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24 10:57 原文链接: 拯救重金属污染:耕地“去重”难言轻松

日前,湖南多个地区全面启动在重金属污染耕地施用石灰修复工作,之后,更大规模的“修复战役”或将打响——

一场拯救重金属污染耕地的战役正在打响。

6月中旬,正值水稻分蘖。湖南省长沙县一处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田内,身穿白色防护服的专业人员,用勺子从装有石灰的桶里舀起石灰,朝水田里挥洒。这些石灰将进入到土壤里,与重金属“互搏”,降低重金属活性。

目前,长沙县在重金属污染耕地施用石灰工作全面铺开,由专业队伍、专业合作社或者农户自行喷洒石灰等多方式进行。

而在近期,这样的大规模耕地修复工作,还将在湖南多地持续。这一切源于日前国家正式启动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工作。

耕地修复的大幕已经开启。这意味着,试点工作以后,更大规模的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战役或将打响。

但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多名专家认为,试点工作固然是一个良好开端,但污染耕地修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各地情况不同,“从点到面的推广工作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技术比资金更重要

长株潭的耕地修复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长沙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除了采取施用石灰方式外,他们还将采用施用有机肥、喷洒叶面肥、农田深耕改土、种植紫云英的方式来改良土壤,同时优化耕地水分管理,防止土壤板结。

很显然,在中央财政已安排专项资金对试点地区给予补助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出来。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陈同斌认为,重金属污染耕地的修复去除效果比较好的主要还是植物修复。

他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试点的积极态度表示赞赏,但是对于工程技术不很成熟、没有大规模示范就上万亩、甚至数十万亩推广的做法表示了一定担忧:“总体来说,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前期研究才能保证措施切实有效,能否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目前还不太好说。缺乏足够的前期研究积累,而且也没有把好的成熟技术都集成进去,没有作好充分的前期规划,突然就投资一大笔钱进去,这样风险不小。”

他认为,对于重金属污染耕地的修复工作,一开始研究人员面临的是缺钱支持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的问题,“但当大规模资金进来以后,我们会发现,主要的瓶颈问题是技术而不再是资金。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基本的技术储备和管理团队都不够用,没有几个人能掌握和使用这类技术”。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蔡超对此也表示认同。但他强调,在资金方面,由于耕地修复面积较大,修复效果显现的周期长,需要大量的、持续的资金投入,“这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也需要管理者的决心和耐心”。

管理工作须重视

对于此次的试点工作,陈同斌表示,当有了足够的资金后,管理工作也须加以重视。

他认为,相关主管部门需要明确,这样一个浩大的试点工作需要明确人才团队是否够用,如果只是修复一两千亩,所需的掌握修复技术的专业人员并不多,“但是若修复几万亩、几十万亩,技术人才很可能就不够用了”。

陈同斌认为,毕竟过去我国没有这方面的积累,也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这样大规模投入,其资金能否达到应有的效果,有关部门要慎重考虑,“搞不好就是拔苗助长,反而不利于土壤修复领域的健康发展”。

蔡超则认为,在不同区域的污染耕地开展治理工作,应该首先摸清情况,修复项目不宜盲目上马,修复技术要经过论证,要有现场实验,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

标准化与参与度

如果长株潭的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能否尽快向全国范围推广?对此,蔡超表示,因为我国前期的技术与人才储备不充足,发展过程不能太冒进,应该把前进中的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

陈同斌则从自己的实际操作角度提出了建议。他的团队已开展20多年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曾在广西、云南、河南、湖南等地完成7个修复示范工程,其中最大的工程面积达到1280亩,从规模和技术指标来说都是国内外首屈一指的农田土壤修复工程。

相关文章

可重复使用的纳米颗粒涂层海绵去除水中的重金属

于一种实验性的新海绵可以让从水中去除重金属污染物的过程比以往更容易。只需一次处理,该设备就能将受污染的水降低到安全可饮用的水平。在之前两项研究的基础上,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开发这项技术。研究......

防治污染,让微生物“吃掉”有害气体

常用的生物大气治理技术主要有生物过滤、生物滴滤和生物洗涤3种。与其他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相比,生物大气治理技术具有安全性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对处理低浓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强的有机废气效果较好。随着我国工业的......

中国环境报:到二○二五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要着重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28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十年间,中国实现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空气质......

《农药制造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国家标准首次发布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品种繁多,组成和结构复杂,农药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浓度高、种类多、危害大。有效防治农药制造工业污染事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粮食安全。日前,生态环境部批准发布了国家生态环......

臭氧污染降解果蝇信息素可能影响其性别认知

德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暴露于臭氧污染可能会破坏果蝇在空气中传播的信息素,干扰它们吸引伴侣或认知异性果蝇的能力。这些发现凸显了人类活动对昆虫种群的又一可能威胁。相关研究近期发表于《自然—通讯》。许多......

强化“科技引擎”,让中国式现代化动能更强劲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魏源送记得,1992年,他在大连读研究生时,1平方米进口水处理中空纤维超滤膜的价格是400美元(约2800元),当时“顶多用一两根膜丝就了不起了”。2000年......

华中武汉城市圈夏季臭氧污染成因、来源及管控的新见解

大气近地面臭氧(O3)对人类健康、植被生态系统等构成较大威胁。自2013年我国全面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以来,以PM2.5为主的空气污染问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然而,高浓度的近地面O3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呈......

城市环境所在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跳虫群落影响获进展

城市土壤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而重金属元素可伴随食物和可吸入颗粒等方式进入人类和动物体内,对生命构成危害。跳虫是普遍存在的城市土壤动物,其群落对环境污染反应灵敏,常被用作研究重金属污染对土壤......

未来五天华北中部个别城市可能出现重度污染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未来五天(2月16—20日),受冷空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空气质量优良,局地可能出现轻度污染,华北中南部、黑龙江南部、辽宁西部、陕西关中地区、成都平原和川南局地可能出现中度污染,华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