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16 17:27 原文链接: 食用甘蓝和花椰菜有助于预防结肠癌

  据英国《独立报》8月14日报道,研究表明,多吃十字花科类蔬菜可以降低患肠道炎和结肠癌的风险。

  伦敦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食用甘蓝、卷心菜和花椰菜等蔬菜能够预防结肠癌。Francis Crick研究所在伦敦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这些蔬菜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以减少肠道和结肠的炎症,从而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这项研究在医学免疫期刊上发表,说明了食用富含吲哚-3-甲醇(I3C)的食物对身体的益处。十字花科类蔬菜在体内被消化时,就会产生I3C。这类蔬菜包括花椰菜、菜花、抱子甘蓝、卷心菜和无头甘蓝。

  研究人员给转基因小白鼠喂食富含I3C的食物,还研究了小鼠肠道器官,这是由干细胞制造的“迷你器官”。他们发现,通过激活一种叫做芳基受体(AhR)的蛋白质,I3C就能够预防肠道炎和结肠癌。AHR能够将信号传递给肠道内的免疫细胞和分泌薄壁细胞,这首先就能阻止肠道发炎,同时意味着小鼠患结肠癌的几率大大降低。

  Amina Metidji是弗兰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也是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他解释道“我们研究了一些体内缺少AhR的转基因小白鼠,它们很容易患有肠道炎,最终发展成结肠癌。而我们给他们喂食富含I3C的食物以后,他们就不会再患上这类疾病。有趣的是,已经发展为癌症的小鼠,喂食了富含I3C的食物以后,他们的肿瘤数量就明显减少了,其中一大部分肿瘤还是良性的。

  饮食在预防这类癌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Gitta Stockinger博士是Francis Crick研究所的高级组长,也是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他说”饮食对肠道炎和结肠癌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认为结肠癌是一种由多脂肪少蔬菜饮食造成的疾病。这些发现令人高兴,虽然我们不能改变遗传因素带来的癌症风险,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饮食,食用大量的蔬菜来降低风险。“

  研究人员希望在未来的人体试验中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

相关文章

甘蓝青花菜课题组揭示显性雄性不育的遗传调控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青花菜课题组在甘蓝显性雄性不育遗传调控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利用正向遗传学手段克隆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cd1,发现其启动子区突变是导致显性雄性不育的......

三种靶向药联合阻断结直肠癌晚期峰回路转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内,田大叔正开心地收拾着行李。“老田,出院啦,祝贺祝贺,回了陕西也要跟我们保持联系哦。”“对呀,你恢复得效果那么好,我们还要跟你多请教呢。”“就是就是,希望我家那位也能有你......

科学家们发现了早期结肠癌的4个重要警告信号

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了四种关键的迹象和症状,表明患早发性结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这些警告信号可能在更及时地发现和诊断年轻成年人的这种类型的癌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近来,年轻成年人的结......

结直肠癌有望成为第二个被人类“消灭”的癌症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布了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数据收集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31日,包含了31个省(区、市)的数据,覆盖3.8亿人。与以往不同,该报告首次公布了各省......

PRMT1调节的坏死和结肠癌免疫的分子机制

坏死性细胞死亡的特征是细胞肿胀、质膜破裂和细胞器破裂,这与凋亡和其他类型的细胞死亡不同。坏死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由物理化学应激引起的不受调节的细胞死亡,直到程序性坏死(称为坏死)被解开。坏死在坏死性癌症细......

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可用于结肠癌辅助治疗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病学研究所教授李孟鸿团队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作为益生菌的丁酸梭菌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发挥着辅助作用,为丁酸梭菌促进化疗/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见解。相关研究发表于GutMic......

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可用于结肠癌辅助治疗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病学研究所教授李孟鸿团队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作为益生菌的丁酸梭菌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发挥着辅助作用,为丁酸梭菌促进化疗/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见解。相关研究发表于GutMic......

结肠癌细胞自噬调节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获揭示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陈奕鸿、徐南竹、洪畅等本科生历时近四年,首次阐明了分子马达Myo1b(肌球蛋白1b)在结肠癌细胞自噬调节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相关研究发表于CellDeath&......

广东专家团队实现人工智能结肠癌病灶影像精准分割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12日发布消息称,该结直肠肛门外科吴小剑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自主结肠癌病灶影像精准分割的人工智能临床解决方案。相关研究结果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算法期刊《医学图像分析》发表。基于影像......

来中国60余年,甘蓝型油菜练成“半冬性”技能

生长期仅200天左右、亩产油菜籽达130公斤、与水稻形成无缝衔接……这就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才来到中国的甘蓝型油菜。经过60余年的持续改良,它适应了中国五湖四海的气候环境,不仅掌握了“半冬性”的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