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1 14:23 原文链接: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症的治疗

  该病治疗原则为补充营养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营养治疗应缓慢进行,所进食蛋白质从每天0.8g/kg开始,逐步增加至每天1.5~2.0g/kg,其中1/3应为动物蛋白。若病人能摄食,鼓励口服,应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应控制钠量。若病人不能口服,则经胃管或经静脉给予营养治疗。贫血者应予小量多次输血。同时,辅以蛋白同化剂,如苯丙酸诺龙(nandrolone phenpropionate)25mg,肌内注射,每周1~2次。该药有轻度潴钠作用,不宜过早使用。

  蛋白质-能量缺乏病人常常并非死于饥饿,而是死于水、电解质紊乱,故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极为重要。用常规方法判断失水很困难,应仔细观察有无口唇及舌干燥、血压降低、肢体末端厥冷和尿量减少。液体补充应保证病人有足够尿量,儿童每24小时至少应排尿200ml,成人至少应排尿500ml。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症的治疗分急救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

  急救期治疗

  (1)营养治疗原则:

  ①蛋白质和能量供给应高于正常需要量。开始供给蛋白质1g/(kg·d),能量为336~420 kJ/(kg·d),以后逐渐增加,直到3~4g/(kg·d),能量504~672kJ/(kg·d)。

  ②补充液体,特别在脱水和高热时,应补充液体以维持尿的正常排出。

  ③无机盐的补充应以低钠、足量的钾[6~8mmol/(kg·d)]和镁(12~24h肌内注射1ml 50%硫酸镁,即可),调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④补充足够的多种维生素,尤其应注意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供给。

  ⑤饮食应从少量开始,待适应后逐步增加,以少量多餐为宜。

  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采用流质、半流质、软饭,最好经口供给,必要时采取胃肠道外营养治疗。

  (2)控制感染: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症时,极易并发各种感染,应根据不同的感染选用抗菌药物。

  (3)抗心衰治疗:水肿型营养不良常伴有心力衰竭,可用利尿药、氧气吸入、抗心衰治疗及其他支持疗法。

  恢复期治疗

  恢复期主要是营养治疗,给予合理而全面的膳食,以满足机体康复期的需要,辅以祖国医学中的食疗,同时宜适当锻炼,增强心肺功能及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