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20 00:00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

 

一、  实验室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原为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主要开展聚变等离子体物理、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和空间等离子体物理三个方向的研究,经过4年的建设,实验室得以长足发展。近年来,国家在近地空间的航天活动日益活跃,本实验室加强了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的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大力发展了地面探测手段和空间有效载荷研制技术,在近地空间的探测和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出成果,已成为我国在近地空间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科研基地。因此,为更好的服务国家在近地空间中航天活动的重大战略需求,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讨论,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自2010年底起转向以近地空间环境为主。

近地空间(Geospace),系指地球上空对流层以外直至地球内磁层的广大区域。近地空间由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内磁层等圈层组成,既是日地空间(太阳大气、行星际空间、地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固体地球及大气对流层的自然延伸。近地空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耦合系统。在其内部,电离气体和中性大气通过光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和电动力学过程相互作用;在其下部,通过各种波动过程与对流层交换能量和动量;在其上部,磁层和电离层之间则通过高纬和极区通道,进行成分、动量和能量的输运与反馈。因此,近地空间各圈层存在复杂的耦合过程,对近地空间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是当前空间物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近地空间环境发生的灾害性变化,对空间及地面技术系统可造成严重损伤和危害,而空间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也主要体现在近地空间环境的利用方面。因此,研究近地空间环境也是保障空间及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安全、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需要,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本实验室将瞄准近地空间环境的前沿课题和国家需求,推动我国近地空间环境研究的快速发展。

 

二、  实验室定位、研究方向和内容

1、 实验室定位:

实验室将致力于近地空间环境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揭示近地空间环境各圈层之间的耦合过程以及物质与能量的输运机制,提高国内地基光学和空间有效载荷的研制水平,建成国际上重要的近地空间环境研究中心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满足国家在近地空间环境保障、空间探测等方面的战略需求。

 

2、 研究方向和内容:

(1) 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基本物理过程:开展不同电离特性介质中的各种基本物理过程和机理的研究,如中高层大气中各种波动现象及其对近地空间环境中的能量和动量输运过程的影响,地球磁层中磁场重联以及波和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各圈层间的动力耦合过程及其效应等。

(2) 近地空间环境对太阳活动的响应:主要研究太阳爆发活动及其在日冕和行星际空间中的传播和扰动,以及在各时空尺度下近地空间环境对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的响应。

(3) 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实验室研究:建设产生近似空间环境的实验室等离子体研究平台,开展空间等离子体物理过程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4) 地基观测技术与研究:发展各种激光雷达以及被动光学遥感仪器,应用于临近空间大气探测,结合卫星遥感,并辅助于大气模式,了解临近空间的动力学过程,定量研究中高层大气环流的变化和各种波动的传播以及与背景大气的相互作用。

(5) 天基探测技术与研究:发展空间有效载荷研制技术,着重研制空间低能粒子探测器,开展空间有效载荷的设计、加工、测试、定标、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以满足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

三、  实验室优势与特色

1.    学科齐全: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空间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借助学校学科齐全的优势,联合了其他相关专业如大气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物理电子学、物理化学等科研力量。

2.    国内唯一以近地空间环境为目标的实验室:目前在空间物理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一个“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它们侧重于行星际空间和地球磁层的研究。本实验与 “空间天气学”重点实验室能形成有效的互补。

3.    具有自主观测和实验能力、研究手段多样:实验室拥有蒙城国家野外观测台站,建有成体系的中高层大气测温测风激光雷达探测系统,建有空间有效载荷研制平台。在空间环境的实验室模拟研究方面,建有磁场重联等基本等离子体物理过程研究的实验装置,可有针对地开展实验模拟研究。此外实验室具有很强的数据分析以及数值模拟能力,拥有从磁流体力学到全粒子模拟的多种数值计算格式。

