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4-18 07:53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报:环保地膜能否终结“白色污染”

  继化肥、农药、除草剂之后,地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田面源污染的又一大社会公害。

  在新疆、甘肃一些地方,长期累积的废旧地膜每亩高达20公斤,相当于在土地中铺了5层塑料膜。土壤地膜残留使农作物减产10%~20%,地膜覆盖技术的增产效应正在递减,昔日的“白色革命”正演变为一场“白色污染”。

  遏制地膜残留污染、加速白色污染治理,已成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面积推广

  农用地膜在我国的应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最初仅被用于小拱棚的水稻育秧。70年代末,一些科研单位开始利用废旧塑料薄膜代替其他材料进行地面覆盖试验。

  1979年,我国从日本引进整套塑料薄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科研协作与联合试验。到2008年,中国地膜投入量达到10.78亿公斤,比1991年增加了4倍;地膜覆盖面积达1561.3万公顷,比1982年增加了133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荣昌介绍,过去在新疆棉区,由于积温不够,一些高产棉花品种无法完成生育期,通过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棉花生长对温度的要求。

  “新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主产区,地膜覆盖技术功不可没。”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也正是通过这项技术,我国北部冷凉地区、西南山区作物增产、增效取得成果,西北地区的玉米产量至少提升了30%。

  可持续性问题引关注

  如此大规模应用地膜,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农膜材料降解性极差,回收困难,再利用效益差,再加上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都加剧了我国农用地膜的污染程度及治理难度。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在局部地区,不治理就无法继续正常的农业生产了。”严荣昌强调。

  “地膜覆盖技术不是不可替代的技术,而是目前比较好的技术,特别是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甘肃,使其玉米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正因为地膜覆盖技术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可持续性的问题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严荣昌认为,这种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地膜覆盖技术的适应性问题上,因为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应用此技术;此外,大面积使用地膜覆盖对区域生态系统,尤其是水分循环会产生哪些影响,是否会造成区域性土壤干燥化,这些问题仍有待研究。

  “我曾去日本考察,日本是地膜覆盖技术的发源地,他们只在特定作物(如烟草)和特定地区使用。”山仑说。

  “就污染土壤修复而言,已经被地膜污染的土壤修复起来相当困难。”山仑强调,当前更应该做的是保护好现有的耕地环境。

  环保地膜亟待政策支持

  地膜残留污染愈演愈烈,与我国生产的地膜过薄且不好回收密切相关。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介绍,现在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把地膜做到 0.004毫米或0.005毫米,比国标低了近一半。地膜越薄,越容易碎在地里,给回收带来困难,同时加剧了土壤污染程度。

  同时,作为解决“白色污染”有效途径的生物降解地膜,却因为成本高等问题,遭遇市场应用瓶颈。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正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研发的项目。他认为,关于地膜的韧度等技术问题,国内外产品的差别并不大,目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价格。“国外生物降解地膜的成本可能是普通地膜成本的3~5倍,国内产品虽然没有这么贵,但也比普通地膜贵一倍多。”

相关文章

国务院:加强回收利用治理白色污染

塑料污染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塑战速决”成为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针对塑料污染问题,笔者提出八项对策,加强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综合治理,协同解决白色污染和资源化利用等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从源头减少塑料袋等......

震惊!人类已生产83亿吨塑料

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人类已经生产了83亿吨塑料,其中的大部分成了废弃物,被置于垃圾填埋场或散落在自然环境中,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研究人员呼吁,应对......

新疆治理“白色污染”有法可依

眼下正值新疆春耕时节,农田地膜销售也进入新一轮高峰期。而从今年5月1日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将有法可依。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

限塑令施行7年形同虚设白色污染问题待解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塑料袋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塑料袋的使用更为集中。虽然我国在2008年6月1号出台了“限塑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

新疆地膜污染严重影响土壤再生能力凸显法律缺失

新疆地膜覆盖种植作物面积4700万亩,是全国地膜覆盖种植面积最大、地膜用量最多的省区,而年回收治理量仅为132万亩,占整体覆盖面积的2%至3%。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2009年和2010年的调查研究......

安徽专项整治减少白色污染严把市场准入关口

集贸市场一直是“限塑”整治的薄弱环节,市场内违规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的现象时有反弹。记者日前从省工商局获悉,为减少“白色污染”、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工商部门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对塑料购物......

一次性笔芯也成白色污染呼吁用回钢笔减少污染

“丢弃的一次性笔芯正成为继塑料袋、废旧电池后的又一大污染物。”最近一项报告引起市民关注。日常生活中,在员工的办公桌上、学生的书包里,中性笔的身影随处可见,很多人用完一支笔芯后,大都随手扔进垃圾桶,然而......

一次性发泡餐盒存五大误区四部委五协会为其正名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今年5月起解禁,重获合法身份,然而围绕着它的质疑声仍不绝于耳。国家发改委、质检总局、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以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包装专业......

称不会造成大范围白色污染

依据国家发改委公告,曾被称为“白色污染”的发泡餐具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解禁,然而市场上对于解禁的质疑仍持续不断。上海律师严义明于3月26日向发改委申请公开发泡餐具解禁政府决策的过程及信息依据等,昨天,......

发泡餐具重出江湖遇冷专家:不能一“解”了之

14年前,国家发改委(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一道禁令,一次性发泡餐具从最开始的“白色革命”者,迅速沦落为“白色垃圾”,成为“过街老鼠”;14年后,白色污染阴影仍在,各类环保餐具依次登场,禁令又突然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