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03 13:42 原文链接: 基因可预测人类死亡时间?揭基因与死亡关系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基因,甚至能预测一个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死亡。

  美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基因,不仅能够确定你能否成为一个早起的人,而且能够将你可能去世的时间预测到上午还是下午。这种特别基因控制着人体生理节律,或许是当人接近死亡的时候,身体会还原到一种更加自然的生理节律。

  意外发现基因变异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基因,该基因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生物钟,不仅影响心脏病、中风等急性病发病的时间,甚至能预测一个人最可能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死亡。

  这一成果发表在2012年11月《神经学年鉴》杂志上。该发现衍生自另一项关于老年人睡眠周期的研究。15年前,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神经科的安德鲁·利姆(Andrew Lim)教授率科研小组研究65岁以上老人的睡眠问题,以及如何辨识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症。

  在分析1200个样本时,安德鲁·利姆教授带领的小组意外发现了睡眠规律和“第一周期”基因变异之间的关联,该基因突变在人体生物钟中起着主要作用。

  影响个人觉醒模式

  研究人员在名为“第一周期”的基因旁边,发现了一个以腺嘌呤(A)或鸟嘌呤(G)为核基的分子。由于人类拥有两组相对的DNA,因此存在三种核苷酸组合 (四种核苷酸构建了DNA模块):腺嘌呤与腺嘌呤组合(AA)、腺嘌呤与鸟嘌呤组合(AG)以及鸟嘌呤与鸟嘌呤组合(GG)。

  一个人有36%的可能性是AA型,有16%的几率是GG型,有48%的几率是AG型。早上7时之前起床的人更容易有腺嘌呤(AA)核苷酸碱基,而爱睡懒觉的人则更易有鸟嘌呤(GG)核苷酸碱基,不早不晚的人则兼而有之(AG)。

  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神经科主任克利福德·赛坡(Clifford Saper)博士在声明中写道:“这种特别的基因类型几乎影响每个人的睡觉和觉醒模式,而且它拥有一种相当深远的效果。拥有AA基因类型的人比拥有GG基因类型的人要早起大约1个小时,而AG类型的人醒来的时间几乎正好就在中间。”

  “不是日期而是时刻”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1200名参与实验的老年人中,一些人的去世时间与这些核苷酸序列所准确预测的时间相差只有几个小时。拥有AA和AG基因类型的人在上午11时之前去世,而拥有GG基因类型的人趋向于下午6时左右去世。克利福德·赛坡说:“因此真的有一种基因预测你去世的时间。不是日期,而是一天中的时刻。”

  安德鲁·利姆教授说,人体内部的生理时钟管理人类生理和行为的多个层面,同时影响着急性病的发病时间。“一个简单的基因突变会影响到诸如何时死亡这样最基本的问题,这有点让人毛骨悚然。”他还声称,17%的GG基因类型的人会比其他人晚死平均6个小时。

  克利福德·赛坡表示,这一无意中的发现证明了真的有预测人类死亡时间的基因存在,而且预测的准确度精确到了某一天中的几点。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研究人员相信,或许是当死亡临近的时候,人体会还原到一种更加自然的生理节律感应阶段,而不是生活习惯所产生的循环。

  研究人员表示,这有助于判断患者服药的最佳时机,也可让医院为患者的“危险期”作好准备。

  基因因素只占30%

  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杜静表示,这种基因变异能够决定人类死亡时间的说法太绝对。

  杜静表示,从遗传学角度讲,人类死亡中基因因素只占30%,还有70%是客观因素决定的,包括环境、个人身体状况等。比如人突然遇到车祸死亡,就完全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而不是基因决定的。

  杜静说,像腺嘌呤或鸟嘌呤这样的易感基因可以对人体遗传研究和人类发病提供方向。这些基因也可能跟死亡的某一个特定特质有一定联系,但是不同疾病人群有不同特点,不能一概而论。以腺嘌呤或鸟嘌呤为核基的分子能决定人类死亡时间的说法也太绝对了。

相关文章

北大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将共建“基因智能大数据实验室”

18日在重庆召开的2023世界中联中医药大数据产业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与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基因智能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

华大基因2022年度业绩快报,利润同比下滑近42.57%

近日,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显示华大基因2022年度营业总收入约71.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年增加5.32%。2022年度营业利润约10.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年减少4......

基因组育种大数据计算新工具“天权”发布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AcidsResearch)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团队开发的基因组育种大数据计算新工具HIBLUP,中文名为“天权”。相关论文被期刊评为“突破性进......

环境中致病菌毒力基因高通量检测获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朱永官院士团队在环境中致病菌毒力基因高通量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VFG-Chip:Ahigh-throughputqPCRmicroa......

Science:新的定量方法来更好地定义并测定基因功能的缺陷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癌症是一种基因和基因功能获得性缺陷而诱发的一种疾病,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Epigeneticsasamediatorofplasticityincancer......

TheLancet:对患者进行基因分析或能降低30%不良药物反应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heLancet上题为“A12-genepharmacogeneticpaneltopreventadversedrugreactions:anopen-label,mult......

基因治疗能有效改善大动物模型神经退行性疾病

2月16日,我国科学家利用病毒载体表达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技术敲除和修复亨廷顿猪模型的突变基因(HTT),首次在国际上证明基因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动物模型的病理变化以及行为症状。......

野骆驼生存基因魔方,可造福人类

在“生命禁区”寻踪“沙漠之王”在我国的西北部边缘,分布着以“生命禁区”著称的阿尔金山脉及其周边绵延数百公里的茫茫戈壁。著名的无人区罗布荒原和毗邻相接的库姆塔格沙漠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片极端贫瘠寒苦的......

婴儿猝死因素研究进展,基因检测帮大忙

研究者发现,以往被用于诊断儿童疾病的一种基因测试(被称为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测试)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婴幼儿猝死背后的原因。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员CatherineBrownstein最近在Advanc......

当爹要趁早!Nature子刊:父亲年龄越大,基因突变越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晚婚晚育的现象也日渐普遍。提到“生育年龄”,人们第一反应总联想到女性,“高龄产妇”、“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热点话题。男性在生殖过程中担任的角色总会在一定程度上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