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1 16:31 原文链接: 迈上青藏科考新征程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多年来,中国人对珠峰的攀登和探索从未止步。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可贵的是精神。”利用临时党组织开展实地党建活动,促进综合科考活动实现重大突破进展,是珠峰科考的优良传统。此次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任务实施开始,科考队在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科考队队长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党委的指导下,专门组织成立了珠峰科考临时党支部,来自20多家参与单位的40多名党员同志光荣地加入临时党组织。

2022年4月至5月开展的珠峰科考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整个珠峰科考期间,临时党支部坚持“内场外场结合”“高原平原结合”“党建科研结合”的工作三原则,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多次深入开展了党组织活动。攀登了7028米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赵华标深夜在大本营准备登顶任务时,旁听了支部一线党员的交流发言。深受鼓舞的他萌发了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并在现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火线入党。270多名科考队员没有一人因为高原反应而放下手头的科考任务,更没有一人因为高原反应而离开5200米的珠峰科考大本营。

在采访过程中,《中国科学报》记者对科考队持续取得重要成果有了新的感悟。

一是守初心。回顾历次珠峰科考,一代代青藏科考人正是传承着这种谦卑、执着、探索和笃实好学的精神,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踏冰卧雪,毅然决然坚持扎根科考一线,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活力,体现了续写新时代青藏科考精神,实现科学研究突破,展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求的情怀。

二是探巅峰。5月4日,地球上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巅峰站在海拔8830米建起来了!在这个“巅峰时刻”,很多队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但紧接着,大家的心情又被带到谷底:数据自动传输出了问题!科考队员们没有被吓倒,在5200米大本营连续长夜讨论,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解决预案。5月15日,科考队员们又一次登顶,当最后一个解决预案完成后,巅峰站采集的所有数据终于从地球之巅自动传输到了大本营。

三是担重任。在这次巅峰科考中,40岁左右的青年科学家挑起大梁,他们或是坚持每天晚上9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的日常观测,或是进行从拉萨到珠峰的大空间观测以及不同海拔的大气氧化和人体适应观测。特别是负责冰雪观测和采样的科考队员,每一天都在体力达到极限的状态下采集冰雪样品,而且一干就是一个月。回到拉萨时,由于长时间的高海拔紫外辐射,大家的脸部全都被晒伤。尽管如此,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多名年轻科考队员在珠峰火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四是谱华章。珠穆朗玛峰是中国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峰。中科院院士朴世龙谈到,这次“巅峰使命”科考工作与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是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成果和实例。第一次青藏科考时,老一辈科学家用的是罗盘、笔记本,连照相机都很少,考察结果更多是描述性的、定性的。这次考察则采用了最先进的监测设备,获取了很多填补空白的珍贵数据资料,是“青藏精神”和“高科技手段”的完美结合,奠定了中国科学家在第三极地区研究的国际一流地位。

守初心、探巅峰、担重任、谱华章,为新时期青藏科考注入了新的内涵,“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实现了从“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模式的转变,使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迈上新的征程。

无人机拍摄的珠峰正面照.jpg

相关文章

青藏科考:如何在高原上新建“接地气”的综合观测站?

根据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第二次青藏科考)相关任务需求,从提出规划到野外选址、从洽谈确定到站点建设、从设备安装到测试运行,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亟需新建的一个重......

迈上青藏科考新征程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多年来,中国人对珠峰的攀登和探索从未止步。“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可贵的是精神。”利用临时党组织开展实地党建活动,促进综合科考活动实现重大突破进......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修复生态、智慧建园

中新社西宁10月11日电(记者张添福)2021年10月,中国官方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国家公园。目前,中国正式进入国家公园时代已满一年。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愈发呼之欲出,且通过生态修复和......

二次青藏科考发现11个地衣新种并建立拟沉衣属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中发现了11个地衣新种,并建立了拟沉衣属。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MycoKeys。青藏高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奇特、多样的地衣物种......

冰崩灾害快速预判和风险预测研究获进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冰川发生冰崩的可能性逐渐增加。由于青藏高原冰崩事件往往发生在西藏人烟稀少地区,冰崩发生后,快速获取冰崩运动过程的定量数据相对困难,而这对灾害进行快速预判和抢险救灾具有指导......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海拔5000m以上陆地面积虽然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2000,但却是全球1/3陆地平均径流的源头,尤其是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和雪盖是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这些河流孕育着世界接近10%的人口。高海......

垃圾威胁长江水源60名志愿者青藏线清理垃圾

“清洁青藏线,保护长江源”公益环保活动日前正式启动,活动由中华环保基金会主办,这也是中国环保组织首次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区域开展此类活动。60名志愿者在我省接受两天的环保培训后,于10月14日奔赴各......

青藏铁路工程安全稳定性动态变化研究通过验收

4月24日,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在兰州对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担的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项目“青藏铁路工程安全稳定性动态变化研究与高等级公路筑路技术预研究”进行......

寒旱所东昆仑山玉珠峰冰川雪坑中痕量元素的组成特征

人类活动对地球大气的污染是多方面的,而痕量元素的污染是其中之一。研究发现,早在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有色金属矿产的开采和冶炼就导致北半球局部大气受到痕量元素的污染。在1980年和1990年间格陵......

青藏高原地面有效辐射变化对表层土温的影响

地表有效辐射为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之差,它是地面通过长波辐射交换而实际损失的热量。有效辐射的大小随地面温度、空气温湿度及云量而变化,可以作为地面最低温度及霜冻预报的重要依据。青藏高原的热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