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3 14:50 原文链接: 把握心梗防治第一道关

   心梗急救最容易被耽误的,往往是那些首次发作、明明具有高危因素却不自知的人。这些人群出现胸痛、胸闷等现象,要么一时手足无措,要么想不到是冠心病发作,先扛过去再说,等到了医院为时已晚。

  11月20日是全国第五个“心梗救治日”。而就在半个月之前,我国粒子天体物理和空间探测领域专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焕玉在进行学术报告的过程中,突发心梗,遗憾离世。

  心血管病是我国慢病领域防治的重中之重,面对其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的局面,患者必须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把关人。

  心血管病正在农村暴发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今年新发表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7》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正在继续上升,特别是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到了2015年,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已经超过城市水平。

  具体到急性心肌梗死(AMI),2002年至2015 年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死亡率同样呈上升态势。农村地区急性心梗死亡率不仅在2007年、2009年、2011年数次超过城市地区,而且从2012年开始,农村地区急性心梗死亡率明显超过城市地区。

  以天津市居民为例,从1999年至2013 年,城市人口标化发病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4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在下降。然而,45岁以下人群和农村居民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庆国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由于生活水平和习惯的改变,一方面,农村正在成为各种慢性疾病暴发的区域,致死致残率高;另一方面,村民无法像城市居民有机会充分接触到医疗、健康的科普教育和信息,预防和就医不及时,“广大的农村留守人口将成为公共卫生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因此,在他看来,农村必须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点区域,其中,亟须为农村居民提供切实有效的科普教育。

  除了现有的乡村医生培训、村民健康教育,李庆国认为,现阶段需要针对村民最容易获取信息,并且是他们所信任的渠道,真正持续地投放相应的科普教育内容。比如国家级的媒体平台在新闻节目、天气预报前后播放防治急性心梗的公益广告、视频,从而产生持续的影响力。

  高风险要自知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7》还提到,根据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网络申报数据,2016 年全国介入治疗病例增长较快,手术指征及器械使用较为合理,介入治疗的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提升胸痛相关疾病医疗救治能力。去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鼓励满足建设条件的二、三级医院建设胸痛中心。

  李庆国表示,目前,城市医疗机构的胸痛中心越来越多,甚至不少县级医院也开始建设胸痛中心。它的重要性在于,从急救中心出动救护车,到将患者快速运往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院,再经过快速通道接受相关专科医生的诊治,这一过程的效率大大提升了。

  对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时间”。很多人都知道,心梗救治要争取黄金120分钟,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期开通血管是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可是,尽管医疗水平和效率在提升,心梗急救依然很严峻。因为所有的救治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患者要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换句话说,心梗急救的第一道关,其实是握在患者自己手里的。

  急性心梗发作时,一般以胸痛为主。李庆国告诉记者,有致死可能的胸痛,除了急性心梗会诱发,还可能是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因此,有时候自行吃药,不一定是最科学的选择,最保险的做法还是立即拨打120。

  “除非患者很清楚自己的疾病史,并且过去经过医生诊断,可以先服用阿司匹林或者硝酸甘油。可一旦症状无法缓解,必须去医院。”李庆国说,心梗急救最容易被耽误的,往往是那些首次发作、明明具有高危因素却不自知的人。这些人群出现胸痛、胸闷等现象,要么一时手足无措,要么想不到是冠心病发作,先扛过去再说,等到了医院为时已晚。“这些人恰恰是重点科普的对象。”

  提到急性心梗的高危因素,一般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超重等。李庆国提醒,如果存在这些指标不正常,不管是什么年龄,一旦出现胸骨剧烈疼痛,有濒死、压迫感,就要意识到有心梗发作的可能性。

  发病逐渐年轻化

  目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就已经突破了2.9亿,最可怕的是这个曾经的老年病,现在正在年轻化,而且是越来越年轻。李庆国表示,罪魁祸首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熬夜现象非常严重;其次,饮食不加以节制。有数据显示,1992—2012年中国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呈明显上升趋势;与之相呼应的是,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1991—2011年18~60岁居民身体活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20~49 岁青壮年人群的锻炼率偏低。

  遗憾的是,年轻人即便知道这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诱发疾病,但仍然不愿意作出改变。

  “与其花费更多的金钱去保健,不如相信这些有确切科学证据的结论,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就可以帮助你尽可能远离心血管病。”李庆国说。

  此外,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颗粒物大气污染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细颗粒物 (PM2.5)被认为是大气污染中最主要的致病成分,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更为密切。


相关文章

第九个中国心梗救治日这些知识你都知道吗?

11月20日是第九个“中国心梗救治日”,这个日子的设立是为了提醒大家,发生心梗要牢记两个“120”: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和抓紧120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近日气温骤降,心梗发病率也有所上升,我们先来了......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突发心梗牢记两个“120”

视觉中国供图给您提个醒随着冬季来临,体感温差增大,心梗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对于50岁以上、患高血压及有抽烟史的男性朋友,要尤其注意心梗发作。专家提示,一旦出现胸痛、胸闷症状时,应牢记两个“120”:及......

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梗患者约百万如何预防

今天(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有100万人,值得警惕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近年来日趋年轻化。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梗患者约百万急性心梗是冠状动......

抑制MARK4有望成为改善心肌收缩和舒张力的方法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大增加患者死亡率。传统改善心肌收缩力的药物,诸如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尽管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但也增加患者远期风险和死亡......

临床大发现:养狗可降低心梗、脑梗死亡率

常言道猫狗双全,人生赢家。每天逮住毛茸茸的小家伙一顿蹂躏,可是再好不过的减压方法了。要是说喵星人和汪星人有啥不同,最主要的一点恐怕是汪星人得天天遛。当然,到底是主人遛狗还是狗遛主人可不好说。万一说养的......

心梗后,三个月内都易患中风

躲过心梗,还应注意防范中风,因为心梗后中风风险将会升高,且会持续3个月之久。这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一成果也修正了此前一些资料所显示的“心梗后1个月内,中风风险增大”的观点。传......

把握心梗防治第一道关

心梗急救最容易被耽误的,往往是那些首次发作、明明具有高危因素却不自知的人。这些人群出现胸痛、胸闷等现象,要么一时手足无措,要么想不到是冠心病发作,先扛过去再说,等到了医院为时已晚。11月20日是全国第......

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主题活动在京启动

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当天,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人民网共同主办、天士力控股集团等企业全力支持的“1120心梗救治日......

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主题活动即将全面启动牢记两个120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近年来,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发生,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但是仅有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救治。为提高公众......

急性心梗的患者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

心肌梗死曾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但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年轻人中,尤其是女性群体中。而对这部分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关注,却并不足够多。近日在2018AHA(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大会上公布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