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9 11:33 原文链接: 研究在在储能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突破

   记者11月28日从河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理学院肖志昌博士带领团队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德国马普高分子所、北京化工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学者通力合作,针对储能材料的微纳结构设计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系列突破,相关成果相继发表在 《材料化学学报》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报告》上。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的日益加剧,发展清洁、可再生的光/电化学储能技术已迫在眉睫。近年来,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智能移动设备、光伏电站等以光能、电能作为终端能源的供能模式已经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而储能材料的微纳结构设计与研究对于推动新型储能设备的进步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研究团队从分子合成与材料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合理地选用反应单体和化学合成策略,成功地制备了具有一维纳米胶囊形貌的聚芘型富碳高分子化合物,并且该结构的直径可以在分子尺度上进行调节。研究人员以此结构作为硫单质载体,用作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硫单质的应力变化缓冲屏障,成功实现了高性能、高稳定性锂硫电池的电极材料制备与应用。在此基础上,该团队从芳香二醛类化合物与三聚氰胺的席夫碱化学反应出发,利用分子间的空间位阻效应,成功实现了具有不同禁带宽度的一系列席夫碱型微孔有机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并运用电子顺磁共振、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手段,深入揭示了不同禁带宽度对可见光具有不同响应能力的原因以及催化过程的中间机制。

相关文章

青岛能源所锂硫电池硫族正极研究取得进展

锂硫电池因较高的理论容量(1675mAh·g-1)和能量密度,被认为是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有效策略之一。然而,硫正极电子导电性差、体积变化剧烈以及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等缺点,阻碍了锂硫电池的性能。因此......

研究在在储能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突破

记者11月28日从河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理学院肖志昌博士带领团队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德国马普高分子所、北京化工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学者通力合作,针对储能材料的微纳......

高储能新型无铅介质陶瓷材料研究获系列进展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开发和利用高性能、环保型储能材料成为当前科技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介质储能电容器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稳定性优异和制造成本低等优势,在汽车电子......

大化所二维金属碳化物基储能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DNL21T3)吴忠帅研究员团队通过在KOH溶液中震荡处理二维金属碳化物纳米片(MXene),成功制备层间距扩大的碱化MXene纳米带,并发现其具有优异的储钠和储钾......

深圳先进院成功制备新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唐永炳及其研究团队成员与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李振声等人合作在新型储能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Graphene-Nanowall-DecoratedCarbonF......

纳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为化工行业带来技术革新

日前,记者从江苏启能新能源材料公司获悉,由该公司独创的、国内唯一的、高密度高稳定性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实现产业化应用。该材料在全球相变储能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突破性进展,目前该储热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化......

寻找新材料是储能电池发展关键

对于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等多个战略性新兴行业来说,储能材料却成为制约各国新能源发展的技术瓶颈。无论是在容量上还是经济性上,现有储能技术距离其在电网大规模应用,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因......

“室温相变储能材料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12月5日,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与德国佛赖贝格矿业大学共同承担完成的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室温相变储能材料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了验收。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