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06 10:27 原文链接: 警惕舌尖上的危险:砷超标大米可致遗传损伤

  自科学家首次告诫世人大米中砷含量超标已经超过十年,这个警告是基于水稻有一种天然吸附土壤中有毒元素的能力。

  接踵而至的研究已经证明米制品中的砷含量比任何谷物都要高。消费者健康的倡导者正在积极敦促健康监管机构制定大米安全标准。

  中国作为世界大米高消费国,正在这样做。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正在拟定相关的安全标准。去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迫于社会激进团体的压力,勉强宣布官方正在探讨相关标准的制定。

  等待监管

  尽管为了应付消费者研究联盟人员出具的一份关于大米砷超标的全面数据报告,美国FDA公布了一些相关数据,可是该机构至今为止也没有提供任何进一步信息或设定何时制定相关安全标准的最后时限。

  消费者联盟的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和伊利诺伊州总检察长Lisa Madigan上个月写信给美国FDA询问,为何该机构动作如此缓慢,迟迟没有制定保护美国消费者的相关安全标准?Lisa Madigan还在来信中强调,几乎每一份大米产品的检测都出现砷超标的报告。

  然而面对来自多方的质疑,FDA既不采取行动也不对公众作出解释。美国水稻联合会坚持认为大米中砷超标并未影响身体的健康。然而,上周公布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大米消费量的高低与由砷引发的遗传性损伤具有直接的联系。

  核膜受损的细胞

  来自曼彻斯特大学和印度化学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生活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地区的400位受试者,该群受试者以大米为主食,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如饮用水等类似的砷来源。

  研究者收集了400位受试者的尿液,筛选了许多从尿道中脱落的细胞(这些细胞漂浮于尿液里),研究者之所以选择这些细胞,在于这些脱落的细胞易于获得,不须对人体采取一些入侵性程序采集样本,且砷元素还与胃肠道疾病存在着联系。

  研究人员通过微核试验寻找细胞核受损伤的细胞,微核试验是寻找引起遗传损伤(亦称为基因毒性)的化合物的标准筛选试验。研究发现,砷元素是引起人体恶性膀胱肿瘤和肺部肿瘤的罪魁祸首。

  水稻“盛宴”

  研究人员对于来自受试者食用大米进行了化学分析,分析结果暴露了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大米中砷含量的高低和受试者细胞核膜受损程度具有重大关联,当大米中砷浓度超过2毫克/千克时,核膜就会受到损伤,而大米中的砷均来自于无机砷化合物,讽刺的是无机砷是被世卫组织定为最毒的砷类化合物。

  越来越多的关注

  虽然这是第一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砷元素和核膜损伤之间的联系,但早前已有报道说明人体可通过食用大米吸收有毒元素。2011年达特茅斯学院流行病学家 Margaret Karagas 对长期使用大米的新罕布什尔地区的孕妇做出尿液检测,发现其体内砷含量高达56%,远高于不食用大米的孕妇。

  虽然大米中砷超标的担忧已经提出一段时间,这次的研究却是第一次确切证实含砷大米的食用量高低与遗传性损伤存在直接联系。这一研究为更多的关于大米中砷的监管是否足够的关注平反。美国FDA在消费者联盟的催促下,今年夏天制定了关于苹果汁中砷含量的安全限制,然而,关于大米中砷的安全限制仍未限定。

  现在,只等待FDA的正面回应。

相关文章

基因编辑水稻或能在火星生长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5日报道,火星土壤一般不适合种植植物,但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使水稻的OsSnRK1基因发生突变,经过基因编辑的水稻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发芽生长。研究人员称,......

聂守军代表:攥紧粮食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把种质资源、创新品种作为推动水稻生物育种创新的关键核心,通过科技与产业化双轮驱动,提高黑龙江水稻产业整体效益及农业综合竞争力。”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副院长聂守军研究员向科......

土壤紧实了,如何培育钻地能力强的水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脱落酸与生长素协同调控水稻根系响应外界土壤硬度的分子机制,为培育适应不同土壤硬度作物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分子途径和有价值的基因资源。相关......

水稻泛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分子育种团队在水稻泛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基因组学研究知名杂志GenomeBiology。该论文第一单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王健博士为第......

水稻抽穗期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首次发现FLZ(FCS-LIKEZINCFINGERPROTEINS)家族基因参与调控植物开花时间,并部分揭示了OsFLZ2基因调控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培育不同......

水稻抽穗期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首次发现FLZ(FCS-LIKEZINCFINGERPROTEINS)家族基因参与调控植物开花时间,并部分揭示了OsFLZ2基因调控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培育不同......

“最美农业专家”钟昌穗:守望稻菽浪千重

中新网福州12月12日电(记者林春茵)福建福清的田野起伏连绵,风中带着晚稻的甘甜气息。钟昌穗和同事们又下乡了,他们的身影定格在田埂上,成为守望稻田的最美风景。记者日前跟随福州市妇联“领头雁计划”专访了......

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多年生水稻品种

粮食作物多年生化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云南大学的研究团队培育出可用于实际生产的多年生水稻品种。相关成果在《NatureSustainability》发表,论文的标题为:S......

“太空植物”生长有何奥秘?

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舱下行的中国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也在着陆场交付空间应用系统,其中就包括经历了120天空间培育生长、完成发育全过程的水稻和......

太空水稻回家了,长这样

12月4日,中国空间站的水稻和拟南芥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至此,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按计划,水稻实验样品计划在北京交接后,将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