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1 11:33 原文链接: 环境健康素养提升须过“三道坎”

  “雾霾天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看上去清洁的水不一定安全”、“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接触辐射,但不用谈‘核’色变”……

  针对当下公众关心的环境健康问题,环保部上月发布了《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不过,对于该方案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中国公众的环境健康素养和意识,专家们似乎更多的是持保留态度。

  “技术上比较好解决,而政策和理念上的改变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在日前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举办的《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科普沙龙活动中,多位专家表示,如何为指导方案破题将是重中之重。

  公众之困:要健康也要享受

  北京市海淀区某烧烤店门前,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伙计飞快地闪动着蒲扇,炭火上的肉香夹杂着股股青烟扑面袭来。

  “我也知道路边烧烤不卫生、不健康,但没办法,就是好这口儿。”坐在旁边的顾客吴先生告诉记者。

  其实,除了口感上的依赖,烧烤同样关乎着许多人的生计。

  “我和丈夫来北京10年了,没什么文化,所以一直以此为生。”一位在西四环北坞村附近做烧烤生意的河南女老板向记者抱怨说,“今年不好做了,查得紧,客不多。”

  作为指导方案的撰写人之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研究员张金良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了炭火烧烤中暗藏的隐忧:“烧烤中的木炭不完全燃烧程度很大,产生的合成有机物会很多,比如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此外,烧烤主要是以肉类为主,烤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这对人体是有致癌作用的。”

  不过,对于公众明知很多东西不健康却还要吃的行为,张金良也给予了理解:“我相信国家推出这个规范是有良好用意和初衷的,但也必须承认它在现阶段的局限性。很多传统和习惯的形成是长期的,老百姓也要生活,所以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的自觉努力和共同推动。”

  学者之困:吃力不讨好的科普

  尽管近年来国家对科普工作日渐重视,然而,在有关专家眼中,这份差事难免有些吃力不讨好。

  “做科普的人有时候会很被动,因为别人听不进你讲的道理。我曾经就被人当成了‘过街老鼠’。”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赵仲龙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回忆起了早年在一档电视节目录制过程中的不堪遭遇。

  赵仲龙表示,激励机制的缺乏是造成科普工作行路难的重要原因。

  “科普文章都不算是科研成果。”张金良也表示,很多年轻科研工作者面临着晋升与生存的巨大压力,“这只能通过申请课题或发表论文来实现,没有别的选择。”

  环保部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建生对此表示认同。他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坦言,同仁背后的冷嘲热讽也会让科普雪上加霜。“如果你做得太多,别人就会说你爱出风头、爱表现。而且,领导也不会觉得这是你的本职工作。特别是环境健康领域,有些话是不能随便说的,现实压力的确很大。”

  此外,“怕犯错”也是科普的一大劲敌。

  “大家都不希望犯错,但这恰恰可能犯下了错误,造成科学的失语。”张金良认为,在某一特定阶段,在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还是要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即便它在未来可能是错误的东西,但科学研究本来就是在不断犯错中前进的过程。科学家要有担当,公众也要有包容。”

  部门之困:“半壁江山”难作为

  那么,作为指导方案主推部门的环保部,情况又是如何呢?

  “环境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在环保部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王建生痛言,从2004年至今,全国的环境健康工作在环保部中只有“半个处”(环境健康管理与气候变化处)、一个人的建制,地位非常轻微。

  他同时表示,即便是在卫生部,环境健康问题的排名也很靠后。“前面有传染病、计划免疫、妇幼卫生、学生营养等一大串,等到环境健康的时候都不知道排到哪里去了。”

  此外,新修改后的环保法也遭到了有关专家的质疑。“环保法的修改没有体现出对健康的足够重视,仅是泛泛一提。”王建生表示,日韩等国有专门的环境健康机构和单独的环境健康法,中国在此方面还差得太远。

  他进一步介绍说,在国外,环境健康损害赔偿法对于排污企业就像一把尚方宝剑,一旦违反,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会非常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新环保法第二稿征求意见时,曾有专家专门把环境健康问题列入其中。然而,待到第三稿时,环境健康却不见了踪影。

  那么,如此重要的立法条目缘何遭冷遇?

  王建生认为,这首先是一个主动回避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健康侵权的重要性,但就是不往里面放。”

  此外,囿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健康立法依然前路多艰。“这并不是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只是没有能力去做,未来还需要一个共同推动的过程。”王建生强调。

相关文章

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去年开展1800余场活动

1月5日,由中国科技馆主办、重庆科技馆主承办,全国30余家科普场馆共同参与的2022年“双进”服务“双减”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在重庆科技馆圆满收官。本年度联合行动联动全国科技馆400余座次,为公众提供内......

这个理论计算结果有助高效环保合成氨

氨作为一种无机化合物,在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高效、环保地合成氨,助力相关行业的发展,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近日,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在合成氨催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

31日直播|中国科学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31日09:00——2023年1月1日00:30直播地址:科学网微博直播间扫码进入科学网微博直播间观看直播科学网视频号将同步直播科学网B站将同步直播科学网抖音将同步直播【直播......

2022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公布

科协普函综字〔2022〕50号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按照《中国科协科普部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会科普工作考核的通知》(科协普函综字〔2022〕43号)要求,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

FIND论坛之暗物质沙龙:科学艺术融合新尝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74.shtm12月11日,FIND论坛-暗物质沙龙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科......

瑞典女孩醍醐灌顶,大呼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环保少女”正在转型,正在从一个单纯的环保主义者成为一个左翼政治革命家。“环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估计没有人会陌生,这位2018年年仅15岁就因为罢课呼吁环保活动而出名,现在已经是很多气候运动的代言人......

山西省启动全民营养健康科普知识大赛

为贯彻落实《山西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健康山西科普行动,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水平,10月26日,山西省全民营养健康科普知识大赛启动仪式在太原举办。山......

林占熺:菌草是什么草?

菌草是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它根系发达、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广,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保水保土菌草,有人将其称为“幸福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菌草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中国草”。菌草到底是......

科研成果数字化海洋科普活起来

青岛海洋实验课堂  黄笑晗供图 青岛海洋实验课堂  黄笑晗供图在光影变幻的4D影院里,通过全息投影、互动投影穿越时空,了解海洋的诞生、洋流的轨迹、潮汐......

“肺心脑中西医协同”数字化转型丛书首发

10月13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十院)在线举办“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科普嘉年华活动,最新出版的《“肺心脑中西医协同”数字化转型科普丛书》首套4本正式发布。丛书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