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02 10:58 原文链接: 比一比,哪些省市高产院士

  近几年来,深圳、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纷纷出台各类政策吸引各层次人才的到来,尤其是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强烈。

  但是对高层次人才来说,各地的政策、待遇是一方面,真正选择某一地方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其中,籍贯的因素对于他们的抉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近日,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名单正式公布。青塔对2019年新增两院院士以及1955-2017年的两院院士籍贯信息进行了查找和统计。

  可以发现,江苏、浙江、山东、湖南等省份产出院士最多,可以看出这些省份在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特征和实力。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些省份似乎却难以留出这些顶尖人才。

  ▎论省份:江苏和浙江遥遥领先,山东湖南紧随其后

  目前,籍贯为江苏的两院院士人数高达477人,相比2017年增加14人,增量和总量均位居第一位。籍贯为浙江的院士人数也高达407人,远远超出其他省份。

  此外,山东籍院士有168人,广东籍院士有150人,湖南籍院士159人,福建籍院士共有143人,安徽籍院士共有137人,河北籍院士共有115人,上述八个省份是传统的院士出产大户。

  相比之下,籍贯为贵州、内蒙古、台湾、海南、新疆、宁夏、西藏等省份的院士在10人和10人以下,个别省份甚至没有出两院院士。

  江浙的院士比较多,除了目前江浙一带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以外,和江浙地区历来文化传统有关,据统计从唐朝以来,共计产生了416位状元,而其中江浙地区就占了114位。

  不过本次的统计是按照籍贯进行分析的,如果按照出生地来统计,则江浙地区的院士人数会有所减少,不过也依然超出其他省份不少。如果仅按照出生地来分析,则出生地为上海和北京的院士则大幅上升,不过其他省份的分布情况变化不大。

  ▎论城市:苏州、宁波全国最多

  江浙地区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两省走出的两院院士数量稳居最前列。

  而在江苏和浙江省内,许多城市走出的院士数量都非常可观。

  2019年的两院院士名单中,共有2位院士为苏州籍,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教授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研究员。至此,苏州院士(含苏州籍、在苏州出生、在苏州工作)共有123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的报道,2017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束后,两院院士中共有117名苏州人,稳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而在2017年的两院院士评选期间,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也转载消息称,至2016年9月,苏州籍两院院士达110人,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如果要算上两院中的外籍华裔院士,出生苏州的院士数量会更多。根据苏州市教育局官方微信“苏州教育”于2018年5月发布的消息:“截至2018年,苏州共计从17所高中走出两院院士、外籍院士139位。”

  除了苏州外,浙江省内宁波市走出的院士同样非常惊人,与苏州相比也不遑多让。

  据苏州本地媒体甬派报道,2019年新增两院院士中与宁波密切相关的有7位。其中,两位宁波籍科学家当选工程院院士,分别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纬民,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震。

  目前,宁波籍院士高达118位,同样也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一个城市走出超过100名院士,究竟有多么惊人?根据前面的统计数据,如果按照籍贯统计的话,全国只有江苏、浙江、山东等9个省份“出产”的两院院士人数超过100人(含外籍华裔院士)。也就是说,单单一个苏州和宁波,在院士数量上就超过了国内绝大多数省份。

  除了苏州和宁波外,福州、常州、无锡、绍兴、杭州、嘉兴、南京、扬州、长沙等城市走出的两院院士同样较多,均为数十位以上。

  ▎论工作单位:北京、上海遥遥领先

  而如果按照院士目前工作所在地重新排序的话,北京、上海无疑是最大赢家了。

  2019年北京共有61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位居首位,占全国比重约为43.9%。据了解,经此次增选,中国科学院共有833名院士,北京地区有433人,占比为52.0%;中国工程院共有924名院士,北京地区有397名,占比为43.0%。

  拥有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上海市2019年共有11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从数量上看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他省份不足10人,其中天津、重庆等10省份无人当选。

  如果从总数来看,则更能说明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不含2019年新增院士,来自中国科学院官网)

  根据中国科学院去年8月的统计,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406人,上海市101人,江苏省45人,湖北省25人,陕西省23人,广东省21人,辽宁省19人,以上7个省、直辖市共有院士640人,占全体院士的81%。

  ▎高教大省,为何难以留住院士?

