新技术。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

透皮给药系统未来3大研究方向进展

作为对疗效有限传统口服和静脉注射的替代方法,经皮给药(TDD)在肿瘤诊治中显示出巨大的前景。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天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易得性,被设计成各种纳米载体,为经皮给药提供......

张俊:消灭肿瘤是一场高智商的终极战役

“医学并没有发达到能使人长生不老或百病不侵,但医学的光芒在于救人于水火,在患者最疼痛、最无助,甚至感到没有依靠的时候,给他们的生命照亮一束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主任张俊说,从医几十......

许大千/吕志民/周钦合作揭示肿瘤细胞防御铁死亡新机制

多细胞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预定的、受到精确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例如细胞凋亡(Apoptosis)、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细胞焦亡(Pyroptosis),以及铁死亡(Ferr......

从来没有“老胃病”,为啥得胃癌?

42岁的徐女士前几年因为出现一次恶心呕吐去检查,没想到却查出了胃癌。做了全胃切除术后,目前总体情况不错。徐女士平时饮食挺注意,也没有“老胃病”,却居然得了胃癌,她左右想不通。但在诊疗中,医生发现,她的......

免疫联合放化疗

我国的食管癌患者约占每年全球新发病例的54%,但整体预后欠佳,严重威胁民众的生命健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食管癌首席专家刘孟忠团队完成了一项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EC-CRT-001),研究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