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10 10:29 原文链接: 建立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统一监管体制

  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着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双重压力。二者具有同源性、同介质和减排措施一致性的显著特征,必须建立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统一监管体制。本版特刊发相关文章,阐述如何建立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统一监管体制,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

  当前,我国不仅面临着由于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排放而产生的大气污染防治压力,而且要应对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增加而带来的气候变化挑战。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具有协同效应。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同时,能产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反之亦然。因此,大气污染物减排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协同控制。建立统一监管大气常规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机制是推进协同控制、增强大气常规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综合减排效果的关键所在。

  为何要协同控制?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同源性、拥有同排放介质和减排措施一致性的显著特征

  一、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产生具有同源性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包括颗粒物、SO2、NOx等大气污染物和CO2等温室气体。以电力行业为例,火电耗煤量占全国煤炭消耗总量的50%左右,SO2和NOx排放量均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0%~40%,CO2排放量接近全国CO2排放总量的50%。

  在终端部门,大气污染物与CO2通常与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相伴而生。如在水泥行业,除原材料碳酸盐矿物在高温条件下分解释放出大量的CO2外,熟料煅烧过程中煤粉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及一定量的粉尘颗粒物、SO2、NOx和CO2;钢铁工业CO2的排放与SO2、NOx、烟粉尘等多来自焦化、烧结、炼铁等环节中煤炭的燃烧使用;交通领域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煤烟主要由于机动车燃油燃烧不充分生成,NOx和CO2则是因燃烧室内的高温、高压环境而产生。可见,主要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同源性。

  二、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拥有相同排放介质,且相互作用

  大气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SO2、NOx、颗粒物(PM)等污染物和CO2等温室气体共同的排放介质。大气作为介质,是这些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迁移和转化的重要载体。由于各种气象条件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会在大气中不断发生迁移和转化。

  有研究表明,我国2012年以来频发的雾霾天气除了因为大气污染尚未有效遏制之外,空气中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随着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入,大气介质的正常组分将会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大气污染和大气环境质量恶化,最终导致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不利影响。

  三、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采取的措施具有一致性

  纵观我国“十一五”以来的节能减排实践,可以看出节能和提高能效、结构调整、限制产能等政策措施是实现污染物减排、能耗强度下降以及CO2等温室气体控制的共同举措。据粗略计算,“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和污染物结构减排等措施,我国分别累计减排了CO2和SO2约15亿吨和470万吨。

  在水泥行业,“十一五”期间由于立窑淘汰和新型干法水泥的推广,平均煤耗下降20%以上,累计节省标准煤1000多万吨,减少SO21.5万吨、NOx11.7万吨和CO22500多万吨。在交通领域,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等结构调整措施对NOx、PM和CO2减排效果明显。仅2009年北京淘汰黄标车就分别减少NOx和PM排放8500吨和900吨,CO2减排约92万吨。在钢铁行业,限制产能对污染物与CO2减排效果显著。2010年钢铁产能过剩规模高达2730万吨,若这部分产能过剩得以避免,则可实现减排SO2、NOx、CO2分别约为7.5万吨/年、4万吨/年、5342万吨/年,均占2010年钢铁行业SO2、NOx、CO2排放量的4%左右。

  分头管控有何缺陷?

  不容易统筹规划,减污和减碳易生冲突;部门分割管理,容易导致基础性管理资源不能共享,行政成本较高;分头管理下的重复核算,不利于工作开展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分头管控的管理体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主抓节能和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环境保护部主抓污染物减排工作。虽然相关部门间具有相应的协调机制,但两个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标准和采取相关措施等方面一般易从本部门职责出发,不容易统筹兼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染物减排与温室气体控制的综合效果。由于各相关部门优势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易带来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加大,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

  一、不容易统筹规划,减污和减碳易生冲突

  从现实情况看,由于相关部门间在减污和减碳的目标设定、减排措施选用等各方面不容易统筹协调,使得减污和减碳相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太阳能光伏发电所需的多晶硅生产耗能很高,同时会伴随产生大量的有害副产品——四氯化硅,难以回收处理,对环境危害严重;有些节能补贴政策被一些地方或企业错误地利用,用申请到的资金建造可能带来污染的设施等。相反,有些污染物减排措施也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如一些末端脱硫、脱氮设施。

  由于政府部门职能分割,未能将减污和减碳有机结合起来,各部门较少采用协同管理和协同控制措施,可能影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综合减排效果。

  二、部门分割管理,易造成基础性管理资源难以共享,行政成本较高

  根据现行体制,气候变化工作是发改委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这就意味着应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用好各部门现有资源。但是,各部门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如环保部门在污染物监测、统计、核算、排污权交易、监督执法等方面已有多年的工作基础,在现有基础上纳入CO2监管的拓展成本相对较小。而若在其他系统另行开展温室气体核算、监管等方面的建设,再建立一套体系,必然带来人员、机构、日常维护等方面的成本。

