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4 17:45 原文链接: 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注意什么

   在我们国家玉米是储备粮的主要品种之一,玉米储存品质判定对我国粮食储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脂肪酸值又是判定玉米储存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粮食中的脂肪酸值是脂肪在脂肪酶或酸碱作用下水解生成的。如果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霉菌大量繁殖,脂肪水解速度则会加快,脂肪酸值也随之增高。因此,通过脂肪酸值的测定,可以判断粮食品质的变化情况。国家标准(GB/T20570-2006)于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中将脂肪酸值作为玉米储存品质判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玉米入库及存储过程中,脂肪酸值的测定都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玉米脂肪酸值测定过程中滴定终点变化不敏锐,个体差异大等问题,容易造成平行试验误差较大。我们对该方法进行仔细研究,总结了大量经验,摸索出玉米脂肪酸值测定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及终点判断的辅助方法,大大减少了平行试验的误差。

1.jpg

   一、玉米脂肪酸值测定的方法

   在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提取玉米中的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计算脂肪酸值。试样制备→试样称取→浸出→过滤→滴定→结果计算。

   二、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分析

   1.样品的制备。

   1.1取样要有代表性,分别取混合均匀的样品80~100g。

   1.2按GB/T5507检验样品细度,粉碎样品只能用具有风门可调和自清理功能的锤式旋风磨粉碎,粉碎后的样品一次通过CQl筛的应达到95%以上。筛上筛下全部筛分范围的样品经充分混合后装入磨口瓶中备用。根据粉碎细度的要求,粉碎样品只能选用锤式旋风磨,一次粉碎达不到细度要求的,该锤式旋风磨不能使用。

   1.3粉碎样品时,合理调节风门,控制进样量,防止和减少出料管留存样品,为避免出料管堵塞,减少磨膛发热,引起样品脂肪酸值的变化,每粉碎十个样品应将出料管拆下清理,待磨膛温度常温后再进行样品粉碎。

   1.4在常温下,粉碎后的样品的脂肪酸值会逐渐增加,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测定。全部过程不得超过24小时。如需较长时间存放,应存放在冰箱中。

   2.样品的处理。

   2.1用50mL单标线移液管移取50mL无水乙醇浸泡试样,并置于振荡频率为100次/min的往返式振荡器上振摇30min。

   2.2振摇后将锥形瓶倾斜静置1~2min,让试样粉粒沉降在一角。

   2.3用中速定性滤纸及短颈玻璃漏斗过滤,小心地倾倒尽可能多的上清液于铺在玻璃漏斗上的多折滤纸中,用表面皿盖在漏斗上,以减少蒸发,弃去最初几滴滤液后,用50mL比色管收集滤液25mL以上。

   3.滴定溶液的配置。

   3.1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时注意的问题:第一、首先是KOH的称取: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称取28g,而是根据药品的纯度称取不同的量。具体的计算公式为:称取KOH的质量m(g)=28/纯度。例如:当称取的KOH纯85%时,称取KOH的质量m(g)=28/85%=32.9g。这样配制1000mLKOH储备液时浓度会很接近0.5mol/L,另外一定纯度的KOH使用时间较长时其纯度会有不同程度下降,实际称取量要比理论计算量略多,这样才能保证配制的KOH储备液浓度很接近0.5mol/L。

   第二、KOH的溶解和稀释:在标准(GB/T20570-2006)中,KOH用20mL无CO2蒸馏水溶解后用95%乙醇稀释到1000mL保存。这是新旧标准明鲜的区别,一定要牢记,从理论上讲,这种配制方法更合理,配制的浓度更准确,因为一定体积的水(V1)和一定体积的95%乙醇(V2)混合时,其混合液的体积(V)总是小于V1+V2,所以当用以水配制的储备液稀释0.01mol/L标准滴定液时,其实际浓度大于0.01mol/L,而用以95%乙醇配制的储备液稀释时,其实际浓度接近于0.01mol/L。

   第三、储备液的标定:(1)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必须充分干燥,尤其在干燥器中冷却时千万不能吸水变潮,称取的量应尽量接近于2.04g,精确到0.0001g,这样标定的储备液的浓度误差小,而且接近于真实值,如果称取的量与2.04g的差值越大,标定出的储备液浓度与真实值的差值越大,所以称量时一定要注意。(2)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溶液在常温下(15℃~25℃)的保存时间不超过2个月,当液体出现浑浊、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时,应重新制备。(3)0.01mol/LKOH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及使用中注意的问题:首先将稀释用乙醇调至中性,先用标好的储备液配制少量0.01mol/LKOH溶液100mL,根据我们平时调校的结果,一般将20mL95%乙醇调至中性耗用0.01mol/LKOH的量为0.4-0.8mL,当然这个量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厂家不同生产批号的试剂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将1000mL95%乙醇调至中性耗用0.01mol/LKOH溶液的体积为1000/20×(0.4-0.8)=(20-40)mL。滴定用标准溶液应在临用前稀释配制,因为乙醇具有弱还原性,易被氧化为乙酸而使标准溶液浓度下降,所以滴定用标准溶液应在临用前稀释配制,配好的标准溶液使用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一般最多三天,三天后还要用的话最好重新配制。制备溶液和往样品中加无水乙醇前应仔细观察两种试剂(95%乙醇和无水乙醇)的颜色,若有沉淀或试剂颜色发绿时则不能使用。

