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5-13 15:46 原文链接: 灵长类动物结构变异的机制

  2013年度基因组生物学大会(The Biology Of Genomes 2013)于5月7日晚在美国纽约冷泉港实验室召开。这是基因组学领域最大的会议之一,吸引了多个著名研究所的大牛参加。会议主题包括高通量基因组学和遗传学、复杂性状的遗传学、功能和癌症基因组学、计算基因组学、进化基因组学以及群体基因组变异。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生Verena Tischler在会议上报告称,灵长类动物基因组中结构变异的差异可能要归因于不同的形成机制。

  对于人类而言,结构变异与多种疾病状态相关联,包括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但是对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结构变异的程度、形成机制及其影响还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Tischler及其同事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建立了黑猩猩、猩猩和恒河猴的结构变异图谱。

  通过这样一张图谱,她们对灵长类动物中驱动de novo结构变异形成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大规模变异可通过几种方式发生,包括非等位基因同源性、移动元件、可变数目的串联重复序列,以及非同源重排。随后,通过RNA-seq数据,她们研究了这些变化是否有功能影响。

  Tischler及其同事对黑猩猩、猩猩和恒河猴各五个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利用多种技术(如PCR、qPCR和FISH)验证了其结构变异检出。通过这一方法,她们绘制了这些灵长类动物的结构变异和片段重复的单核苷酸分辨率图谱。

  Tischler表示,在定位了结构变异之后,她们就能查看并比较不同的基因组影响。

  这些图谱融合了数千个新颖的变化,包括缺失、重复和移动元件的插入,也揭示了这些变化对基因组影响的差异。

  Tischler及其同事注意到,两种类人猿和恒河猴之间引起结构变异的机制存在差异。例如,在类人猿中,非等位基因同源重组引发了约28%的结构变异,而在恒河猴中,重组只占结构变异的很小一部分。此外,反转录转座子对灵长类动物基因组有着不同的影响。

  利用RNA-seq数据,Tischler及其同事观察了结构变异的功能影响,特别是基因重复事件。他们鉴定出13个与表达获得相关的基因重复。

  据Tischler介绍,在这13个候选基因中,5个与大脑发育相关联,而4个与免疫系统相关联。这表明重复可能与新功能的获得相关联。目前她们正在继续这一方面的研究。

相关文章

“画蛇添足”并非无迹可寻,远古时期的蛇是有脚的

成语有云:画蛇添足,形容做事多此一举。但蛇真的无脚吗?爬行动物专家认为,蛇的祖先是蜥蜴,在远古时期,蛇是有脚的,只是在演化过程中慢慢失去了。近日,这一说法得到了进一步证实。经过5年的研究,基于大规模多......

祝贺!中国科学家组团攻关,取得重大成果

日前,由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26个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研究,绘制出了基于36个族群的中国人泛基因组参考图谱,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14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这也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自主进行......

谷子高质量图基因组“面纱”揭开

谷子即小米,起源于中国,作为粮食作物深受老百姓喜爱。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通过对谷子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分析,组装了首个谷子高质量图基因组,系统阐明了......

研究人员成功测序蒙特莫朗西酸樱桃基因组

密歇根州的酸樱桃产量在全美名列前茅,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启动了一个项目,旨在确定与酸樱桃树晚开有关的基因,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气候的需要。他们首先将晚开的樱桃树的DNA序列与一个相关物种--桃子的......

一种单细胞藻类细胞中有7个基因组

一种50多年前收集并在实验室中生长的单细胞藻类,原来是一个由曾经独立的生物组成的奇怪的集合体,里面有不少于7个不同的基因组。4月27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当代生物学》。“据我所知,单个细胞中有7个不同的......

解码基因组“暗物质”,拓宽生命认知疆域

人类约有2万个基因,仅占DNA的2%,剩下的98%是什么?这些区域如同基因组中的“暗物质”,有待科学家去发现。非编码RNA(核糖核酸)是基因组“暗物质”中的一类重要分子,最近十几年才被发现。它们不仅在......

世界上最快的生物运动背后的巨大蛋白

科学家们发现了Spirostomum的超快收缩的分子基础,Spirostomum是一种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快速运动而闻名的毫米级单细胞原生动物属。利用从RNAi获得的高质量基因组,研究人员发现收缩结构,即......

2023年,基因组学革命“狂飙”到了哪一步?

2023年4月25日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科学家的这一发现,将生物学研究带入分子时代。携带着生命遗传信息的DNA,以如是美妙的姿态,于纳米级的空间内,传递着生物世界变化万端、生......

“千人藏族基因组”重新评估藏人高原适应性特征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宿兵团队与西藏大学、西藏阜康医院等单位研究团队合作,利用大规模WGS(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构建了首个藏族人群基因组参考面板(1000Tibetan-GenomePanel,1......

自然:二倍体蚕豆基因组解开全球蛋白质作物的变异之谜

丹麦奥胡斯大学StigUggerhøjAndersen等研究人员的最新发现表明,巨大的二倍体蚕豆基因组解开全球蛋白质作物的变异之谜。2023年3月8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研究人员介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