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2-05 14:01 原文链接: “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系列报道之二

科协“以奖促建”培育优秀英文期刊

——“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系列报道之二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近些年大幅度提高的科研经费总量,助推着我国科研成果的涌现、科研水平的提升和人才的涌进。

  与此同时,我国科技论文产出在数量和学术质量上都有较大飞跃。

  2010年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世界科技论文总数为142.1万篇,其中中国科技论文14.84万篇,占10.4%,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科学家2011年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九。

  然而,相比我国科技论文在国际上令人瞩目的表现,我国科技期刊,尤其是英文科技期刊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仍有很大差距。

  如何让我国的科技期刊也向国际一流“看齐”?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给了国内众多科技期刊“施展拳脚”的机会,而获得奖励和资助的期刊主编、编辑们也开始了深刻思索。

  期刊困境待破题

  1922年创刊的《地质学报》(英文版)是我国办刊时间较长的一份英文科技期刊,这次也在获“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支持的35份期刊之列。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地质学报》(英文版)一年6期,每期20多篇论文,其中20%来自国外,我国最重要的地质学成果如“北京猿人”等考古发现都发表于此,在早期中国科学发展、对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如今,“我们在国际地学界的辉煌慢慢被人遗忘了”,该刊编辑部主任郝梓国直言,主要原因在于办刊经费不足,影响力有限,论文质量不高,网站建设滞后。

  《地质学报》(英文版)如今的状况并非个案。中科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乃彦说:“很多期刊的编辑部人员不够,对编辑业务熟悉的人员更少。办好一个刊物,既要有很好的编辑部和专家库,也要有很好的评审人。”

  目前,我国共有科技期刊5300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是当之无愧的科技期刊大国,但其学术水平及国际影响力却难尽如人意。

  据《期刊引证报告》(JCR)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11月,全世界共7999种期刊被其收录,而中国(包括港、澳,不包括台湾)仅有164种,占0.02%,远远落后于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国;JCR所有被收录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和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4297.6和2.016,而我国被收录期刊的平均值分别为1130.7和0.833,远低于国际总体平均值。

  有困境,就必须要找到出路

  作为目前国内资助力度最大的科技期刊支持计划,一大批各专业领域知名科学家积极参与“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设计、评审工作,为期刊发展出谋划策。《细胞研究》(英文版)主编裴钢院士、《昆虫科学》(英文版)主编康乐院士、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袁亚湘院士等知名科学家更是亲自带队,参加评审期刊陈述答辩。

  所有人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要让中国的科技期刊也做到世界瞩目。

  “提升英文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要抓好几个关键环节。”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说,这些环节包括: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编委队伍和审稿队伍,推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积极吸纳高水平的国际稿源,提高稿源的国际化程度,缩短出版周期,争取成果首发权。

  为期刊发展出谋划策

  《细胞研究》(英文版)影响因子自2009年跃升至8.151分以来,已连续3年稳定在8分以上,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优秀英文科技期刊代表,本次获得一等奖。获得奖励资助后,常务副主编李党生一下子更加忙碌了,他和同事们制订的“一揽子计划”终于有机会一一实现。

  “好稿源是等不来的”。为了找到好稿源,李党生计划利用这笔资助,明后两年走访国内外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科学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得第一手信息,“抢”到好稿源。

  郝梓国的愿望则是:第一是增加国际编委,由目前的8个再增加10个左右;第二是设立国际编辑,突破地学在国际上的区域障碍;第三是增加中国作者稿费,吸引高质量文章。还有,将黑白版逐步过渡为彩色版,让设计印刷更加精美。

  和他们一样忙碌起来,并倍感压力的还有《中国物理B》(英文版)编辑部主任王久丽、《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主任汪谋岳等。

  每个获奖期刊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在筹划,把奖项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到“刀刃”上。各刊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包括扩大国际编委、争取优秀稿源、组织专刊综述、吸引优秀人才、探索数字出版发行及资助OA(开放获取)出版等。

  科技社团充分发挥作用

  学会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学术交流、创办科技期刊是学会最重要的基本职能之一。

  中国科协历来十分重视科技期刊工作,在1996年就设立了择优支持自然科学期刊专项,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从2006年开始,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国际知名期刊、国内领衔期刊和精品后备期刊,对全国学会科技期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此次“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通过“以奖促建”的方式,重点支持培育一批优秀的英文科技期刊,同时拓展英文科技期刊的规模。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介绍,此次重点选择英文科技期刊进行支持,在于英文版的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传播中具有天然优势。而目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质量不尽如人意,而且规模小,是制约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显然,没有中国科协项目的支持,我们的计划是不可能得到实施的。”多位获奖期刊主编们表达了同样的感慨。

  一石激起千层浪。“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一出台,迅速在海内外华人科学家中引来好评。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教授王小凡等17位国内外顶级生命科学家得知该计划后,特地致信中国科协领导。他们在信中说:“中国科协此次设立的优秀国际科技期刊奖……将引领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真正促进和推动一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从而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我国科技期刊集群打好基础,也必将在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文章

中国科协:2023年科技期刊项目开始申报

关于申报2023年科技期刊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服务促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设置相关科技......

岳跃民等获2022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

经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包括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岳跃民研究员在内的3位科学家近日荣获“2022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亚热带生态所......

中美高层会谈:因美财长赶飞机停止...

1月18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半天会谈。这是两人两年来的第四次沟通、首次面对面交流,也是2023年中美第一次谈。#中美高层会谈现场记录#刚......

中国林科院获评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近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2022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和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其中,中国林科院原院长刘世荣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在《生态学报》上的......

研究发现一种与严重儿童肥胖有关的新的遗传机制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代谢》最新发表一篇遗传学论文,研究人员报道了与严重儿童肥胖有关的一种新的遗传机制。这是一个与饥饿控制有关的基因异常表达导致的基因重排,大多数肥胖的常规基因检测无法......

共371人!张伯礼、饶子和等众多院士入选这一重磅计划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关于征集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主编、优秀编辑、优秀审稿人工作案例的通知》有关规定,经公开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确定2022年度......

专家为科技期刊优质内容传播与推广建言献策

11月4日,第二届生态环境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暨我国科技期刊优质内容传播与推广策略研讨在京召开,论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科学与生态技术》主编任南琪,中国......

“北溪”事件的国际调查该如何开展?

位于波罗的海的“北溪—1”和“北溪—2”海底输气管道9月底在剧烈爆炸中多处受损。这两条跨境海底管道穿越俄罗斯、丹麦和德国三国领海以及五个国家(俄罗斯、芬兰、瑞典、丹麦和德国)的专属经济区,将天然气从俄......

杨卫:以开放科学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

开放科学是集开放科学知识、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科学传播、社会行为者的开放式参与等各种思维过程和实践于一体的包容性架构。开放性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全球开放科学治理需要中国的加入。“开放科学是集开放科学知......

日期待定|2022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延期

尊敬的各位专家、参展商和参会代表:鉴于当前国内多地疫情形势严峻,根据重庆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为保障广大参展参会人员的生命健康,经组委会审慎研究决定:原定于11月7日-8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