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8 17:44 原文链接: 基因的连锁交换和基因定位(表)

一、实验目的

观察玉米籽粒性状间的连锁遗传现象;理解连锁和交换的原理;掌握测定基因间交换值和基因定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非等位基因(如AB或ab),总是有联系在一起分配到同一配子中去的倾向。若两非等位基因完全连锁,杂合体(AB//ab)只产生2种亲本型配子(AB和ab),F2代出现与杂交亲本相同的2种表型。若两非等位基因不完全连锁,杂合体(AB//ab)仍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但它们的比例不是1:1:1:1,且总是亲本型配子(AB和ab)占多数,重组型配子(Ab和aB)占少数;F2代也出现4种表型,但比例不符合9:3:3:1,而是亲本型表型数比例大,重组型表型数比例少。这种遗传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两不完全连锁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产生4种数目不等的配子,其原因在于: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常会交*断裂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发生交换而使基因重组的某孢(性)母细胞形成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亲本型配子AB和ab和重组型配子Ab和aB),而在该位点不发生交换或虽发生交换但未导致基因重组的孢(性)母细胞只形成2种亲本型配子(AB和ab)。因此,两个性状的连锁遗传中,杂种后代只出现少量的重组型个体。重组型个体在杂种后代群体中出现的概率P(0≤P≤50%)取决于两对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几率,一般用重组值(Rf)(F1代孢/性母细胞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数占配子总数的百分率)表示。重组值的求算方法常有测交法和自交(F2)法两种。一般玉米等异花授粉作物和动物,多采用测交法来测定重组值,而小麦,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由于测交法的工作量太大,常用自交法。

根据染色体-基因理论,基因在染色体上按一定的顺序和距离呈线性排列,相邻两基因位点之间发生断裂和交换而形成重组型配子的几率与二者间的距离呈正相关,即距离越大,断裂和交换而产生重组型配子的几率也越大。因此,两基因间相对距离的大小可以用交换率来反映。规定1%的交换率称为一个遗传图距(1cM = 1Mbp),两基因间的相对距离(遗传距离)用两基因的交换率来表示。交换率越小,表明两个基因间的距离越近,连锁越紧密;反之,交换率越大,则两基因间距离越远,连锁越松散。连锁分析就是要测定基因间的交换值,并确定基因间的排列顺序,绘出连锁遗传图(linkage map)。通过连锁分析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因此也称为基因定位(gene location)。

基因定位是新性状/基因遗传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基因定位常用的方法是三点测验(three-point test cross),它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确定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遗传距离。与两点测验相比,三点测验操作简便,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双交换的干扰,得到的交换值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两基因间的遗传距离。

已知控制玉米(Zea mays)籽粒的三对性状:即有色(C)/无色(c),饱满(Sh)/凹陷(sh),非糯(Wx)/糯性(wx)的基因均位于第9染色体上。以籽粒有色饱满非糯自交系(CCShShWxWx)与无色凹陷糯性自交系(ccshshwxwx)杂交,杂种F1与三隐性无色凹陷糯性(ccshshwxwx)自交系进行测交,或以F1自交,然后根据测交(测交子代)或自交果穗上每种表型的子粒数及其比例,估算出基因间的交换值;利用三点测验,进行基因定位。

三、实验材料

玉米(Zea mays) 果穗;[(有色饱满非糯(CCShShWxWx)×无色凹陷糯性(ccshshwxwx))F1×无色凹陷糯性(ccshshwxwx)]的测交果穗;[(有色饱满非糯(CCShShWxWx)×无色凹陷糯性(ccshshwxwx))F1的自交果穗。