四、  已有的人才队伍、科研条件等基础

1、 人才队伍

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43人,其中研究人员30人、技术支撑人员11人、行政管理人员2人;正高级职称人员26名、副高级职称人员1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千人计划A类入选者2名、杰青8名、青年千人4名、百人计划入选者2名(不重复计算)。拥有1个国家基金委“地球空间环境及其对太阳活动的响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2、 科研条件等基础

实验室面积约占7000平方米,其中仪器用房面积约4000平方米(不含蒙城国家野外观测台站所占面积)。拥有4个实验观测支撑平台:

(1) 蒙城国家野外观测台站:担负观测中高空大气、太阳活动、地震、地磁、地电等现象的任务,是中国科学院日地观测网络的重要基地。

(2) 临近空间探测平台:建成了“Mie-Rayleigh-Na荧光双波长激光雷达系统”和“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正发展可探测至70公里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和钠层测温测风激光雷达。

(3) 空间有效载荷研制平台:拥有千级洁净室、电子学实验平台、离子束标定系统、真空室、测试和存储真空箱等,可用于有效载荷的设计、组装和测试。

(4) 数据、模式与计算平台:建有总数据容量为80T的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已实现对本实验室的激光雷达观测数据、以及国外的STEREOSOHO等卫星数据的自动收集和整理。建有计算集群,浮点运算能力为1.36Tflops,可用于各种近地空间环境模式的运行。


电话:+86-551- 传真:+86-55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位置:

相关文章

“接棒”老科学家他破译植物演化历史“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奋斗,彩云之南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十年,云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从第24位跃升到第18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

石菖蒲及单子叶植物祖先基因组演化研究获进展

2022年7月14日,NaturePlants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王青锋、陈进明团队与法国合作者的重要成果,公布了单子叶植物最早期分支菖蒲目中的重要水生药用植物石菖蒲(Acorustat......

胸孔亚派蟹类系统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沙忠利课题组在胸孔亚派蟹类系统演化方面获得新进展。该研究首次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揭示了胸孔亚派四总科的系统进化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inMarineScien......

凤蝶的五彩斑斓或源于基因快速进化

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蝴蝶因其丰富的色彩和形态等多样性,长期以来是昆虫生态与进化研究的重要主题。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化基因组学与基因起源学科组在蝴蝶颜色进化方面取得新进展,为了解凤蝶色素的起源......

最新研究:物种进化得越好合作能力越强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的王佐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现:进化程度越高的物种,合作能力越强。相关研究论文《哺乳动物合作行为的演化及其神经表征》于北京时间16日23时在......

南海西北陆缘峡谷形成演化及断层运动学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李伟带领的海底地貌与沉积动力学研究团队,在南海西北部海底峡谷形成演化和大陆架正断层演化过程方面分别取得创新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分别......

追上半人马天体“读取”太阳系形成演化历史信息

在木星轨道和海王星轨道之间,潜伏着数以万计由冰块和岩石组成的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偶尔会受到木星引力扰动的影响,被抛入太阳系内部,飞向太阳和地球。这类小天体被认为是许多木星族彗星和近地彗星的来源,由于其同......

距今约2.44亿年最古老肋鳞裂齿鱼类化石现身云南

10月中旬,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云南三叠纪海相地层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距今约2.44亿年的肋鳞裂齿鱼类化石,这是在亚洲首次发现该鱼类化......

新研究观测到活跃黑洞的热气体演化细节

Nest200047系统中心活动超大质量黑洞的热气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观察到来自活跃黑洞的热气体的演化细节。这些结构让人强烈地联想到火山喷发产生的烟雾流。此类黑洞的活动对星系演化和黑洞所在的星系际环境......

研究揭示竹子茎秆快速生长的遗传机制

演化创新(evolutionaryinnovation)贯穿于整个生命之树(TreeofLife),如被子植物的花和鸟类的羽毛分别为植物和鸟类开拓和适应新的生态位提供了重要前提,其如何产生是演化与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