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27 15:04 原文链接: 青岛能源所:新型生物质基碳材料负载催化剂制备方法

  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由于其大比表面积、高孔隙、良好的电子传导性以及热、机械稳定性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传统的制备方法往往都以不可再生碳源作为原料,制备过程一般要加入昂贵的模板、活化剂及杂原子源等。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凸显,以自然界中廉价易得、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制备功能性生物质基碳材料受到科研工作者的日益关注。

  自2017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杨勇带领的低碳催化转化研究组以竹笋为材料,通过简单水热碳化过程实现了N,O双杂原子掺杂的生物质碳材料的绿色制备。制备过程中以水为介质,无需添加活化剂和额外杂原子源,操作简便、绿色环保。所制得的碳材料比表面积高(>1000 m2g-1),孔容大(0.84 cm3g-1),N含量高(3.32 wt%),且具有多级孔(微-介-大孔)结构。同时,以该碳材料为载体,通过浸渍还原法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高度分散负载金属Pd纳米结构催化剂Pd/N,O-Carbon,并应用于系列炔烃的官能团化转化反应。研究发现,碳结构中N原子的掺杂有效促进了金属Pd纳米颗粒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和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金属Pd纳米颗粒的电子性能和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这种载体与金属纳米颗粒间的协同效应极大提高了该催化剂在炔烃高选择性转化及官能团化中的催化性能。相关研究结果分别申请ZL一项并发表在ChemSusChem (2017, 10, 3427-3434);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8, 1039-1050); Catalysis Today (2018, DOI: 10.1016/j.cattod.2018.04.036) 等国际期刊上。

  从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廉价和储量丰富的非贵金属替代稀有贵金属催化剂,实现重要能源和化工过程的高效转化是目前催化科学研究的热点和挑战之一。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该研究组继续以竹笋和廉价、低毒的非贵金属钴盐为原料,通过优化和调控制备方法和策略,构建了一类新型杂原子(N,O,或P)掺杂的具有独特核壳结构的Co纳米颗粒催化剂。研究人员充分利用生物质竹笋本身富含的杂原子源(氨基酸、蛋白质等),在没有外加入模板和活化剂的条件下,开发了一条简单、绿色并可放大制备的生物质基碳材料负载Co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分级孔等结构特点。

  通过适当调变制备条件参数,研究人员分别制备杂原子掺杂碳层包埋钴纳米颗粒核壳结构催化剂(Core-Shell Co@NPC)和钴氧化物包裹金属Co纳米颗粒负载杂原子掺杂碳杂化材料催化剂(Core-Shell Co@CoOx/NC)(如图1所示)。两类纳米结构催化剂对芳硝基化合物直接加氢还原(以氢气为还原剂)或氢转移还原(以甲酸或甲酸铵为还原剂)合成苯胺类衍生物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化学选择性和宽广底物普适性。进一步研究发现,Co纳米颗粒催化剂也对硝基化合物一锅法还原胺化及甲酰化反应同样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所制得的芳香族胺类及衍生物在精细化工、药物化学及材料科学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图2所示)。此外,催化剂构效关系研究表明,生物质基碳材料结构中所“嵌入”的杂原子不仅可作为络合位点,同时又可作为活化底物位点,这种“协同”作用极大地改善了催化剂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同时,该类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磁性特征,可利用外加磁场实现催化剂的简便分离回收和再利用。相关研究结果近期申请ZL三项,并分别发表在Green Chemistry (2018, 20, 2821-2828),Green Chemistry (2018, DOI: 10.1039/C8GC01374H),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8, DOI: 10.1039/c8cc05285A)上。该研究工作不仅为硝基芳烃的还原转化提供一条绿色、温和的反应路线,也为生物质基碳材料负载非贵金属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青岛能源所启动资金的大力支持。

  相关发表论文及链接:

  1.Guijie. Ji, Yanan Duan, Saochun Zhang, Benhua Fei, Xiufang Chen, Yong Yang, Selective Semihydrogenation of Alkynes Catalyzed by Pd Nanoparticles Immobilized on Heteroatom -Dop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Derived from Bamboo Shoots, ChemSusChem 2017, 10, 3427-3434.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cssc.201701127)

