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高校教职是很多博士就业优先考虑的对口方向,甚至很多人选择读博就是为了毕业后能够进入高校工作。高校在选择人才一事上,拥有较大的主动权。

  然而,随着我国高校在整体实力上有了长足的进步,高校招人的竞争也就随之加大,有着良好科研前景的青年才俊成为各校争抢的“香饽饽”。此外,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从made向create转型,企业招人也越来越舍得“一掷千金”,高层次人才逐渐拥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高校不再“朝南坐”,对人才的态度也从以前的“挑挑拣拣”变成了“求贤若渴”。

  高校在招聘时面临“内忧外患”:放眼世界,中国高校教师的平均收入可以说没什么竞争力,与企业动辄给出的百万年薪相比,高校普通教师拥有高学历却是“低收入群体”。加之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下,更多高校选择“预聘-长聘”的聘用模式,高校教师的编制、职称都告别“终身制”,3年“非升即走”,高校教师以前最令外人艳羡的稳定性也已不再。

  钱少、事多、压力大、不稳定,高校如何在吸引高学历人才时出“奇”制胜呢?高校立足“打包”解决青年人才的需求——落户、配偶安置、子女教育……这些条件从长远角度看,待遇性价比更高。而其中,子女教育又是核心中的核心,于是高校独有的“杀手锏”——附属学校,就成了制胜法宝。

  给钱不如给入学资格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一则招聘启事,引爆网络。其中明确招聘的学院教师福利待遇包括“安排子女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小学、幼儿园就读”等。

截图自《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教师招聘》

  在知乎“如何评价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的薪酬标准?”的回答里,相比其他的福利待遇,“能上人大附中”这一点频频被提及,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的条件”。

截图自知乎

  文凭,是就业、婚姻乃至提升下一代社会地位的“敲门砖”,这是当代社会普遍的共识,想入职高校的年轻人也是学历的“受益者”。对学历的追求,本质是要实现自身和家庭的阶层向上流动,同时规避下一代来向下流动的可能。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渴望人才的高校,为了吸引并留住人才,更多地拿出优质的教育资源砝码。在众多“双一流”高校的招聘启事中,都可以看到“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子女可入读附属学校”等字样。

  北京师范大学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明确可为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子女办理幼儿园、小学入学

截图自《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公告》

  华东师范大学2020招聘,多个岗位均依托其附属学校,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

截图自《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才招聘启事》

  2020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人才招聘公告中,包括高层次人才引进、华山学者岗位招聘在内的多个岗位计划都明确“子女享受自幼儿园至高中附属教育”。

截图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才招聘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人才招聘公告中,待遇明确享受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皆为省级示范学校。

截图自《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人才招聘公告》

  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高层次人才全球招聘启事引进待遇也写明: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幼儿园、小学、中学),引进人才子女达到学龄条件可直接就读全市最好的初中——矿大附中。

截图自《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高层次人才全球招聘启事》

  上述高校所在地都是基础教育和高教资源较为发达、竞争激烈的地区,良好的小学、初中教育一定程度上为中考、高考铺好了“快进”之路。在普通家庭的家长眼中,能够在这些“最好”的中小学念书,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未来名校的大门。对初入职场的“青椒”父母来说,附属学校的含金量,无疑是“锦上添花”的手笔。

  越来越多高校引才“抢人”,除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科研资源、项目平台等专业领域范畴的东西,也考虑解决后顾之忧,让人才甘心来、安心留。

  顶尖附中,甚至比大学更抢手

  在许多城市的中小学名校中,大学附属学校占据了重要份额。上海高中的传统“四大名校”,大学附中占据三席: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此外,毕业生以保送和出国为主的上外附中也是名校的佼佼者。

  在北京,妈妈分成两种:海淀妈妈和其他。有“海淀六小强”之称的六所重点初中,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占据四席。与上外附中遥相呼应,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则被称为“外交官的摇篮”,保持强大的语言教育力。

  除了传统上具有教育学科优势的师范大学和外语学科优势的外国语大学,学校所“附属”的大学几乎涵盖了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而这些附属学校大多拥有当地顶尖的基础教育资源,其中尤以师范类高校的附属学校最为典型:北师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华中师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湖南师大附中……

  以京沪的两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为例。自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成立至今的30多年间,北京师范大学已经在全国合作举办了70余所附属(实验)学校和一批资源服务学校。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官网上,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北师大实验小学、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北师大附属中学、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北师大第三附属中学几所优质名校赫然在列,而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则包含了47个附属(实验)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的附属学校也不容小觑。如果说上海的教育走在全国的前列,那么华师大二附中的教育就走在上海的前列。作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华师大二附中的素质教育硕果累累,英才辈出。

图源: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2020年1月,华师大二附中成为“北京大学数学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能够得到全国TOP2的大学认可,其教学和学生的实力不言而喻。据悉,2020高考,该校学子被清北录取的总人数为42人(包括保送)。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制度的不断强化和国家对基础教育统筹能力的不断增强,附属学校开始更多地融入国家基础教育体系。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开发时,就针对性地配套相应的教育设施,甚至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大学附属学校,利用大学的教育优势解决城市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难题,改善教育服务情况。

  大学附属教育资源可遇不可求。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在自由贸易港建设新机遇下,海南不仅重视招才引才,同样注重教育发展,自己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注重为引进人才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注重吸引更多外地人来海南享受良好教育资源。据悉,海南新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多达60所。

