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生物的光系统I(PSI)是一个极高效率的光能吸收和转化系统,几乎每一个吸收的光子都能产生一个电子,其量子转化效率超过90%。因此PSI高效吸能、传能和转能的结构基础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原核生物蓝藻、真核生物红藻和高等植物PSI超级复合物结构都已被解析,然而绿藻PSI的高分辨率结构长期处于空白。

  假根羽藻是生长在潮间带的大型绿藻,涨潮时藻体生长在以蓝绿光和绿光为主的弱光环境中,并能够完成吸能、传能和转能过程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落潮时能够适应暴露的高光强环境并进行光保护,具有独特的光合作用特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廷云和沈建仁带领的研究团队与济南大学秦晓春团队、清华大学隋森芳团队合作,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假根羽藻光系统I-捕光复合物I(PSI-LHCI)超级复合物3.49埃分辨率的结构。研究发现,假根羽藻的PSI-LHCI具有13个核心复合物亚基、10个捕光天线复合物,是目前已报道的捕光天线数量最多的PSI-LHCI结构;10个捕光天线复合物的排布呈现特殊的双环形式,形成内环4个天线、外环4个天线、与它们相反的另一侧结合了2个天线的结构,这反映了假根羽藻对较弱光环境的适应。进一步的结构分析显示,同高等植物相比,假根羽藻的激发能传递速率更快,证明了登陆以后的高等植物为适应强光环境而在能量传递速率上付出一定的代价。

  该研究是匡廷云、沈建仁团队继之前在豌豆、红藻、硅藻等光合膜蛋白结构解析后取得的又一项突破。该成果填补了绿藻光系统I超级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研究空白,进一步完善了对光合生物进化过程中光系统结构变化趋势的理解,为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机理、指导设计作物与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该成果于3月8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Plants。匡廷云和隋森芳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秦晓春和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皮雄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清华大学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北京市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清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项目、济南大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计划的支持。

图片.png

假根羽藻PSI-LHCI超级复合物结构。A、假根羽藻PSI-LHCI的核心以及LHCI亚基排布,类囊体膜Stroma侧俯视图;B、平行于类囊体膜的视图。


相关文章

昆明植物所解析列当科寄生植物基因组演化历史获进展

植物寄生习性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自养植物演化而来的寄生植物,从起初仅从寄主获取一些水分和矿物营养作为补充的兼性半寄生植物,成为必须依赖寄主才能完成生活史的专性寄生植物,再逐渐演化到完全丢失光合作用能力......

昆明植物所活性天然产物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研究

活性天然产物的靶点与作用机制等分子药理学研究对于天然产物的创新药物研发十分重要。中药药效物质和作用靶点不清晰是阻碍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重要因素。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药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

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植物实现人工高效繁育

近日,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类园内安家落户的平当树实现人工高效繁育,幼苗达到1638株,为推动平当树迁地保护、种群增强与回归的综合性保护体系构建,开展保护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种子生物......

植物所:亚洲内陆荒漠区花粉植被量化研究新进展

量化重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深时植被是世界难题。化石花粉数据是重建过去植被组成、类型及相关的生态系统的重要和直接的生物指标。然而,不同的植物类群存在花粉产量、传播方式、扩散能力以及保存潜力的差异,导致表土......

核孔复合体外环结构研究获进展

2022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孙飞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张传茂课题组等,在爪蟾核孔复合体外环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最新成果。相关研究成果以8Åstructureofth......

《自然》发表研究:人工智能破解蛋白质复合物密码

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上,人工智能革命仍在继续。一年前,软件程序首次成功地模拟了单个蛋白质的3D形状,其精确度与几十年前的实验技术测出的一样准确。今年夏天,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程序编程了一个近乎完整的人类蛋......

氮输入背景下碳限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调控的新机制

氮素增加条件下,土壤酸化和碳限制是微生物活性降低的重要因素。然而,二者对微生物活性降低的相对重要性及相关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韩兴国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典型草原长期氮添加实验平台,结合添......

沙粒病毒基质蛋白Z负调控聚合酶活性的分子机理

沙粒病毒属于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是一类有囊膜的、分节段单股负链RNA病毒(SegmentedNegative-SenseRNAvirus,sNSV)。其中,目前所有已知能够引起人类......

植物所在植物萜类化学防御与形成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萜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最大的类群,结构多样、活性广泛,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植物合成萜类化合物目的通常被认为是调节其自身生长发育(如植物激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独脚金内酯)以及抵御各种生物胁迫(如昆虫......

植物所揭示个体差异和景观异质性对物种共存的影响

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代物种共存理论将物种共存的机制归结为形成生态位差异的稳定化机制(Stabilizing)和减少平均适合度差异的均等化机制(Equali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