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11 10:19 原文链接: 丁一汇:全球变暖未停止节能减排齐出力

  天气转凉,寒意来袭,“菲特”与“丹娜丝”带来的狂风暴雨仍笼罩江浙地区,太平洋上新的热带气旋正蠢蠢欲动。不少网友发问,今年频现的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多吗?

  对普通民众来说,这既是疑问,也是担忧。其实在学术界,气候专家也在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诸多问题。

  “目前我们遇到了非常极端的天气,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将来还会不会遇到类似的恶劣天气?”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给出了他的回答。

  气候向极端化发展

  今夏,高温热浪侵袭中国大地达两个月之久,我国17个省遭遇高温,其强度之大、极端性之强让人瞠目,而同在北半球的欧洲、东亚、北美西部也未能幸免。如果问其直接原因,即副热带高压偏强并且位置偏西,控制范围内晴热少雨,进而形成高温天气。

  不过气候系统复杂多变,“实际上,中国夏季高温在1997年已经初现端倪。”丁一汇说,“据气候资料显示,我国夏季气温自1997年以来处于暖周期,表现为气候向极端化发展,即冬季冷事件更多、更强,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更多、更强。”

  “拉尼娜年是造成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持续和高温热浪的主要原因。”丁一汇分析深层原因,“2013年春夏拉尼娜事件使冷海水更向西扩,东冷西暖的海温分布通过动力和热力作用,使副热带高压锁定在西太平洋和东南地区。再加上2013年春夏北极涛动是正位相,盛行纬向环流,冷空气弱,不易到达中纬和副热带地区,致使副热带高压异常发达和稳定。”

  若进一步追根溯源,丁一汇考虑:“今年异常气候可以追溯到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影响的结果是,不但平均值发生改变(增加),也会使变化的幅度增大,原来很少出现的小概率事件现在都有可能发生,也就是说,重现期缩短了,现在正是这种情况。”

  最近10年全球变暖趋势减缓

  “全球变暖没有停止,气温在波动中不断上升。”丁一汇指着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1850-2012年全球地表年平均温度距平变化(相对于 1961-1990年平均值)图告诉记者,“全球变暖”趋势并未发生逆转,“1850年到2005年之间,全球升温曲线一路上升,但最近10年,气候变暖趋势有所减缓”。

  历经多年研究,气象专家对于人类活动与全球变暖的归因判断,似乎得到了较为肯定的回答,那么“近期全球变暖为何趋缓”又该如何解答?目前学界有不同解释,据丁一汇介绍,得到较多科学家认可的观点是:自然气候变化因子如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大洋环流等对温度变化产生影响,其中有些因子如海表温度上升减弱可能起到抵消温室气体增温作用。

  在丁一汇看来,目前较为合理的一个解释是,海水吸收的热量正从表层海水向中层、深层传递,表层海水的降温部分抵消了人类活动产生的增温效应。不过,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科学家基于模拟计算和部分海洋观测的推断,对于深海区域缺少直接的观测数据,系统回答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而海洋冷水使得全球变暖的速度有所减缓只是暂时的,因为世界各国一直在排放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产生的热量的走向目前还在研究中,丁一汇解释,中层、深层海洋吸收了不少热量,但热量并没有释放。他担忧的是更长远的未来:“海洋存储的热量迟早要放出来,时间现在还不确定,但热量释放后,气候变化可能更加剧烈。”

  中国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节能减排

  在过去的150年时间里,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8℃左右。全球很多地方发生干旱、水灾、饥荒等,原因正在于这0.8℃左右。

  尽管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当前学界和政府方面也已达成共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不能超过2℃。2℃,成为一个临界值,考验着各国的节能减排行动。

  “如果能严格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到本世纪末,根据全世界多家模式预测,气温上升不会超过2℃。如果减排为中等水平,节能行动有所保留,气温上升会在2040年左右超过2℃。”丁一汇指出了节能减排与未来百年温度上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他认为,“如果继续我行我素,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气温也不会客气,会一路飙升,在2040年之前就能超过2℃,到本世纪末可能上升4℃到6℃,气候变化将会更加剧烈。”

  丁一汇指出,中国要采取更加果断严格的措施,减少能源消费,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

  而中国未来百年降水情况也引人关注。根据全球19家模式预测,在2010到2019年间,雨带不断往北方移动;到2020年至2039年,北方降水仍较强。这种趋势一直维持到本世纪末,将来的降水格局可能会南少北多,过去的“南涝北旱”形势会逐步改变。

  “北方的水资源储备可能会得到改善,但同时暴雨洪涝的风险也会增加。”丁一汇指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做好充足准备,防范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失。

相关文章

地表负荷季节性信号空间大地测量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金双根带领的卫星导航与遥感研究团队,开展了地表负荷季节性信号的空间大地测量研究,综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

全球变暖下森林向更高海拔爬升的物候学依据找到

过去100年,全球变暖导致森林向更高处爬升。10日,记者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发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乔木春季生长发育提前,种间竞争优势随之增加,使得高山树线向更高海拔爬升。相关研究......

氢泄露对气候的影响超二氧化碳十多倍

由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ICERO)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6月7日出版的《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上刊发论文称,泄漏的氢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几乎是二氧化碳(CO2)的12倍。这是迄今对......

证实无序岩盐氧化物正极材料中锂离子的传导和存储机制

在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性能、低成本储能技术的需求不断扩张。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异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及储能等领......

极端高温影响宜居性,人类如何应对

5月以来,随着北半球夏季的来临,极端高温席卷了东南亚各地。5月13日,老挝琅勃拉邦市出现了创纪录的43.5℃的高温;5月14日,泰国曼谷的气温达到了创纪录的41℃;新加坡的气温达到了37℃,追平了40......

臭氧条约推迟首个无冰北极夏季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987年签署的以保护臭氧层为主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将第一个无冰北极夏季的出现推迟了15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第一个由所有联合国成员国批准......

曾经,这些观点令人放松了对全球变暖的警惕

全球有没有变暖?这个曾经争论不休的问题,如今已经板上钉钉。3月下旬,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瑞士因特拉肯发布了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变......

高温滚滚袭来,厄尔尼诺将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在刚刚过去的4月,全球多地出现了这个时节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其中尤以亚洲部分地区为典型。有气象专家认为,此次反常的高温过程,或与此前沉寂数年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回归有关。一据印度多家媒体报道,该国连续第二......

突破危险的界限——气候临界点究竟是什么?

气候临界点是气候变化研究的热门领域,也是全球面临的最大气候风险。关于气候临界点,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诺德豪斯曾有这样的一个比喻:一叶在水面上漂浮的独木舟开始倾斜进水的时候,尚能保持平衡......

我们已经无法阻止气候变暖导致的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

几十年来,海平面上升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问题,许多人呼吁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等。虽然有些人警告说,一个不归路最终会到来,但一项新的研究声称,这个拯救地球的时间点可能已经过去了,全球海平面上升在这一点上可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