海南引进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图源:海南日报

  附属学校建立在远离大学本体的地区,可以快速输出大学附属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使输入地迅速崛起一所优质学校,以满足当地资源配置调整、人口导入等多个社会目标。一所新的附属学校的引入,不仅能为区域注入来自高等教育和发达地区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往往还能产生打破地区原有教育稳定结构、促进校际竞争、激发多元发展力量、促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提升当地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促进当地地产发展等多重效应。

  全民“鸡娃”,给钱不如解决子女上学

  追溯附属学校的创办历史,当时高等教育尚未普及,中学教育已经算是“知识分子”;整个社会的功能也不完善,类似工矿企业办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等现象,大学自办附属学校是发展历程中的特定产物,其具有天然的社会和文化优势,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独树一帜的亮点。发展至今,高校附属学校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最初的需求,一个入学名额包含了可预见性的资源、前途,在岗位待遇中所占的决定性因素比重也日益加大。

  在“赢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声中,育儿焦虑一定程度上越来越成为社会整体层面上的一种集体困扰,从而上升为全民“鸡娃”的风潮。上最好的小学,以增加上最好的初中的概率→上最好的初中,以增加上最好的高中的概率→上最好的高中以增加上最好的大学的概率→上最好的大学,以增加找到“最好”工作的概率——“鸡娃”成长线路环环相扣。

  对于高学历人才来说,教育红利是他们已经尝到甜头的,也是他们为孩子创造一个有保障的未来,最易企及的资源。

  知乎上有个万赞的问答:一个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他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什么学校呢?这背后折射的是一些名校学子的育儿焦虑:孩子不如我怎么办?

  在这个普遍焦虑、抢夺人才的社会,高校提供子女就读附属学校的福利,诱惑真的太大了!就这一点优势,就能秒杀“去高校工作哪里好?”这个问题的其他答案。

图源:知乎

截图自《当大学老师哪里好?》,来源:学术志

  大学附属学校,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基础教育资源的制高点。高校提供附属学校的入学名额,是超越户口、购房等硬性条件的限制,如果子女能“上好学”,相当于一份工作自带“学区房”属性。

  此前软科曾分析过北上“一流大学”所在地段的房价情况。根据麦可思研究在2016年对大学教师开展的薪酬福利调查结果,北京和上海高校的普通教师想要凭仅有的工资在有生之年买到学校附近的“学区房”,少则10年,多则40余年

图-北上一流大学所在地段房价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买得起“学区房”,也并不意味着铁定入读名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通过自己在高校任职的关系,解决下一代的基础教育资源,无疑是一条捷径。

  当下,“子女教育”成为高学历人才求职高校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给高校引才战略提供了一个突破口,也在更高层面对“人才争夺战”提出了要求。

  2020年12月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积极为人才安家落户、子女就学、享受健康医疗服务等创造条件。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切中这种心理,高校提供附属学校入学,是区别于其他类型单位的独一无二的优势。在无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即使高校待遇稍差一点、晋升压力稍大一点,高学历人才也会权衡之下做出取舍。


相关文章

到2035年为国家输送10万名左右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日召开的科教融合工作会议上获悉,到2035年,中国科学院将建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体系,为国家输送10万名左右活跃在科技创新一线、能够在世界科技前沿与国际一流科学家同台竞......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逻辑和......

黑龙江压减停撤省属高校“过剩低质”专业

黑龙江正推进省属本科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近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召开省属本科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工作推进会,会上发布了“重点调整专业建议清单”。今年4月,黑龙江省开展了全省1800余个本科专业点的数......

哲学硕士做遗体火化工,并非“大材小用”

近日,广州民政局公示了一份拟聘用名单,其中拟入职遗体火化工的名单中,有香港中文大学佛学研究专业的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学士等,引起舆论关注。不少网友表示这是“大材小用”“太卷了”。名校、高学历毕业生......

中国量子计算人才比亿万富翁还少!郭光灿院士发声

“我老是想不通,为什么很多年轻的理工科好苗子上了名校后就不再搞物理研究了?”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在与《中国科学报》的“世界量子日”对话活动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郭光灿院士。......

姚春梅:建强现代产业学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高校是优势创新人才汇集地、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科技创新成果集聚地,要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关键引擎作用,......

1/4应届本科生选择“县城”就业

越来越多大学应届毕业生也已不再把一线大城市作为其职业生涯的首发地,而是将目光转向县域,掀起了一股县级城市及以下地区”(以下简称“县城”)就业的新潮流。根据麦可思研究院(以下简称麦可思)数据显示,大学生......

张荣院士:把破“五唯”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突破口

教师选了一篇影响因子高的论文作为代表作。它真的能被称为“代表作”吗?多人发表一篇论文,谁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权重是多少,把科研中的合作关系变为了竞争关系,该怎么破?有“帽子”人才与无“帽子”人才共同......

北大公布多个院系本科生升学和就业情况

4月13日,北京大学举办校园开放日暨本科招生咨询会活动。澎湃新闻从开放日活动现场发放的北大《招生简章暨报考指南(2024)》中看到,北大多个院系2023届本科生升学、就业情况公布,其中不少院系本科生国......

政校企院共建,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

4月11日,由政校企院四方共建的“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正式获批成立,揭牌仪式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据介绍,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采取“1+N”政校企院共建模式,以电子科技大学为牵头单位,四川省教育厅、经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