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2 14:20 原文链接: 吴永红:扎根稻田服务“三农”

  从井冈山革命老区到湖北三峡秭归县,从研究面源污染物在“土-生-水”三相界面的行为与调控原理到用科技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从耳濡目染党员模范的先进事迹到亲身经历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吴永红总是努力保持空杯心态,处处向党员先锋学习,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奉献绵薄之力。

  圆一个儿时的梦想

  吴永红出生在江西省安福县最东边的一个小乡镇,距离井冈山八九十公里,他从小就是听着红军革命故事、唱着革命歌曲长大。儿时的吴永红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8年,吴永红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委组织部在江西干部学院组织的第一期高层次人才“爱国 奋斗 贡献”专题培训班,系统学习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革命精神。

  在吴永红看来,“这些革命者甘愿放弃优越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从事革命事业,为的就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 聆听了来自井冈山的革命故事后,吴永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对革命先辈有了崇高的敬仰。当年,吴永红就产生了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想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员干部带头冲在一线,全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在肆虐的疫情面前,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再次打动了吴永红。

  作为一名从革命老区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吴永红强烈感受到党的感召。

  他说:“中国共产党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断修正我的世界观、人生观。我要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和社会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在圆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帮助他人实现理想。”

  党员干部心系人民

  吴永红也是湖北秭归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三峡秭归站)站长。2020年初,眼看着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三峡秭归站当地老百姓的脐橙销路不畅,吴永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湖北秭归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脱贫),靠柑橘产业维持生计的农户占总户数的50%。全县年产柑橘60万吨,产值超过20亿元。然而疫情阻断了交通,也拦住了农户们柑橘的销路。

  中国柑橘产业的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为了帮助柑农销售脐橙,带着秭归脐橙走进线上直播间,为柑农带货销售脐橙。

  从院士到党员干部,他们一心装着人民,一心为百姓履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一心为民的行动,让长期从事农业相关科研工作的吴永红深受触动。在党员的先锋模范感召下,他在自己的朋友圈也为秭归脐橙带货,希望以一己之力为当地柑农做点实在的事情。同时,他决定向党组织靠拢,加入这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先进队伍。

  经过慎重考虑,2020年4月,吴永红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在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中,吴永红在思想上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更加关注党的新闻、党组织的活动、身边党员的一举一动,并主动学习了解党的知识、党的历史。

  通过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吴永红系统学习了党的基本理论,认真学习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经过系统学习,吴永红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并把实事求是牢记于心、付诸于行。在他看来,在工作、生活中要讲真话、做实事、真听话、勤出活。尤其是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开展创新研究,用自立自强的科技成果回报祖国和人民。

  谈及自己的研究领域,吴永红介绍:“我从事的是土壤学与水环境科学交叉的研究方向,称之为相界面过程与效应,重点解决或阐释底线界面、岸线界面以及颗粒界面的生态学问题。”

  基于上述研究领域,近年来,吴永红的工作主要围绕稻田周丛生物对土—水界面之间养分转化功能与调控机制开展研究。“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从采样、测试方法的建立到群落特征以及功能探索,我们都是从零开始的。”

  长期以来,吴永红坚持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时间不少于10小时的习惯,深入三峡深山开展农业环境调查与研究,每年深入我国22个主要稻区(涉及全国770个采样点)开展稻田养分利用情况调查,让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地方农业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服务。

  吴永红一直牢记自己是来自农村的基层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更应该扎根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领域,加入党组织后的吴永红决心以党员先锋为模范,以党员标准为准绳,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科研上努力创新,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相关文章

生态中心在生物炭土壤固碳和遗留磷利用领域发表论文

温室气体减排和碳生态封存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两个关键过程。生物炭可以在土壤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存续进行直接碳封存,还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优化微生物群落、减少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植物源碳的固存。目前,生物......

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进展如何?

“结合‘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的实施,以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为重点,实施100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在2022年4月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土壤司司长苏克敬给出了这样的讯息。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草地退化导致的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问题存在区域差异

2023年江源综合科考队员25日向记者介绍,他们开展的一项模拟试验发现:草地退化土壤裸露将导致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风险大幅增加,并呈现明显区域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将为长江源区水土流失差异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院: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要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的政策举措、实际成果,推动全院开创发展新局面。”6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在......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发布二维液相质谱联用系统采购公告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代谢调控机制研究项目(二期)(区域中心)(生科院)发布二维液相-质谱联用系统采购项目公告,该项目预算金额108万元。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甲43号金运......

2023年高端制造前沿十大科学问题发布

6月27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联合举办的第五届雁栖湖会议举行“2023年高端制造前沿十大科学问题”发布会。本届雁栖湖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雒建斌......

土壤专项或推到重来

经过江边日出的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还有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专栏等号的大力呼吁,终于挖运烧的好日子就要过去了。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

中国科学院“两优一先”拟表彰对象公示

根据《中国科学院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拟在全院范围内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根据评选表彰工作部署,在各分院、院属单位充分酝酿、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综合评审、统筹考......

多年冻土区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

气候变暖会促进多年冻土区土壤氮磷矿化,释放冻土中长期封存的氮磷养分,进而提高植被生产力、部分抵消冻土融化引起的碳损失。同时,土壤养分可利用性增加也会缓解微生物养分限制,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进一步加剧气......

亚马逊地区脚下的秘密

在大约公元前450年到公元前950年之间,生活在今天亚马逊地区的数百万美洲印第安人通过各种过程改造了原本贫瘠的土壤。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土壤被他们用于做饭和焚烧垃圾、动物骨头、碎陶器、堆肥和粪便的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