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19 10:14 原文链接: 德研发铂镍正八面体省燃料电池铂90%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高效耐用的催化剂是燃料电池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最近,德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铂镍纳米粒子,用其作催化剂,可将燃料电池中铂的用量减少90%。研究还发现,新纳米粒子的功能由其几何形状和原子结构决定。发表在最新一期《纳米·材料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氢动力燃料电池除产生电能外,唯一的副产品是水,因此被看作传统内燃机的环保替代品。但这种燃料电池的电极(化学转化过程在此发生)需要用到大量“身价不菲”的铂。如果没有铂作为催化剂,很难获得必需的转化效率,因此,铂正成为发展氢燃料电池的“拦路虎”。

  科学家们解释道,氢燃料电池的催化过程只发生在铂表面,而铂纳米粒子可增加铂表面积,既节省材料又能提高电极效率,1公斤纳米粒子的表面积相当于几个足球场。另外,让铂和镍或铜等廉价金属相混合,还可以节省更多铂。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FZJ)和柏林工业大学的科学家成功研发出高效的铂镍催化剂粒子,用于将氢气和氧气转变成水,其中铂仅为以前用量的1/10。

  新催化剂不由以前广泛使用的圆形纳米粒子,而由铂—镍合金的正八面体纳米粒子组成,正八面体表面的铂镍原子拥有独特的排列方式,能显著提高氢气和氧气生成水的化学反应速度。

  研究人员还使用德国恩斯特鲁斯卡电子显微学与电子谱学中心(ER-C)的超高清电子显微镜,对新纳米粒子的原子结构进行了观察。ER-C的马克·海根博士解释道:“我们发现,镍和铂原子并非均匀地分布在纳米正八面体表面,这可以增加其反应活性,不过会减少其寿命。”

  柏林工业大学的皮特·斯特拉瑟教授表示:“新研究告诉我们,为获得最优的催化效果,催化剂粒子合适的几何形状与其组成及大小一样重要,我们可借用这一发现来改进用来储能的功能性材料尤其是催化剂的性能。”

相关文章

哈工大科研团队提出界面电子耦合机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王振波教授团队在双功能氧电催化剂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设计钴-氮-铬跨界面电子桥打破制约活性-稳定性转换以实现超稳定的双功能氧电催化剂》为题发表在《德国应......

新型催化剂实现高效全分解水制氢

高效全分解水制氢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供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章福祥团队在宽光谱捕光催化剂全分解水制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发现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可显著促进Ir/BiVO4......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丙烷脱氢双原子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研究员王晓东、研究员林坚团队与福州大学林森教授等合作,在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协同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其开发的新型双原子催化剂表现出优于单原子催化剂的......

院士领衔!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丙烷脱氢双原子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涛,与研究员王晓东、林坚团队,联合福州大学教授林森等,在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协同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开发的新型双原子催......

消除抗生素污染新方法,速率更高、产物更安全!

抗生素在环境中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而在许多抗生素中,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量占比约为70%。围绕水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降解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

高效光热协同催化剂被开发,实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捕获和转化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李英宣课题组开发出高效光-热协同催化剂,实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捕获和转化,研究成果以《在铂负载镍基金属有机框架上运用双活性位点协同作用实现热辅助红外光催化转化大气中的二......

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利用火星陨石智能创制产氧催化剂

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但首先要解决缺乏氧气的问题。火星上存在水资源的可能,为利用太阳能驱动的电催化析氧反应制备氧气提供了机遇。人类无法在无氧的火星环境下长期生存,因而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创制催化剂成为难以......

液态金属催化剂引领化工工艺变革,助力实现“绿色化学”解决方案

液态金属可能是人们期待已久的“绿色化工”的解决方案。科学家们测试的一项新技术,有望取代自20世纪初成为主流的能源密集型化学工程工艺。9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的一项创新研究,摆脱了由固体材料制成的......

俄罗斯研制出可用于外太空温度测量的纳米粒子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科研人员研发出发光纳米粒子,可用于超低温高精度温度测量。科研人员表示,掺有钕离子的氧化钒和氧化镥纳米粒子具有磷光体特性,其能够吸收入射到其上的红外辐射并重新发射,这种辐射的性质很......

新研制纳米粒子,可用于外太空温度测量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科研人员研发出发光纳米粒子,可用于超低温高精度温度测量。科研人员表示,掺有钕离子的氧化钒和氧化镥纳米粒子具有磷光体特性,其能够吸收入射到其上的红外辐射并重新发射,这种辐射的性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