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5 14:12 原文链接: CART涉足艾滋治疗!“癌症导弹”能否轰碎HIV?

   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人,随后艾滋病迅速在全球广泛流行。然而目前尚无根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有效药物,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下仍持续存在的HIV潜伏库使得患者必须终身服药。想要彻底消灭HIV,只有持续有效的免疫反应才能实现。说到免疫疗法,我们很容易想起如今癌症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导弹”——CAR-T。这枚“导弹”在艾滋病治疗领域能否也有奇效呢?

  近日,美国格莱斯顿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CAR-T,将HIV广泛中和抗体(bNAb)与杀伤性T细胞相结合,成功消灭了大量HIV感染的细胞,同时显著缩小了HIV潜伏库,有望实现艾滋病的持续缓解或功能性治愈!

  CAR-T在艾滋病领域应用,必须翻越两座大山

  CAR-T疗法是利用基因工程改造T淋巴细胞,对其导入特定基因,使其可编码特定的嵌合抗原受体(CAR),进而获得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能力,最终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准确高效杀伤。该原理在艾滋病治疗领域同样适用,因为HIV感染的细胞也具有独特的表面特征。这是否意味着只要制造出以相应受体为靶点的CAR-T细胞,就可以实现HIV感染细胞的精准打击呢?

  现实给予了我们沉重一击——过往的艾滋病CAR-T细胞治疗尝试皆以失败告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艾滋病与癌症终归还是不同的。首先,T细胞是HIV感染的首要目标,CAR-T接近HIV感染的细胞后,就已经成为了HIV的侵袭对象,CAR-T尚来不及发挥作用,就已经在HIV的攻击下丢盔卸甲,毫无还手之力。其次,病毒最大的特征就是结构简单,复制变异都极快,这就导致HIV毒株多样性难以控制,耐药毒株比例日益增加,表达的受体自然也千奇百怪,因而仅能针对单一独特受体分子的传统CAR-T面对HIV只能应接不暇。所以,想要实现艾滋病CAR-T治疗,就必须翻越HIV对T细胞的毒性和HIV受体多样性这两座大山。

  ConvertibleCAR--bNAbs 成功“轰碎”HIV

  目前HIV的治疗研究除了相关控制药物的研发,还有许多人致力于抗HIV抗体的研究,其中bNAb被誉为HIV疫苗的新希望。见字明意,HIV的“广泛中和抗体”自然对绝大多数HIV毒株皆有中和作用。然而,bNAb仅对HIV毒株有效,对其感染的细胞却是无能为力。简而言之,bNAb需要一个“帮手”帮它杀灭细胞,使HIV暴露出来,而CAR-T正是针对细胞的疗法!那这二者相结合是否就可相辅相成呢?研究人员通过将bNAb和CAR-T相结合,使得bNAb获得了对细胞的杀伤能力,同时bNAb可将试图入侵CAR-T的HIV病毒完美中和,而细胞破碎后的HIV病毒也可以交给bNAb来解决。这就确保了CAR-T顺利发挥免疫作用。第一座大山成功翻越!

  CAR-T的功能有了保证,接下来就是怎样让CAR-T精确打击被HIV感染的细胞。研究人员发现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皆广泛表达变异的NKG2D受体的配体,因此,他们对CAR-T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其表面定量表达变异NKG2D受体,加上bNA,开发出了新型CAR-T——ConvertibleCAR--bNAbs。进入患者体内后,ConvertibleCAR可根据变异NKG2D的受体配体结合作用准确识别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因为变异NKG2D配体在绝大多数被感染细胞中皆有表达,这就避免了因HIV毒株多样性导致的治疗困境,这也成功解决了第二个难题。

  研究结果显示,综合了bNAb抗体活性、变异NKG2D受体配体结合活性和CAR-T杀伤力的ConvertibleCAR--bNAbs可特异性消灭HIV感染的CD4 T细胞,而且不伤害未被感染的细胞。同时,ConvertibleCAR--bNAbs还可以有效杀死同一培养物中混合的癌细胞和HIV感染的细胞,这就意味着ConvertibleCAR--bNAbs保留了CAR-T对肿瘤的杀伤功能。最重要的是,ConvertibleCAR--bNAbs还可有效攻击艾滋病人体内的HIV潜伏库,这就意味着艾滋病的持续缓解或功能性治愈不再遥不可及!

  但是,这项技术离正式进入临床还有一段距离,新技术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想要增强ConvertibleCAR--bNAbs的作用免不了要激活HIV潜伏库,但如何激活、激活程度都是必须审慎考虑的问题。但终归还是有了希望,我们满怀信心,也许艾滋病患者的春天真的该来了。


相关文章

《细胞》介绍全球首例可能被治愈的HIV有色人种女性

“如果未来移植手术能变成像输液打针一样安全常规的医疗操作,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会变成治疗艾滋病的常规手段,但就目前的科技和医疗发展水平来看,移植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操作,需要非常慎重。”人类距离攻克艾......

新研究让免疫细胞“不疲倦”有望提升治疗效果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王皞鹏课题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吴海涛团队、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实验室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宋献民课题组联手,针对脑胶质瘤、头颈肿瘤等实体瘤,开发出新型细胞免疫......

新研究让免疫细胞“不疲倦”有望提升治疗效果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王皞鹏课题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吴海涛团队、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实验室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宋献民课题组联手,针对脑胶质瘤、头颈肿瘤等实体瘤,开发出新型细胞免疫......

中国免疫诊断市场现状与未来展望

免疫诊断作为体外诊断市场中的重要领域之一,经过60多年的技术迭代发展后,化学发光技术成为近年来国内市场的发展主流,并与其他多种检测技术并存发展。免疫诊断的应用场景广泛,基于临床科室和检验科室的应用,可......

深度!IVD免疫诊断市场大分析!

01免疫诊断市场情况作为IVD领域最大最赚钱的细分领域,基本占了整个IVD的30%-40%的市场份额,对于公司而言,免疫甚至占比超过80%以上,可见,免疫市场,不管对于行业而言,还是公司而言,都是香饽......

Modell基金会与Veritas达成协议,对数千人进行免疫缺陷检测

JeffreyModell基金会已与健康和健康检测公司LetsGetChecked的基因组学部门达成协议,对全球数千名儿童进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检测。JeffreyModell基金会是一个以Jeffre......

科学家揭示肺癌用来躲避宿主机体免疫攻击新型分子机制

IRE1α-XBP1信号如今正在成为多种癌症类型中恶性肿瘤进展和免疫抑制的核心调节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题为“Tumor-intrinsicIRE1αs......

2023年曹雪涛团队首篇文章:事关免疫和炎症机制

自身免疫和自身炎症反应源于对自身成分的异常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助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身炎症性疾病。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proteins,RBPs)是免疫细胞发育和功能所必需的,主要......

猪冠状病毒感染肠道的免疫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兽医所动物腹泻病防控创新团队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后不同肠道细胞的功能改变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IdentificationofCellTypesa......

神秘古人类赋予现代人免疫优势

当现代人首次从非洲迁徙到西南太平洋的热带岛屿时,欢迎他们的是陌生而神秘的当地人——丹尼索瓦人以及新的病原体。但与当地人的繁衍,使新来者的免疫系统获得了一些应对新病原体的生存技巧——接受丹尼索瓦人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