   4.收集和移取滤液应注意的问题。对提取液进行过滤时必须滤去最初几滴滤液,这样做是为了润洗滤纸和漏斗,以消除滤纸和漏斗上含有的其它物质对脂肪酸值的影响,过滤过程中在漏斗上加盖滤纸,防止无水乙醇过快挥发而影响测定结果.收集滤液必须在25mL以上,最好收集在比色管中,以便有充足的滤液润洗移液管三次,同时保证测定用滤液的量达到25mL。若在其它器皿中收集,滤液的量不好掌握。

   5.滴定。

   5.1样品提取后要尽快完成滴定,滴定应在散射日光或日光型日光灯下对着光源方向进行;滴定终点不易判断时,可用加入不含CO2的蒸馏水后尚未滴定的提取液作参照,当被滴定液颜色与参照液颜色相比有色差时,即可视为已到滴定终点。

   5.2用移液管移取25mL滤液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不含CO2的蒸馏水。制备不含CO的蒸馏水时,要把蒸馏水煮沸10min左右,必须加盖冷却,否则CO2会重新进入,影响脂肪酸值的测定,同时滴定多份样品时也要注意及时盖好装蒸馏水烧杯,否则容易出现误差。

   5.3根据估计样品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量,选用适宜的微量滴定管滴定,并在使用前对微量滴定管进行洗涤、检漏和排除气泡。

   5.4提取、滴定过程的环境温度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GB/T20570-2006规定提取滴定过程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5℃~25℃,如条件允许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用于测定脂肪酸值的同一粉碎样品,按GB5497中105℃恒重法测定样品水分含量,计算脂肪酸值干基结果。此水分含量不得作为样品水分含量结果报告。

   5.5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滴定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反应不充分,影响终点判定,太慢则会使测定结果偏高,更不能滴一下停一下,适宜的速度是开始时,标液以点成线的速度流下,快到终点时一滴一滴的加入,必要时可半滴加入。

   三、滴定终点的判断

   终点的判定是脂肪酸值测定中最关健的一个步骤,现向大家推荐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过量滴定法,即用参照比色法判定终点,当你认为有色差但又不肯定时,先记下耗用标液的体积数,再继续往测定液中滴加标液0.1-0.2mL,此时滤液的颜色若有明显的变化,则说明前面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若无变化或变化不明显,则说明你前面的判断是错误的,立即记下此时耗用标液的体积数,继续滴加标液0.1-0.2mL,观察颜色变化。第二种方法是加水法,就是向你认为已到终点但颜色变化不明显的测定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一般为20mL左右,若滤液颜色有明显变化,说明终点已到,若无变化说明末到终点,继续滴加标液直至颜色有变化。

   以上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一些操作经验,在今后的检测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的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层面,提高检测准确度。


相关文章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在玉米耐盐基因挖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鲜食玉米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JCR和中科院Top1区,影响因子8.2)在线发......

研究鉴定出新的玉米抗粗缩病基因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海洋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人员,通过图位克隆、转录组和代谢组等生物学手段,研究揭示了ZmDBF2-ZmGLK36-ZmJMT/ZmLOX8分子模块调控......

我国成功培育高耐草甘膦低残留玉米

草害是制约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要素之一,田间杂草与玉米争夺水、肥、光和空间,且易滋生病虫害,化学除草是玉米田首选的除草方式。草甘膦是世界第一大除草剂,其灭生性的特点在防治杂草的同时对玉米也会产生药害,培......

华中农大团队培育轻简玉米品种助力玉米增密增产

8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沃土种业签订“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种质创制、轻简品种选育与配套化控技术研制”合作研究协议。三方将合作开发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专利技术,创制基因编辑增密增产新......

研究发现提高鲜食玉米耐热性基因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玉米种业室团队以甜玉米为研究对象,对甜玉米高温下的表型特征变化进行观察,发现了提高鲜食玉米耐热性基因。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JournalofMo......

农业农村部新部署!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从南到北陆续展开,是落实示范推广面积、提高播种质量的关键时期。4月19日,农业农村部在四川省达州市召开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培训会,......

“杰出”的玉米是如何杂交的?

作物的杂交后代比它的双亲表现出更大的生物量、更强的抗逆性、更高的产量,这就是杂种优势。百余年来,遗传学家一直在苦苦探寻其背后的遗传学机理,寻找能让后代比双亲更“杰出”的基因位点,却难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

玉米、水稻和小麦是迄今驯化最为成功的三大农作物,为全人类提供了50%以上的能量摄入。由于它们的驯化地区、祖先各不相同,形态习性各异,其驯化过程是否遵循共同的遗传规律在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3月25日,《......

遗传发育所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研究取得进展

玉米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之一。玉米用途广泛,除作为饲料外,还有各种工业用途,并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蛋白和淀粉。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天然异交率高达95%以上,因此杂交种制种和专用玉米的生产需要严......

科研十年磨一剑|科学家成功克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

经过10年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合作,首次从野生玉米中成功克隆出高蛋白基因,并通过杂交实验,有效提高了现代玉米的蛋白含量,这一成果11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