四、实验仪器及用具

计算器,计数器。

五、实验步骤

(一)测定交换值

1.测交法 取供试玉米测交果穗,按籽粒有色/无色,饱满/凹陷两对相对性状所的四种组合表型,观察计数测交所结籽粒(测交子代)各种表型的粒数,填入下表,汇总全班(组)数据,并计算其交换值。

b+c
交换值= x100%
a+b+c+d

2.自交法 取供试的玉米自交果穗,按前述方法观察计数自交所结籽粒(F2)的四种表型的粒数,上式中,k表示双隐性个体的百分数。填入下表,汇总全班数据,并计算其交换值。

d
双隐性个体百分数k = x100%
a+b+c+d
交换值= [1-2(k的开方)] x100%

(二) 三点测验

1.观察计数

取供试玉米三对相对性状测交果穗,按8种籽粒表型分别计数其粒数,填入下表中,汇总全班(组)数据。

2.分析计算

(1)确定3对基因的遗传关系 表中所列测交子代的8种表型中,各有2种表型的比例比较接近,共可分4组,这表明此3对基因连锁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确定交换类型 在测交子代中观察数最多的一组为亲本型,最少的一组为双交换型,其余两组为单交换型。

(3)确定3对基因的排列顺序 在双交换型中,若有两对性状表现为亲本的组合类型,则控制第3对性状的基因必然位于上述两对基因之间。例如,本实验的双交换型中,有色非糯和无色糯性分别为亲本的组合类型,则控制饱满/凹陷的这对基因必位于上述两对基因之间。

(4)计算交换值 将结果填入表中。

双交换值=(g+h)/T×l00%。

3.绘连锁遗传图

根据以上估算的单交换值I,II和双交换值,确定3对基因排列顺序,绘出连锁遗传图。

六、实验作业

1.测交法和自交法求得的交换值是否等同?为什么?

2.绘出C/c,Sh/sh和Wx/wx这3对基因的连锁遗传图并加以分析。


相关文章

《“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

近日,第二届(2024)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研讨会上,《“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

一名患儿在临床试验中死亡,辉瑞DMD基因疗法再遇挫

·一名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在2期临床试验中去世,死于心脏骤停。这是辉瑞第二次宣布其DMD基因治疗药物fordadistrogenemovaparvovec在临床试验中出现死亡事件。当地时间2024年5月......

《自然》连发3项研究:锻炼有益身体分子证据揭示

科技日报北京5月5日电 (记者张梦然)锻炼对身体有益似乎已是公认常识,但这其实是一个笼统的认知,人们对其分子层面的奥秘还不甚了解。不清楚这一过程,会影响人们对锻炼强度、类型以及相应疾病和健康......

人工智能设计的基因编辑工具来了

在不断探索以前未知的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从温泉、泥炭沼泽、粪便甚至酸奶中搜寻各种微生物。现在,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进步,他们可能只需按一下按钮就可以设计出这些系统。据《自然》报道......

科学家发现50个肾癌相关新基因区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在对癌症遗传易感性开展的一项新研究中,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癌症研究所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确定了50个与肾癌发病风险相关的新区域。这一成果有助推进对癌......

科学家首次发现线粒体基因编码第14个蛋白质

5月3日,《细胞—代谢》(CellMetabolism)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团队与合作者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改写了教科书中“线粒体基因组编码13个蛋白”的论断,首次发现线......

决定“社牛”还是“社恐”的基因或找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现在人们常说的“社恐”,其特征是会尽力回避处身公共场所或与人打交道;而“社牛”则与之恰恰相反。《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果蝇体内一种调节社交网络结构的基......

新研究丰富酵母基因表达调控提升产物合成效率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明涛团队对酿酒酵母中的未折叠蛋白响应元件(UPRE)进行了改造,并应用于基因表达的动态调控。相关成果于4月30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以“创制UPRE......

青光眼基因治疗有望实现“单次给药,长效降压”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张秀兰团队与剑桥大学教授PatrickYu-WaiMan合作,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敲除碳酸酐酶2(Car2)基因,在小鼠模型上单次给药获得持续降低眼......

新基因在藤壶适应底栖固着生活中的作用机制获揭示

近日,厦门大学教授柯才焕、冯丹青团队和副教授张原野团队等合作,在海洋生物基因组学和污损生物附着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该研究分析了代表性海洋污损生物藤壶附着和壳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