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4-25 08:52 原文链接: 中国启动“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研究项目

  这是继“国际大熊猫基因组计划”后的又一重大研究计划

  中国科学家4月24日在深圳宣布启动“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研究项目,对企鹅、北极熊和藏羚羊这三种分别生长于南极、北极和高海拔严酷环境下的动物展开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该计划是继“国际大熊猫基因组计划”之后,中国科学家启动的生命科学领域又一重大研究计划。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代表张勇博士介绍说,企鹅、北极熊和藏羚羊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研究价值。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经历了地球上多次出现的气候变暖,但从未进行大规模迁徙,物种进化速率也较其他物种缓慢;北极熊能耐极严寒的环境,但是对温度变化以及空气污染非常敏感,是人类了解北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参照物;藏羚羊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具有抗缺氧、耐高寒、擅奔跑等特殊能力。

  张勇说,目前,这些动物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都是空白状态。此次研究将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完成这些动物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构建,并以此为核心开展一系列基因组水平上的探索和研究,如识别基因组上的功能元件,解读其全部遗传信息,探索其作为一个物种的进化能力和适应严酷环境能力的基因组基础。该项研究将为世界提供这些动物保护和后续研究的全新起点和平台。

  据介绍,“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研究项目启动后,将于5月开始采样,预计到今年12月前会完成所有分析、研究工作。

  据悉,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大连老虎滩海洋研究中心、青海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并启动这项合作计划。

 

  更多阅读

  中国启动国际“大熊猫基因组研究”项目

  科学时报:写在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成立10周年之际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对环境高度敏感的鼠兔类群的进化响应

在当今保护生物学领域,如何保育栖息地片段化不断加剧的濒危物种和地理小种群受到了学者的高度关注。人为辅助为地理隔离的种群提供与同种异域种群甚至是姐妹种杂交的机会,能够促进基因流动,即遗传拯救(genet......

NationalScienceReview:揭示同域物种形成的成种模式

物种形成是演化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域物种形成(sympatricspeciation)是指新物种从同一地域祖先物种中演化而来,在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产生了生殖隔离的过程。然而,在同域物种形成的......

遗传发育所在黍子的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多倍化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反复发生,呈现出多倍体化-二倍体化的循环模式,所有被子植物至少经历了一次多倍化事件。多倍体形成之后,通常会迅速进入二倍体化的过程,最终演变成二倍体。多倍化后的基因组休克和二倍化可......

马铃薯基因组完成图揭示复杂区域存在重要农艺性状相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遗传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和蔬菜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对马铃薯单倍型DM的基因组进行了全序列组装,获得了包含24个端粒和12个着丝粒完整序列的马铃薯单倍型DM的端粒到端粒......

印遇龙院士组织召开动物微量元素营养专题交流会

1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组织来自亚热带生态所、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者,......

有多少野生动物命丧528.07万公里的道路

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528.0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高铁总里程位居全球第一。庞大的道路网络可能对野生动物的活动和栖息地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国内缺乏最基础的数据统计,想要有效保护生......

美国立法禁止私人养大型猫科动物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20日签署《大型猫科动物公共安全法》,禁止私人饲养老虎、狮子、猎豹、美洲豹等“大猫”。根据《大型猫科动物公共安全法》,只有动物园、保护区、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才能饲养、繁殖大型猫科动......

内耳隐藏反刍动物数千万年演化线索

     巴塞尔自然历史博物馆(瑞士)的古生物和骨学藏品中有许多反刍动物的标本。图中为Mennecart博士正在查看一些小羚羊的头骨。图片来自:Oce......

榕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叶绿体基因组因基因组小、突变率和重组率低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分子进化、谱系地理学的研究。榕属(Ficus)作为桑科的最大属,且是热带雨林的关键物种,而其系统发育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浙江省农科院获取小黄鱼全基因组

    17日,记者从浙江省农科院获悉,该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小黄鱼科研团队与美国奥本大学、厦门大学合作,首次完成小黄鱼全基因组组装注释与精细图谱绘制,为建立小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