  三、分头管理下的重复核算,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目前各地都承担了国家节能、减污和减碳的约束性指标任务,而这些目标的考核由不同部门负责。地方特别是企业层面,不得不同时面对来自不同部门的多项考核,而每一项考核中需要检查和核算的大部分数据和指标是相同或相似的。一个部门来了,企业配合核算各种数据;可能这个部门刚走,另一个部门又来了,企业又要从头开始配合核算绝大部分相同的数据。这显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发达国家的经历表明,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正成为其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举措

  为了减少成本,增强综合减排效果,主要发达国家正在走一条从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单项管理向协同控制转变的道路。

  从国家层面看,美国走过了一条从单个污染物分别控制到多污染物综合协同控制,进而进入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阶段的道路。美国将要尝试进行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欧盟则将气候变化和能源、环境等一揽子考虑,将国内环境质量目标与减缓气候变化挂钩。

  从行业层面看,发达国家在电力、钢铁、水泥、交通等温室气体排放主要行业开展了大量具有显著协同效益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积累了一批实用协同控制技术。如欧盟发布了《水泥工业最佳技术指南》,对节省能源、减少排放和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提出了水泥窑炉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大气污染物和 CO2排放的综合技术措施和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协同控制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是加快环境管理战略转型、增强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综合减排效果、改善环境质量的必由之路。

  如何建立统一监管体制?

  统一制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规划;统筹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对策措施;统一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监测、统计和考核体系

  协同控制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是环境管理的科学规律。我们要遵循这一规律,加快建立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统一监管体制。

  所谓统一监管体制,是指制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统一规划和对策措施,开展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统一监测、统一核算、统一考核、统一执法监管等。建议采取和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第一,统一制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规划。

  在最初确定污染物减排目标时,就要充分考虑温室气体的增减效果;反之,在确定温室气体控制目标时也要充分考虑污染物的增减效果,即要制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统一规划,从源头上避免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不协同现象发生。

  第二,统筹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对策措施。

  在制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对策措施时,包括相关法规、标准、政策和技术手段等,要充分考虑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正协同效应,确保相关对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不出现减污增碳或减碳增污现象。国家层面,要大力研发和推广使用减污和减碳效果俱佳的协同控制技术,加大这些技术的推广力度。同时,通过减免税、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协同控制技术的研发和使用。

  第三,统一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监测、统计和考核体系。

  要加强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统一监测、统一核算、统一考核。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环保部门在环境监测、统计核算方面的基础设施能力和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不再重复相关资源设置,避免国家资源的浪费。二是各部门加强联动,即同一时间、同一队伍赴同一企业进行检查,以提高行政效能。

相关文章

中国环境报:到二○二五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要着重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对症”施肥,可减少干旱地区温室气体排放

记者3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近期研究发现,滥施化肥,有把全球旱地变为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风险;而施用生物炭肥,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将全球变暖潜势最小化。这一研究,为不同旱地的......

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28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十年间,中国实现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空气质......

《农药制造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国家标准首次发布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品种繁多,组成和结构复杂,农药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浓度高、种类多、危害大。有效防治农药制造工业污染事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粮食安全。日前,生态环境部批准发布了国家生态环......

过量森林砍伐致巴西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攀升

巴西环保组织“气候观测站”于当地时间3月23日发布了最新报告,报告汇编了从2010至2021年间巴西温室气体排放概况。报告显示,巴西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10年的约1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增加到了202......

臭氧污染降解果蝇信息素可能影响其性别认知

德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暴露于臭氧污染可能会破坏果蝇在空气中传播的信息素,干扰它们吸引伴侣或认知异性果蝇的能力。这些发现凸显了人类活动对昆虫种群的又一可能威胁。相关研究近期发表于《自然—通讯》。许多......

强化“科技引擎”,让中国式现代化动能更强劲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魏源送记得,1992年,他在大连读研究生时,1平方米进口水处理中空纤维超滤膜的价格是400美元(约2800元),当时“顶多用一两根膜丝就了不起了”。2000年......

华中武汉城市圈夏季臭氧污染成因、来源及管控的新见解

大气近地面臭氧(O3)对人类健康、植被生态系统等构成较大威胁。自2013年我国全面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以来,以PM2.5为主的空气污染问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然而,高浓度的近地面O3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呈......

未来五天华北中部个别城市可能出现重度污染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未来五天(2月16—20日),受冷空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空气质量优良,局地可能出现轻度污染,华北中南部、黑龙江南部、辽宁西部、陕西关中地区、成都平原和川南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华北中......

美国列车脱轨事故持续发酵民众担忧污染危害

2月初,一列载有有毒化学品的火车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发生脱轨事故,造成不明数量的有毒物质和气体泄漏。该事件引发了对该地区空气、土壤和水污染的担忧。脱轨列车被曝载有更多种有毒化学品美国媒体13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