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09 10:54 原文链接: 垃圾填埋物新标准浓缩液难以处理只是污染转移

某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污水处理采用德国技术,生物菌种加上物理膜过滤,可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的最高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洒水降尘、道路冲洗、绿化浇灌、车间冲刷,北京市丰台区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区的这些用水,全部来自于园区内的一方清池,甚至附近一些市政用水,也由这里供应。这里是北天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后的储水池。

  “这些清水完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以下简称“2008标准”)的要求,目前全部回用不外排。” 园区负责人表示。但他并无喜色,“这些并不是北天堂垃圾填埋场的所有渗滤液,还有20%的浓液,即便经过深度处理,目前也难以保障长期、持续、稳定达标排放。”

  这不是北天堂填埋场独有的问题,就全国范围来看,“除了将部分浓缩液烧掉,目前尚未有长期稳定达到‘2008标准’的案例。”一位行业知名专家表示。

  反渗透膜法遇到实践难题

  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昂,渗滤液经过膜之后剩下的高浓度 “浓缩液”,处理难度更大

  为了满足“2008标准”要求,依据相关技术规范,不少垃圾填埋场引入了反渗透膜处理设施,但很快就出现了问题。除了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昂之外,渗滤液经过膜之后,出来的是清水,剩下的却是高浓度的“浓缩液”。而这种含高浓度氨氮、盐类与难降解有机物的浓缩液,处理起来难度极大。

  园区负责人表示,单纯从技术出发,也可以做到达标排放,但是成本增加问题却很显著。以日处理量2500吨的北天堂垃圾填埋场为例,原生垃圾在筛分时产生渗滤液130吨/日;进入卫生填埋场的筛下垃圾大约1500吨/日,每天产生渗滤液300吨,还有已封场的两个填埋场,日抽取渗滤液 100~150吨。“现在要求渗滤液日产日清,平均下来每天要处理的渗滤液将近600吨,COD(化学需氧量)浓度达30000~70000mg/L。” 园区负责人说。

  在《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以下简称“1997标准”)下,处理一吨垃圾渗滤液的运营管理成本大约是35 元,而在“2008标准”下,成本大大增加。丰台园区这位负责人说:“即便这样,也至少要有20%的浓水由于含盐量高而不能直接排放。”

  “在北京地区,要将这20%的浓缩液处理到达标排放水平,CODcr、氨氮、重金属等相对达标容易些,最难的是盐分。”北京洁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研发负责人说,“渗滤液浓缩处理会使渗滤液处理成本在目前成本的基础上再翻一倍。”

  浓缩液处理不好只是污染转移

  焚烧是目前唯一成功方法,但很多填埋场并不具备焚烧的条件

  最初的做法,是将这些浓缩液回灌到垃圾填埋场,但是,长期回灌之后,对后续膜处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最为关键的是,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去除COD(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质,而只是将其浓缩。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晓军在其博客中发表质疑说:“如果浓缩液不处理,污染物没有得到消除,那投入那么多运行费用是为了什么?”

  他表示,反渗透的浓水如何处置一直是一个难题,一般采用将反渗透的浓水运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或者,宣称将其回灌到垃圾填埋场,实际上是偷排。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MVC蒸发+DI”法。了解这一技术的行业专家表示,从目前国内此类工艺应用的稳定性、成本等来看,仍处于试验与探索阶段。而根本的问题是,对于浓缩液,仍然只是采取固化和回灌等物理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去除污染物。

  “从实践上看,焚烧是目前唯一成功的浓缩液处理方式。”这位园区负责人说,但对于垃圾焚烧设施来说,我国垃圾含水量本来就高,如果加回喷浓缩液,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焚烧效果;最关键的是,很多填埋场并不具备焚烧的条件,除非填埋场附近还有垃圾焚烧设施,并同意接收。

  园区负责人说:“治理工程的根本目的是去除污染物,而不应该是转移。”回灌是不允许的,而北天堂垃圾填埋场又不具备焚烧的条件,只能在消解污染物上找出路。

  在前期的厌氧、MBR(膜生物反应)、纳滤、超滤、反渗透等处理之后,会最终产生20%的浓缩液;80%的达标清水回用,对浓缩液则用催化氧化、混凝过滤等工艺继续进行深度处理,最终将浓缩液的COD降至100mg/L以下,氨氮降到25mg/L以下,勉强达到“2008标准”标表2的排放要求。

  “达到‘2008标准’标表2排放要求也不能够直接排放。”园区这位负责人无奈地说,“浓水含盐量太高了,根本就不能直接排入河流。”

  “由于现阶段技术、工艺以及经济性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填埋场区内几乎不可能完全达到‘2008标准’,而又不准到场外处置。”这位园区负责人表示,这就导致了几种现实结果——要么无视这一规定,仍然将一少部分运送到污水处理厂消纳,要么采用其他不合规定的方式处置,甚至直接偷排。

  这位负责人表示,排放标准不应一刀切。例如,德国的《生活垃圾技术条例》提出了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分级管理的概念,不同级别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在建设结构上有所不同,排放标准也有差异,这对中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关文章

校园食堂除“三害”浙江金华有妙招

春季气温回暖,又到了鼠类、蟑螂、苍蝇等害虫危害食堂食品安全的活跃时节,校园食堂除“三害”——生物防治这一校园食品安全的难点问题也摆到了监管面前。为彻底解决鼠患等有害生物侵入校园食堂问题,近期浙江省金华......

生态环境部:1月全国339个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5%

2月22日,生态环境部向媒体公布了2024年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情况1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8.5%,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抽检情况的通告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春节节日市场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采取现场抽样和网络抽样方式在全国随机抽取样品1500批次,检出14批次样品不合格。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有关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已组织开展核查处置......

河南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日前,河南省召开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哲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全省......

2050年全球缺水将额外影响30亿人

荷兰科学家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次盆地预计将严重缺乏清洁水源,或使额外30亿人受到影响。中国南部、欧洲中部、北美和非洲的许多次盆地由于氮污染水平很高,预计会成为水资源短缺的热点地区。......

Nature|二氧化碳去除技术不是当前的气候解决方案

主要内容二氧化碳去除技术(CarbonDioxideRemoval,CDR)将“净”变为“净零排放”。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所有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2℃......

新污染物管控:进展显著短板仍存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全面淘汰短链氯化石蜡等8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的生产、加工使用和进出口,这是首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印发后取得的重要进展。相关企业、协会、生态环境部门目前正在全面推进新污染物的管......

生态环境部通报11月和1—1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通报了2023年11月和1—1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总体情况11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2.5%,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

又出事!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工人遭放射性物质污染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东京电力公司11日发布消息称,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进行废炉作业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内照射即人通过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质进入身体,射线会在人体内部直接作......

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涉铊污染源的一项征求意见稿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涉铊污染源污染隐患排查治理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