  从两院院士的籍贯和工作地的情况来看,各地高层次人才数量存在一定偏差。北京、上海等地的高层次人才无疑是全国最多的,但真正北京籍、上海籍的高层次人才却并不多。江西、河南、河北等籍贯的高层次人才很多,但却很少回到家乡效力。

  江浙地区“出产”的院士占据院士总数超过三分之一,但明显这些院士更多地流向了北京、上海这两个高层次科研人才聚集地。

  从院士籍贯上看,“出产”的院士最多的是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广东、福建、河北等。这些省份中,除江苏外,其余省份虽然走出众多院士,不过本身拥有的院士却不算多,这种倒挂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一方面,北京和上海拥有全国最多的顶尖大学和顶尖科研机构,对顶尖人才的虹吸效应非常明显。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前往北京和上海求学或就业,最终留在这两个超级大城市。长此以往,结果出现了全国超半数院士等顶尖人才集中于北京和上海的现象。

  此外,部分省份虽然能产出院士等顶尖人才,不过由于自身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的限制,缺乏聚集高端人才的竞争力,导致顶尖人才纷纷往发达地区流动。这些属于客观因素。

  另外,部分省份在人才引用、选评等方面尚存的制度缺陷也不可忽视,这些因素都会对顶尖人才的吸引产生影响。这就是主观原因了。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强烈。对于这些高教大省来说,一方面要尽可能发展经济,提升城市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才加盟;另一方面,尽可能为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更高的待遇,让他们就业和工作无后顾之忧。多措并举,方能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盟。

相关文章

四位院士领衔!50多位顶尖专家齐聚首届天津生物及临床质谱论坛共襄盛举

7月17日,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分析测试百科网[安特百科(北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和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指导,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药学......

中国科协发布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十不准”

中国科协目前正在组织开展2023年两院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为净化学术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使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不受非学术因素干扰,维护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7月4日......

院士坦言:如果没有项目或“帽子”,不足以让科研人体面

周忠和院士曾表示:在我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学生们的接触中,深刻地感受到,稳定支持不仅仅指科研经费的稳定,也指要能让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有稳定的保障。据我了解,目前大多数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要与项目或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在日被捕!外交部最新回应

6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本警方近日逮捕了一名中国籍的研究员。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毛宁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此高度关注。我们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表达严重关切......

席南华院士:构建汉语中的科技语言体系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有几个非科技的问题值得关注,那就是语言体系、学术自尊和学术骨气。语言是社会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交流的基础工具。汉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博大精深的......

如何实现创新突破?钱七虎院士寄语“不要受权威束缚”

6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武汉大学主办的“第三届钱七虎讲座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武汉举行。在“大咖面对面”环节,针对现场年轻人关心的“青年学......

王守武院士两大基金已资助多名国科大学子

6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国科大基金会)获悉,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守武及家人捐赠千万余元设立的王守武奖励基金、王守武科教发展基金,已资助多名......

三峡大学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

6月12日,“新时代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暨三峡大学水利工程学科发展专家咨询会”在湖北宜昌举行,中国工程院李焯芬院士正式全职受聘三峡大学。开幕式由三峡大学校长王炎廷主持,来自全国水利工程领域的十多......

院士论碳:可再生能源主导能源转型,政策是首因

直立人学会用火这一技能时,人类历史上的能源发展也迈出了重要一步。随后的发展进程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主导了全球能源结构,“下一阶段,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前进的方向,那就是新能源主导的能源时代。”在6月1......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连聘3位院士

6月7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首届学生学术论坛暨院士聘任仪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申能集团(上海电缆研究所)技术总指导黄崇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