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6 08:51 原文链接: 德研究人员发现暖冬会损害原生植被

  冬季过后,树木会在春季发芽长出新枝。传统观念认为,春季日照时间对树木枝条发芽起着重要作用。但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充足的“冬眠”时间也是树木春季发芽生长所必需,暖冬会导致一些原生树木生长缓慢,而使不易受气候变暖影响的灌木丛和外来树种占得先机。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日前发表的研究公报称,冬季越冷,原生树木在春季到来时才会发芽越早,因为它们需要以“冬眠”来应对早春霜冻。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取自巴伐利亚州弗赖辛附近森林的36种原生树种和灌木丛的枝条进行了大棚实验。这些枝条的长度约为30厘米,在为期6周的实验中,它们接受了不同气温和光照条件的考验。

  实验表明,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是山毛榉、桷树和枫树。由于暖冬的影响,这些原生树木的发芽期明显滞后。相形之下,紫丁香、榛树和桦树等灌木受暖冬的影响不大。

  参与此项研究的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安妮特·门策尔说,由于暖冬的影响,树种生长的次序发生了混乱,更多的阳光照射到森林的底部,让灌木丛和一些外来树种提前发芽长枝,遮蔽了幼小的原生树种,使得它们无法获得阳光。

  研究人员还表示,由于没有经受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考验,一些原生树种还会缺乏抗冻能力,无法适应早春的霜冻而被冻死。

相关文章

植物何时开始占领旱地?

大约在4亿多年前的志留纪,陆地上开始出现维管植物的踪迹,从此它们开启了征服陆地、塑造地表的伟大旅程。维管植物如何起源?如何辐射演化?它们对地表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人们对这些科学问题的探究已有一百多年的......

内陆河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阈值估算取得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730.shtm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是区域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问题。尽管许多研究开展了植被......

揭示喀斯特植被恢复土壤有机质微生物协同机制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王克林研究员和张伟研究员团队在喀斯特植被恢复背景下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12月23日发表在SoilBio......

最新研究称植被增加可加强全球水可用性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在线发表一篇论文指出,在过去20年间,植被覆盖的增加加强了全球水可用性,但水文影响超出了发生植被变化的区域。该论文称,全球植被覆盖近年来发生了许多改......

华南植物园两平台与专项科学考察项目通过验收

5月11日,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了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担的两个广东省科技计划平台与专项科学考察项目——“广东省湿地水生植物资源科学考察”和“北江流域上游植物与植被多样性科学考察与生态保护评估”进行......

一种提高国家尺度植被碳密度估算精度的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黄玫、助理研究员王昭生等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随机森林模型提高国家尺度植被碳密度估算精度的方法,为集成多模型模拟结果减少碳估算不确定性提供了新的估算方法。相关研......

高亚洲地区植被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

植被是构成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水循环、促进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还常被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应用于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大量研究表明生态脆弱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全......

“黄河之肾”植被覆盖度逾98%阻止草场沙化

  甘肃甘南州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建设科负责人安小伟16日接受采访时说,自2017年至今,甘南州玛曲县累计争取到沙化退化草原巩固治理和系统修复资金13.4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地面测量方法研究中获进展

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fAPAR)是指地表植被对太阳光合作用有效辐射(PAR)的吸收效率。fAPAR是全球气候观测系统计划(GlobalClimateObservingSystem,GCOS)提出......

揭示水分影响喀斯特石生植物水势调节及干旱脆弱性特征

喀斯特地区土层浅薄且极不连续,下伏的表层岩溶带裂隙管道发育,这不仅使得喀斯特生态水文过程和植物水分环境明显区别于绝大多数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亦更为脆弱。西南喀斯特地区系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