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04 09:45 原文链接: Nature|惊叹!细胞在迁移中还会选择最优路径

  在多细胞动物中,无论是免疫监视还是癌细胞扩散都需要细胞在复杂的三维微环境中进行迁移。迁移细胞所处的微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而之间的孔径相较于迁移细胞的尺寸来说则小的多。针对这一困境,大多数的间叶细胞、上皮细胞以及部分癌症细胞通常会采用蛋白水解周围组织的方法来开辟道路【1】。然而,变形性细胞(amoeboid cell,如粒细胞等)则不会采用这种损伤的方法进行迁移,那么,这些在致密组织中快速迁移的细胞是如何行动的呢?

  2019年4月4日,来自于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的Michael Sixt研究组通过精妙的实验给出了可能的解释,该文章发表在Nature上,题为Nuclear positioning facilitates amoeboid migration along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图片.png

  Michael Sixt研究组以树突状细胞为例,发现迁移的细胞能够通过大的空隙,做出最小位阻的路径选择,同时还发现迁移的细胞以细胞核在前作为测量距离的“标尺”以区分孔径大小。一旦细胞核和相近的微管组织中心(MTOC, 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通过了最大的孔,其他较小孔处的胞质突起就会收回来。这些突起的收回与微管的动态性息息相关,一旦微管被破坏,迁移的细胞就会失去整体性,变成可以迁移的胞质碎片。变形样细胞的特点之一就是核的位置在MTOC的前方,这一发现将细胞极性与细胞运动之间进行了联系和解析。

  首先作者建立了一个荧光标记的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系统,包括3D胶质微环境以及激光片层扫描显微镜。胶原纤维组装成3D网络,孔径范围为1μm至5μm。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向趋化因子高浓度方向移动,移动的路径在低密度(蓝色)胶原基质位阻较小处趋于直线运动,高密度处会有更多切向运动偏离直线(图 1)。

图片.png

图 1 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向趋化因子方向移动,移动的路径在低密度(蓝色)胶原基质位阻较小处趋于直线运动,高密度处会有更多切向运动偏离直线。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树突状细胞无论在细胞趋化因子(CCL19)是否存在的情况下,对较大尺寸的孔径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图 2)。而且即使是调换孔径顺序以及不同的迁移细胞种类都变现出具有类似的偏好性。

图片.png

图2 迁移细胞优先选择大孔径通过。

  在3D微环境中,细胞迁移的瓶颈一般都是细胞核,那么作者们就在想细胞迁移孔径的选择是不是跟细胞核的尺寸具有一致性,通过实验他们发现,在一定程度上,细胞是根据细胞核的尺寸来选择行动路径的,但是当这个孔径超过细胞核的尺寸时,细胞就分辨不出孔径的大小了(图 3)。

图片.png

图3 在不超过细胞核大小的情况下,迁移细胞优先选择大孔径通过;在超过细胞核的尺寸后,细胞无法辨别出孔径大小。

  一直以来对于变形样细胞和间叶细胞之间细胞极性组织的认识是:间叶细胞是MTOC在细胞核之前 (‘MTOC-first’) ,而变形样细胞是细胞核在前 (‘Nucleus-first’) 。但是这种不同极性组织方式的生理基础还不很清楚。作者首先确认了不同极性组织方式的细胞在迁移中的速度是相似的,没有显著的差异。随后发现,细胞核在前的细胞对大尺寸孔径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偏好性(图4),而且在决定点之后也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迁移。

图片.png

图4 细胞核在前的细胞能够具有明显的孔径大小的选择性而MTOC在前的细胞没有。

  用低浓度的药物破坏微管之后,迁移细胞对于孔径的选择能力丧失,而且会由于细胞两端的拉拽而形成破碎的可迁移的胞质碎片(图5)。因此,迁移细胞对孔径大小的选择偏好不是由物理通道的大小决定而是由微管介导的。

图片.png

图 5 细胞在微管破坏后形成破碎的可迁移胞质碎片。

  总的来说,Michael Sixt研究组首次建立了变形样细胞在快速迁移过程中如何选择最小位阻路径的理论,即这些细胞以细胞核作为“标尺”采用无损伤的方式进行迁移。从发育生物学、免疫以及再生领域来说,将细胞极性组织方式与迁移运动模式相联系可能为转移性癌细胞分类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087-5

  参考文献

  1. Wolf, K. & Friedl, P. Extracellular matrix determinants of proteolytic and non-proteolytic cell migration. Trends in cell biology 21, 736-744, doi:10.1016/j.tcb.2011.09.006 (2011).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细胞焦亡”新机制

4月2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璟珒研究组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邵峰团队,在《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两种来源于低等真核生物的gasdermin(GSDM)蛋白通过非蛋白......

西湖大学团队揭示T细胞“特种兵”真相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周强课题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课题组助理研究员宿强,在合作研究中首次呈现了两种经典的γδTCR–CD3复合物的全长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Vγ依赖的组装模式,......

多年磨一剑!西湖大学周强/宿强最新Nature

γδT细胞是一种独特的T细胞亚群,在各种免疫反应和免疫病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γδT细胞受体(TCR)由γδT细胞产生,能够独立于主要的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识别多种抗原。γδTCR与CD3亚基结合,启动......

《细胞》: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3D重构人类原肠期胚胎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3日晚,我国科学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发表题为“3DReconstructionofaGastrulatingHumanEmbryo”(人类原肠胚的三维重建)的研究论文。......

助力细胞培养产品质量,中量大牵头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中国计量大学教授陈春主持制定的国家标准《细胞培养液中苯乙烯、2-氯乙醇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GB/T43778-2024)正式发布并实施,细胞培养产品质量有了新保障。细胞(含体......

南大科学家发现“返老还童”因子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辰宇、陈熹、王延博,医学院教授方雷等人通过研究揭示了一项重大发现:年轻血液中的小细胞外囊泡(sEVs)具有显著延长寿命、恢复整体生理功能以及逆转与年龄相关的退化变化的能力。4......

谱系细胞单克隆自动化获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健康院)研究员张骁团队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微流体创新的谱系细胞单克隆自动化获取策略,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出现的复杂谱系中实现了对特定谱系的单克隆性细胞的自动......

地球上已知最小动物是什么?

一种黏体动物(传播孢子阶段)的放大图,这种动物可寄生在鲑鱼和鳟鱼身上。图片来源:CABI数字图书馆网站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大多数动物爱好者都知道蓝鲸是已知最大的动物,但迄今已知最小的动物是什么呢?据......

2024年度合成细胞亚洲研讨会在深召开

4月2日至3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亚洲合成生物学协会(ASBA)共同主办的2024年度合成细胞亚洲研讨会在深圳光明生命科学园成功举办。作为该领域内的一次重要学术盛会,研讨会旨在促进合成细......

缓步动物蛋白或助人类抗衰老

科技日报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30日报道,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科学家实验研究发现,从微型缓步动物身上提取的蛋白质减缓了人类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表明这些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