  2.Yanan Duan, Guijie Ji, Shaochun Zhang, Xiufang Chen, Yong Yang, Additive-modulated switchable reaction pathway in the addition of alkynes with organosilanes catalyzed by supported Pd nanoparticles: hydrosilylation versus semihydrogenation, Catal. Sci. Technol. 2018, 8, 1039-1050.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cy/c7cy02280h/ unauth#!divAbstract)

  3.Guijie Ji, Yanan Duan, Shaochun Zhang, Yong Yang, Synthesis of benzofurans from terminal alkynes and iodophenols catalyzed by recyclable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N,O-dual dop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under copper -and ligand-free conditions, Catalysis Today, 2018, 10.1016/j.cattod.2018.04.036.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 article/pii/S0920586118304814)

  4.Yanan Duan, Tao Song, Xiaosu Dong, Yong Yang, Enhan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obalt nanoparticles coated with a N,P-codoped carbon shell derived from biomass for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functionalized nitroarenes, Green Chem. 2018, 20, 2821-2828.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gc/c8gc00619a/unauth#!divAbstract)

  5.Tao Song, Peng Ren, Yanan Duan, Zhaozhan Wang, Xiufang Chen, Yong Yang, Cobalt nanocomposites on N-doped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for highly selective formation of anilines and imines from nitroarenes, Green Chemistry, 2018, 10.1039/C8GC01374H.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gc/c8gc01374h/unauth#!divAbstract)

  6.Xiaosu Dong, Zhaozhan Wang, Yanan Duan, Yong Yang, One-pot selective N-formylation of nitroarenes to formamides catalyzed by core–shell structured cobalt nanoparticles, Chem. Commun., 2018, 10.1039/C8CC05285A. (http://pubs.rsc.org/en/content/ articlelanding/2018/cc/c8cc05285a#!divAbstract)

  相关申请ZL:

  1.一种借氢还原偶联合成亚胺和胺类化合物的方法(申请号:201810430256.4)

  2.一种芳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810145587.0)

  3.一种氮掺杂生物质基碳材料负载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申请号:201810365971.4)

  4.一种通过无铜无配体钯催化剂合成苯并呋喃衍生物的方法(申请号:201810353093.4)

相关文章

新型催化剂实现高效全分解水制氢

高效全分解水制氢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供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福祥团队在宽光谱捕光催化剂全分解水制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发现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可显著促进Ir/BiVO4......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丙烷脱氢双原子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研究员王晓东、研究员林坚团队与福州大学林森教授等合作,在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协同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其开发的新型双原子催化剂表现出优于单原子催化剂的......

院士领衔!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丙烷脱氢双原子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涛,与研究员王晓东、林坚团队,联合福州大学教授林森等,在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协同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开发的新型双原子催......

消除抗生素污染新方法,速率更高、产物更安全!

抗生素在环境中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而在许多抗生素中,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量占比约为70%。围绕水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降解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

实施分子“手术”,碳材料家族“添新丁”

11月30日,《自然》在线发表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许维团队的最新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对两种分子实施“麻醉”和“手术”,首次合成分别由10个或14个碳原子组成的环形纯碳分子材料。该研究首次精准合......

高效光热协同催化剂被开发,实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捕获和转化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李英宣课题组开发出高效光-热协同催化剂,实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捕获和转化,研究成果以《在铂负载镍基金属有机框架上运用双活性位点协同作用实现热辅助红外光催化转化大气中的二......

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利用火星陨石智能创制产氧催化剂

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但首先要解决缺乏氧气的问题。火星上存在水资源的可能,为利用太阳能驱动的电催化析氧反应制备氧气提供了机遇。人类无法在无氧的火星环境下长期生存,因而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创制催化剂成为难以......

液态金属催化剂引领化工工艺变革,助力实现“绿色化学”解决方案

液态金属可能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绿色化工”的解决方案。科学家们测试的一项新技术,有望取代自20世纪初成为主流的能源密集型化学工程工艺。9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的一项创新研究,摆脱了由固体材料制成的......

大连化物所邓德会:新过程用水直接加氢乙炔制乙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和副研究员于良团队,在水直接加氢乙炔制乙烯反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利用碳化钼负载金(Au/α-MoC)催化剂,实现了直接用水作为氢源的乙炔加氢制乙烯新反......

第九届全国碳催化学术会议:碳催化和碳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17日,由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主办,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碳催化学术会议&首届多孔材料合成、应用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