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18 08:25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报:“毒校服”究竟毒在哪

回放:

  近日,上海市质监局抽检了22批次学生服装,发现其中有6批次被检测为不合格,更有一款产品被检测出有致癌物质芳香胺。“毒校服”事件触动了整个社会的神经。人们开始关注染料使用安全。

疑问:

  致癌物质芳香胺的来源是什么,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纺织品染料使用安全状况如何?

解答:

  虽然对不良商家制造“毒校服”的行为十分愤怒,但上海染料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上海染料涂料行业协会高级顾问章杰表示:“此次校服中检测出来的可致癌物芳香胺的主要成分是对氨基偶氮苯,其毒性低于香烟。”章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在国际上对于致癌物的等级分类中,香烟是第一类,对氨基偶氮苯属于第二类,和咖啡是同一级别。

  据报道,此次问题主要是出现在服装的一条深色袖口镶边上。

  镶边的面料是涤纶,“涤纶的颜色由红黄蓝三种颜色合成,此次的问题正是出现在黄色染料上面。”章杰告诉记者,面料使用的黄色染料是已经被禁用的黄23号。在GB18401-2003/2010实施之前,它因价格便宜,着色性佳而备受企业的青睐,但目前已经禁用。

  被禁用的原因在于“黄23号的湿牢度相对较差。”章杰说,这使得衣物容易脱色,皮肤出汗以后,产生的还原酶易与之发生反应,还原出对氨基偶氮苯。

  “对氨基偶氮苯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内,会导致细胞DNA发生异变,诱发人体病变,进而引起致癌或过敏。”教育部化学及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沈永嘉向记者描述了使用致癌物质芳香胺染料可能造成的风险。“但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癌变案例是因为穿了使用这种染料的衣物。”

  “此次检测出来含有可致癌芳香胺的面料占衣服总面料的比例很小,刚刚超过1%。”章杰说,但肯定还有某些衣物是大面积使用禁用染料的。目前,仍有厂家在偷偷生产黄23号,每年的生产量大概有1万到2万吨。

  虽然染料滥用的现象较为严重,但是对于染料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沈永嘉认为公众不用太过恐慌。

  “染料本身在衣服上的浓度很低,深色品种都不可能超过3%(以衣物重量计算),能给人带来的危害是很小的。”沈永嘉说。

  “可致癌芳香胺染料使人体产生病变,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和染料直接接触、长时间接触、染料的湿牢度较差。”章杰告诉记者,标准制定的初衷是为了保护与染料经常接触的人群,如染料制造厂或者印染厂的工人,并且“皮肤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层,穿衣服致病的可能性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