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17 15:38 原文链接: 百年假说得验证,癌症与免疫细胞合而为一

  巨噬细胞通常是身体的保护者,负责吞噬病原体及清除死亡细胞及碎片。但根据12月15日在纽奥尔良市召开的美国细胞生物学会年会上呈送的一份报告,在某些情况下,癌细胞会与这些免疫细胞融合从而有可能变得更具危害。研究人员证实当将巨噬细胞与小鼠结肠癌细胞共同培养时它们会自发性地融合,相比于普通的癌细胞杂交细胞生长发生改变,这促使研究人员猜测杂交有可能推动了癌症进程。

  米兰大学Humanitas研究所免疫学家Alberto Mantovani(未参与该研究)说:“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严密的。但细胞是在培养物中,而不是在小鼠体内发生融合。我们还需要了解在原发性肿瘤中是否是这种情况。”

  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癌症免疫学家Zihai Li(未参与该研究)说:“如果情况确是如此,我认为这将是相当有趣的。不过目前还不清楚细胞融合在人类癌症中的重要性。”

  耶鲁大学医学院从事细胞融合研究的癌症生物学家John Pawelek说,德国生物学家Otto Aichel曾于1911年率先提出:癌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类的白细胞能够相互融合。Aichel猜测杂交细胞同时具有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白细胞的迁移特性。这些使得白细胞能够散布至全身的特性,有可能帮助了癌症转移。

  “自Aichel时代起,一直有研究给出诱人的暗示,表明免疫细胞与癌细胞发生了融合。然而,人们仍然对此持怀疑态度,”报告的主要作者、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博士后癌症细胞生物学家Alain Silk说。

  Silk和同事们将小鼠结肠癌细胞与巨噬细胞进行共培养,给细胞加上了荧光标记物来追踪两种细胞类型是否发生了融合。Silk惊讶地看到,一小部分细胞确实进行了融合。“当我最初决定这样做时,我想‘我将会证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他说。然而由雌性癌细胞和雄性巨噬细胞构成的杂交细胞染色体数量增多,具有X染色体与Y染色体组合,表明已发生了融合。

  Silk很快注意到了亲代癌细胞与杂交细胞之间存在差异:以高密度生长的原始癌细胞往往会丧失对培养皿塑料的粘附,团聚在一起,而杂交细胞会在高密度的情况下继续粘附培养皿底部。最终,研究人员在70种不同的微环境中培养了这些细胞,证实在某些情况下杂交导致了粘附性改变。杂交细胞表达来自亲本的某些基因,也表达亲代细胞都不表达的某些基因。

  接下来,Silk采用细胞因子处理了杂交细胞和它们的亲代细胞,这些细胞信号分子调控着免疫系统的活性。在存在某些细胞因子的情况下,杂交细胞显示出生长优势。最终,Silk和同事们将杂交细胞注入到小鼠体内。它们形成的肿瘤比非融合癌细胞生成的肿瘤生长速度更快。

  Silk认为他的研究并非特异地发现,而是从原理上论证了癌症的进展机制。“它确定地支持了这一观点:融合可导致癌细胞表型改变,促进它们生长。” 为了推动疾病进展,肿瘤内的细胞必须发生进化,而它们往往是通过遗传突变达到这一目的。细胞融合有可能是癌细胞利用来改变和获得优势的另一个工具。

  目前还不太清楚融合细胞的哪些表型将与人类癌症相关。今年早些时候,Pawelek和同事们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骨髓源性细胞和癌细胞在一名人类黑色素瘤患者体内发生了融合。患者接受了一次骨髓移植来治疗癌症,肿瘤细胞获得了患者和骨髓供者两人的遗传背景,表明有融合迹象。

  “巨噬细胞和癌细胞融合有可能在人类癌症中发挥作用,这一观点是令人信服的。一方面,巨噬细胞具有内在的融合能力,另一方面肿瘤中富含巨噬细胞,”Silk说。癌细胞也具有彼此融合的倾向。已有研究证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通过一些刺激癌症进程的分泌信号来促进癌症,这独立于所有的细胞融合事件。

  Silk说,他和同事们现正在小鼠血流中研究杂交细胞的行为,看看它们是否显示在循环系统中的存活能力,离开血管的能力或是在异质组织中建立自身的能力增强——所有这些特性都是转移灶在人体新的部位立足所必要的条件。

  “作为肿瘤细胞发生进化的另一个潜在途径,我们认为应该将更多地关注细胞融合,”Silk说。

相关文章

挑战传统假设,研究揭示细胞有非基因组信息系统

美国莫菲特癌症中心科学家一项新研究提出,细胞拥有一个此前未知的、独立于基因组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它们能够对环境变化迅速作出反应。相关论文发表于最近的《交叉科学》(iScience)杂志。图片来源:《交叉......

分割多标签有效融合研究获重要进展

4月26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琶洲实验室)教授许言午团队在分割多标签有效融合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通过诊断优先原则校准标注者间分割不确定性》为题发表于《IEE......

免疫细胞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相关性获揭示

γδT细胞是一种独特的T细胞亚群,在各种免疫反应和免疫病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研究员杨美香与教授尹芝南团队合作,在γδT细胞代谢调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揭示了免......

研究揭示“细胞焦亡”新机制

4月2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璟珒研究组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邵峰团队,在《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两种来源于低等真核生物的gasdermin(GSDM)蛋白通过非蛋白......

西湖大学团队揭示T细胞“特种兵”真相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周强课题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课题组助理研究员宿强,在合作研究中首次呈现了两种经典的γδTCR–CD3复合物的全长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Vγ依赖的组装模式,......

《细胞》: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3D重构人类原肠期胚胎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3日晚,我国科学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发表题为“3DReconstructionofaGastrulatingHumanEmbryo”(人类原肠胚的三维重建)的研究论文。......

助力细胞培养产品质量,中量大牵头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中国计量大学教授陈春主持制定的国家标准《细胞培养液中苯乙烯、2-氯乙醇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GB/T43778-2024)正式发布并实施,细胞培养产品质量有了新保障。细胞(含体......

3D打印药膜能“剿灭”癌细胞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研制出一种载药3D打印薄膜。其由含有特定剂量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和顺铂的凝胶制成,可杀死癌细胞,显著降低复发率,并能最大限度减少传统化疗的毒性。相关......

南大科学家发现“返老还童”因子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辰宇、陈熹、王延博,医学院教授方雷等人通过研究揭示了一项重大发现:年轻血液中的小细胞外囊泡(sEVs)具有显著延长寿命、恢复整体生理功能以及逆转与年龄相关的退化变化的能力。4......

研究揭示促进ASOs被癌细胞有效摄取的新方法

反义寡核苷酸(ASO)是下一代药物,可以通过阻断我们基因中有害信息的转移来治疗疾病。在癌症患者中,ASO有可能阻断鼓励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信息。然而,ASO尚未用于治疗癌症。它们必须首先在癌细胞内传递,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