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17 15:30 原文链接: 海洋成了“排污场”:海洋环境亟待保护

  浙江省乐清市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前往蒲岐、清江等地开展执法及海产品抽检行动,抽样检测结果出来后将公布于众。近日(6月1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乐清湾海域污染问题,“乐清湾变垃圾场”、“乐清海鲜养殖户不敢吃海鲜”、“乐清养殖户养殖贝类多次因污水受损失”等说法引发广泛关注。

  乐清湾曾经是东海海域重要的海洋牧场,沿岸有清江、白溪等30余条大小溪流入注湾内,整个乐清湾水质优良,饵料丰富,十分利于海水养殖,是浙江省蛏、蚶、牡蛎三大贝类的养殖基地和苗种基地。在乐清湾周边、浙江省玉环县附近的深水港区曾经还能看到跳跃翻腾的海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良的海洋牧场,如今竟然变成了鱼虾罕见的模样。

  据国家环保部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我国的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如浙江乐清湾变身垃圾场和排污池,东海近海污染面积超80%,“大海捞鱼”变得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曾经的海洋牧场变身海洋垃圾场,国内一些海域面临无鱼可捕的危险境地。鱼虾死亡,特大污染事件频发,那么,谁在制造海洋环境无法承受之痛?中国的许多近海海域,长期以来受到灭绝性的捕捞和不计后果的污染,生态濒临崩溃。此前,记者随船出行时发现,在乐清湾瓯江段的近海处,顺着堤岸就有两个排污口,排污口上方是正在施工的水泥厂。顺着排污口的下方垃圾横生,恶臭熏天。即使渔船驶出10公里,海水依然是黄色的泥汤。

  此外,还有大量的填海造地,把许多的自然滩涂,要么变成养殖场,要么变成化工园区。总之,在陆地资源开发殆尽的时候,一些沿海省份,想出来获取土地的最好办法,就是向大海要地。而向大海要地,首先遭殃的,就是沿海的那些浅滩和湿地。而湿地一旦被填平,海洋向大陆的过渡地带就消失了,大量的生物丧失了栖身之所,鸟类无处觅食,贝类无淤泥可潜藏,于是,整个生态链被打断,大海也就只剩下污浊的海水。

  海洋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人类活动正在使海洋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过分开采、非法捕捞、破坏性的捕捞方式、海洋污染,特别是从陆地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使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海洋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尤其是对于沿海地区的城市来说,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其独特的地域优势使他们最早尝到改革开放和发展海洋经济的甜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与此同时,沿海地区受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也是较早的。海域被污染,也就是沿海的大量的工厂排污带来的危害,而要想改善海域污染状况,就需要从根本上来治理,从污染源头上解决问题,才会更有效。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若是经济得到了发展,最后环境却受到严重污染,这样的发展代价是否太过沉重?城市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城市的环境受到破坏,这样的现象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既然意识到已经出现的严重问题,采取补救的措施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不管是对政府部门而言,还是对污染严重的企业来讲,都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且落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和防范措施,将已经被破坏的海洋环境尽最大的可能恢复,与此同时,对于还未被破坏的环境要尽可能地保护。一方面,对于政府来讲,应该将海洋环境监管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而不是借此机会进行某些灰色交易过后,就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对于向海洋排污的企业而言,既然排放的污染物是海洋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就应该提高自己节能减排的生产技术,尤其是对于生产废物处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切实减轻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海洋环境是大家的,既不是属于某一小部分利益既得者的,也不是属于某一个时代的人,当人们在享受到海洋环境带来的福利的同时,应该学会感恩和珍惜,而不要将属于我们子孙后代的福利无限地透支。应该说,谁也没有肆意破坏海洋环境的权利和资格,以海洋环境污染和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终会让沿海地区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深恶痛绝,甚至深受其害,这样的代价太过沉重!所以,与其等到海洋环境已经被污染了才引起重视,还不如一开始就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做好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将海洋环境污染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才是本应之义。

相关文章

大气物理研究所等14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海洋变暖报告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基于全球海洋观测数据,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记者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了解到,由其共建单位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全球13个研究单位20位科学家组成的......

研究揭示海马对近岸海洋环境变化响应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林强团队以海马为研究对象,系统揭示了海洋近岸环境污染物对海马性腺与育儿袋发育影响的分子机制,阐明了海洋环境变化对海洋生物行为、生理与......

强强合作优势互补海洋环境与工程实验室成立了

澳门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4日举行签署仪式,成立海洋环境与工程联合实验室。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次签约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表示,通过此次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合作,双方将利用各自......

又一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这次是什么领域?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你中心报送的《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以下简称《计划任务书》)收悉。经研究,现同意以你中心为依托单位,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

4900万经费!三所高校获批“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

今天(11月25日),科技部再次公示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名单。本次公示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项目共有3个,全部来自高校。根据之前发布的《“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2......

我国实现5日全球海洋环境预报

还在担心去海边旅游会与大风大浪不期而遇吗?从今天起,你就可以用手机APP查询未来5天的全球海洋环境预报结果。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12月10日起,全球任何用户可在任何地方通过下载手机APP“掌中海洋......

渤海入海污染源解析与水质目标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启动

2018年11月30日,由中国海洋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渤海入海污染源解析与水质目标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暨课题实施方案咨询会在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召开。......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海洋监测仪器项目群中期检查会召开

按照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期检查工作规范(试行)》等相关规定,2018年8月28-29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21世纪中心)在天津组织召开了“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以下简称......

俄学者开展碳和硅纳米颗粒对海洋环境的潜在危害研究

据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官网消息,由远东联邦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和西伯利亚分院以及国际毒理学专家联合组成的研发团队开展了塑料制品与复合材料成份中含有的碳和硅纳米颗粒对环境潜在危害的研究。研究证实,纳......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可在海水中“消失”的塑料

为解决日益严峻的海洋塑料污染问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可在海水中降解的聚酯复合材料,有望在诸多领域替代现有难以降解的通用塑料。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格侠介绍,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