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05 13:20 原文链接: 新冠病毒变种“IHU”被发现,科学家:存在很久了

  近日,法国科学家发现变异病毒新冠“IHU”。该病毒有46处突变,多于Omicron 变体。

IHU 变体或 B.1.640.2 谱系在 Omicron 变体之前就已经存在,但与仅在美国和英国的 100,000 多例 Omicron 病例相比,迄今为止仅成功感染了 12 例确诊病例。

  新的 COVID-19 变种“IHU”可能更具传染性,对疫苗具有抗性;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

image.png

  法国科学家已经确定了 SARS CoV-2 的一种新变种,它具有 46 种突变,其中 14 种存在于病毒的刺突蛋白上。马赛 IHU Mediterranee Infection 的研究人员确定了这种新变种,并在此期间将其称为 COVID-19 的“IHU 变种”,然后才被赋予任何正式名称。

  迄今为止,已在马赛附近的 12 例病例中发现了“IHU 变体”或 SARS CoV-2 的 B.1.640.2 谱系,但尚未在其他国家发现或由世界卫生组织进行调查。该变种被认为与前往喀麦隆的旅行有关,喀麦隆或法国可能是该变种的起源地。

  什么是“IHU 变体”?

  SARS CoV-2 病毒的“IHU 变体”或 B.1.640.2 谱系是该病毒的一种变体,与 2019 年首次出现的原始“野生”病毒版本相比,其基因发生了一些变化。 IHU Mediterranee 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发现,该谱系与原始变异相比有“46 个突变和 37 个缺失导致 30 个氨基酸替换和 12 个缺失”。科学家们在medRxiv上发表的预印论文中透露,其中,“14 个氨基酸取代,包括 N501Y 和 E484K,以及9个缺失位于刺突蛋白中”。

  基因组测序是在 GridION 仪器上使用牛津纳米孔技术完成的,不到八小时即可完成。

  刺突蛋白的两个突变是 N501Y 和 E484K,它是病毒的一部分,它与人类细胞结合,然后允许病毒感染它们。 N501Y 突变首先在“Alpha”或 B.1.1.7 变体中发现,并与增加的传播性有关。 E484K 突变是一种逃逸突变,它允许病毒潜在地逃避人类免疫系统的抗体反应。这意味着具有 E484K 突变的病毒变种比其他变种更容易感染个体,即使他们接种了疫苗。该突变存在于 B.1.1.7、B.1.351('Beta 变体)和 P.1(Gamma)谱系中。

  这些突变的存在意味着“IHU 变体”很可能比 COVID-19 的野生变体更易传播,对疫苗的抵抗力更强。

  为什么这不全是坏消息?

  尽管 COVID-19 病毒的另一种超级变异变种的出现似乎是令人担忧的直接原因,但事实并非如此。 B.1.640.2 谱系或“IHU 变体”的第一个案例,或指示案例,于 2021年11 月中旬被发现。那甚至在 Omicron 变体的识别和出现之前。

  在将近七周的时间里,到目前为止,B.1.640.2 谱系仅在不到 20 个案例中被识别出来。法国有一个强大的 COVID-19 变体监测系统,通过这种系统检测出只有 12 个已识别病例的变体,因此 B.1.640.2 谱系的隐藏病例不太可能呈指数级增长。

  在更短的时间内,仅在英国和美国,Omicron 变体就感染了超过 10 万人。 Omicron 变体也共有 50 个突变,其中近 36 个仅发生在刺突蛋白上。仅存在大量突变并不能预示单独变体的危险。

  B.1.640.2 谱系已经有了它的时间,在这一点上,它似乎极不可能与 Omicron 变体竞争,幸运的是,它确实导致了较轻的 COVID-19 症状。

  正如科学家们指出的那样,关于“IHU 变种”的真正令人担忧的因素是新变种很容易出现并可能传播到其他地理区域。

  研究人员在他们的论文中说:“这些数据是 SARS-CoV-2 变体出现及其从国外引入特定地理区域的不可预测性的另一个例子。”

相关文章

“二阳”“阳康”后,就高枕无忧?关于新冠,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随着近期“二阳”“三阳”和新冠变异毒株“EG.5”的消息甚嚣尘上,大家对于新冠的关注又明显多了起来。今年春天,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COVID-19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结束,然而,新冠带给整个世界的影......

“阳过”后免疫力低?Cell:新冠导致先天免疫系统长期改变

免疫系统宛如人体的壁垒,阻挡着所有病毒侵袭和健康威胁的入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给免疫功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疫情反复,许多人可能陷入了反复的“阳性”“康复”“再阳性”循环中,在与病毒的持续......

研究新进展!牡丹花器官数量变异遗传调控网络

花器官作为有花植物的重要繁殖系统,是物种形成与多样化的关键。在人类对植物驯化栽培和育种过程中,花器官数量决定其产量、品质及育种成败。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植物,......

科学新发现|基因突变揭示为什么有人不会感染新冠病毒

有这么一群人,反复暴露于新冠病毒但看似未曾感染,或感染后始终无症状,即所谓的“超级躲避者”。美国研究人员19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首次证明这群人存在遗传基础,“秘诀”就在于人类白细胞抗原(......

多变异多基因协同贡献AD遗传易感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遗传因素的影响。目前,基于大规模病人-对照人群的遗传学研究,特别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已鉴定到近百个可靠的AD遗传风险相......

美国CDC首次发布再次感染新冠的流行病学和预后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变异情况不断变化,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也在不断发展,并出现多波小的疫情。(美国新冠疫情的变化)2023年6月23日,美国疾控中心(CDC)在周报中首次报告了再次感......

新冠跃居台湾人十大死因第三名癌症连续41年蝉联榜首

中新社台北6月12日电台当局卫生福利主管部门12日公布2022年台湾民众十大死因及总死亡人数统计,新冠病毒感染从第十九名跃居第三名,死亡人数14667人。癌症夺走近5.2万条人命,已连续41年蝉联首位......

新冠“乙类乙管”后首次高考开考,有这些新变化

6月7日9:00,新冠“乙类乙管”后首次高考开考。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统考于6月7日-6月8日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

新冠重复感染有何后果?抗病毒药可用作预防吗?

在新一轮新冠感染中,有不少“首阳”感染者,但也不乏“二阳”感染者。一些人担心未来甚至可能会出现“三阳”、“四阳”。那么重复感染新冠会对人体有哪些损伤?新冠抗病毒药物是否能作为预防用药?对于人们关心的一......

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年轻人居多?听听专家怎么说

近段时间以来,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话题引起大家的关注。观察我们周围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患者的情况,大家发现,似乎年轻人居多,是不是这样呢?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