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09 13:43 原文链接: 世界卫生日访专家:警惕病媒来侵犯


邹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从事热带病临床和科研工作。承担热带病门急诊和住院患者热带病尤其是寄生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在疟疾、登革热、布氏杆菌病、多种寄生虫病等热带病方面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救治中具有丰富经验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病媒传播的疾病”,将重点关注向人类或动物传播大量寄生虫和病原体的一些最常见病媒及其相关疾病。

  据了解,病媒传播的疾病占全部传染病的17%以上,全球一半以上人口面临这些疾病风险,每年导致100多万人死亡。这些疾病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同时也给医疗造成了沉重负担。

  那么,到底什么是病媒?什么又是病媒传播的疾病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的副主任医师邹洋。

  离我们并不远

  “从受感染的人或动物向其他人或动物传播病原体或寄生虫的生物叫病媒,而这种通过生物媒介,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即病媒传播性疾病。” 邹洋告诉记者,病媒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凡是能够携带或是传播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都可以称之为病媒生物。

  其实,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比如昆虫纲的蚊子、跳蚤,水生动物钉螺以及哺乳纲的老鼠等都可以称之为病媒生物。

  据了解,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有很多种,仅以病原来分,就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等多种疾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传播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鼠疫、疟疾、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邹洋说。

  现在生活在城市的很多人都认为这些疾病离自己很遥远,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有些病媒传播疾病就在我们身边,一定要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警惕性。”邹洋说。

  警惕输入性疟疾

  “疟疾是致命的一种病媒传播疾病。”邹洋谈到,根据2013年12月发布的最新情况估计,2012年约有2.07亿疟疾病例,有62.7万人死亡。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儿童中,那里每分钟便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而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云南、海南、贵州等南部地区和安徽、河南等中部地区,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

  邹洋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疟疾控制得比较好的地区,正从控制阶段走向消除阶段,国家提出的“2020传染病防控目标”就是要消除本土性疟疾。

  但是,输入性疟疾还是无法避免,同时输入性的疟疾还可能形成二代传播,造成本土疟疾的暴发。

  “人们去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工作学习或是旅游,在那里一旦被蚊虫叮咬,非常容易染上疟疾。如果而且一旦病人病情耽误5天以上,就会造成多脏器受损,甚至造成死亡。”邹洋说。

  通常疟疾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多表现为高烧,会超过38.5℃。而诊治与预防疟疾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定要注意防蚊,蚊香、蚊帐、驱蚊水都要备齐,有时我们会建议吃些复合维生素B,能使血液产生蚊子不喜欢的气味。”邹洋提醒,凡是去过疫区的,只要出现发热症状,都要考虑去检查疟疾。

  目前,在北京有大约一半以上的三甲医院都可以做疟疾的血涂片检测,但只有友谊医院是唯一一家可以做血涂片和疟原虫抗原双重检测的医院。

  不过,一旦不幸感染疟疾,也不必担心。“只要能够及早地发现和治疗,疟疾危及生命的几率还是很低的,一般也不会遗留后遗症。”邹洋说。

  避免登革热二次感染

  而登革热作为一种伊蚊传播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地区。据世卫组织现在估计,每年世界上可能有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

  “登革热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目前并没有疫苗,但是它具有自限性,就是它自己能好,一般也不会导致死亡。”邹洋说。

  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血液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目前国家是很重视登革热的,通过监控、监测以及各种方法,尽量避免输入性登革热的本土感染。”邹洋告诉记者,登革热共有四个基因型,比如第一次感染了II型病毒,过了一段时间,又感染了IV型病毒,这时就会出现抗原抗体增强反应,出现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等严重症状。

  目前,登革热的主要预防措施也是防蚊,尤其是在去东南亚一些国家时要特别注意。

  “患过登革热的病人,一旦再次去往疫区时,一定要非常注意防蚊,以免形成二次感染,出现出血、休克等重症。”邹洋说。

  须注意卫生

  其实,除了疟疾、登革热,病媒传播疾病还有很多种类。但上述两种疾病,是目前比较关注的疾病。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

  邹洋提醒,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周围的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蚊子、蟑螂、老鼠等滋生和繁殖。

  “人们如果去热带地区旅游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向专业医疗机构咨询相关疫苗和预防用药等情况,做到预防在先。最重要的是,一旦怀疑自己得了这类疾病,一定要及时到相关医院就诊。”邹洋说。

相关文章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前沿学术论坛线上召开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LMB实验室)举办的2022年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前沿学术论坛以线上的形式召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李超伦、副所长张长生等出席论坛......

世卫报告:实现全球疟疾控制目标充满挑战

北京时间12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组织)发布《世界疟疾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全球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在2021年仍然保持稳定。今年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团队发现青蒿素......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有何保护意义?一起了解

当地时间12月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正式开幕,简称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此次会议中,将签署“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框架围绕《生物多......

首家生物细胞实验室落成

5月15日,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首个生物细胞实验室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落成。包括“肿瘤生物细胞免疫治疗”“NK细胞保健治疗”两项新技术。实验室的落成,标志着钦州开启生物细胞免疫治疗的新时代,给癌症患者带......

生物新方法重建青藏高原东北部快速隆升历史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方小敏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多位成员,联合中科院西北院苗运法研究员等国内外多位学者协同攻关,利用3088个现代表层孢粉样品数据库,从生物指标角度,建立了反演古海拔高度的新方法,并将其......

植入生物电池人体可借光合作用修复受损细胞

科技日报杭州12月8日电(洪恒飞李文芳叶筱筠记者江耘)人类借助光合作用修复身体机能,不再只是梦想。8日,学术期刊《自然》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林贤丰医师、范顺武教授团队与浙大化学系唐睿......

遏制万物生灵走向毁灭

编者按: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当前,地球上平均每一小时就有一种生物消失,面对自恐龙灭绝以来最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9日直播|生物材料与生物技术领域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9日(周五)9:00-17:15直播地址:科学网微博直播间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4844098073788......

生物控害!不同植物品种间作还有这个好处

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不同。这种遗传(基因)多样性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研究员万年峰课题组......

首个涉生物医药领域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建设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批复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的函》,全国共有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成为首批建设试点。其中,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推荐的“生物医药与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入选。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