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2 16:06 原文链接: 土壤化肥检测仪分析氮肥对水稻的影响

氮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被认为是发挥水稻良种增产潜力和实现高产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当季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趋于降低,在一些施氮过量地区还引发了水体和大气污染。因此稻田合理施钾开始引起注意。为了探索水稻对氮、钾肥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及氮、钾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合理施用,本项目组先后对单季稻、再生稻和双季稻进行了施肥试验研究。土壤化肥检测仪能够对土壤的氮肥施用提供有效的检测效果,为研究提供帮助。

水稻成熟时,分小区收获称产;在收获前一天,每小区调查50丛稻株的穗数,用以计算单位面积穗数;同时按各处理大样品调查结果的平均每丛穗数标准,各处理取稻株5丛考察穗部性状。水稻对氮素的吸收积累,以在本田前期(移栽~苞分化期)最多,本田中期(苞分化~齐穗期)次之,并随施氮量的提高而增加。6个施氮量处理平均,前期、中期氮素净积累量分别占最终总积累量的617%(变幅517%696%)306%(变幅382%258%);秧 田期和本田后期(齐穗期~成熟期)的氮素净积累量很少,分别占最终总积累量的33%44%。水稻对钾素的吸收积累,以在本田中期最多,前期次之,并 随施钾量的提高而增加。6个施钾量处理平均,前期、中期的钾素净积累量分别占最终总积累量的453%(变幅478%445%)492%(变幅 439%513%);秧田期和本田后期的钾素净积累量也较少,分别占最终总积累量的27%28%

土壤化肥检测仪的测定结果对比研究发现,以往着重研发高产、超高产施肥。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今后应转向研发经济施肥。比较不同施肥量每生产100kg稻谷的施氮 量和吸氮量数据,可以看出:水稻吸肥量随施肥量的提高而增加,但其增幅小于施肥量的增幅。当达到最高产量时,施肥量与吸肥量相近,土壤养分收支基本平衡。以此为界限增施肥料,吸肥量少于施肥量,会出现土壤化肥养分盈余;以此为界限减施肥料,吸肥量多于施肥量,会出现土壤化肥养分亏缺。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时,施肥量为吸肥量的60%70%。长此以往,会不会出现土壤库养分入不敷出,地力下降但经多年监测,经济施肥试验田土壤有效养分并未减少,表明土壤库除 化肥养分收支外,还有其他肥源收贮,如有机肥、回田稻草、残留根茬、豆类作物和经济作物残留养分,以及含养分的灌溉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