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04 15:03 原文链接: 环保部通知5省市:饮用水源须二十四小时监测

  入夏以来,太湖、巢湖均出现数次蓝藻水华现象,发生时间较2013年有所提前。为此,环保部向上海市等5省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希望加强预防,确保水源地水质与供水安全。

  据介绍,除了太湖、巢湖均出现数次蓝藻水华现象外,滇池外海北部水域出现蓝藻富集。为加强防控蓝藻水华大面积暴发,确保饮用水安全,环保部表示,希望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云南省加密监测,强化蓝藻水华预警预报。

  “为及时掌握蓝藻水华发生发展情况,应采取水质采样监测、卫星遥感监测、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密切关注蓝藻发生、聚集与水质变化,及时发布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信息。”环保部要求,强化应急,提高蓝藻打捞处置能力。同时提出,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强化信息公开,建立健全蓝藻水华预警体系。

  环保部特别提出,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控,落实自来水厂原水和供水24小时连续检测,督促指导供水企业做好应急深度处理的技术保障和物资储备,确保饮用水安全。此外,还要以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入湖河流为重点,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隐患,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迄今最古老类囊体化石

比利时列日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一个研究团队在距今约17.5亿年的一种蓝藻化石中发现了类囊体膜结构,这是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类囊体化石,比此前类囊体化石的最早纪录提前了约12亿年。新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蓝藻......

《Nature》:科学家捕获了蓝藻光合作用的“触角”

研究人员帮助揭示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重要生物“触角”的图像。大自然已经进化出通过光合作用来利用太阳的能量的结构,但这些阳光接收器不属于植物。它们存在于被称为蓝藻的微生物中,蓝藻是地球上第一个能够吸收阳光......

扬大研发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在太湖下水

每年7-8月份是无锡太湖蓝藻易发季节。记者从扬州大学获悉,由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丛海兵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近日在无锡太湖下水,试运行取得圆满成功,其对湖面蓝藻控藻率可达到80%......

学者鉴定出十株噬藻体,为巢湖蓝藻水华找到天敌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从巢湖成功分离五株侵染伪鱼腥藻Chao1806的噬藻体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进化多样性及它们在巢湖自然水体中......

治理蓝藻水华无需研究基础科学问题?大误!

“目前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蓝藻水华只是水体污染的结果,治理水华做好截污治污、消除污染,蓝藻水华也就消失了,无需研究蓝藻水华的基础科学问题。这种看法反映了对蓝藻水华问题认识上的不深入,是过于简单化......

城市环境所在产毒蓝藻的早期精准检测研究中取得进展

产毒蓝藻水华威胁水生态系统健康和饮用水安全,除了在浅水湖泊常见的微囊藻水华之外,新型水华蓝藻——拉氏尖头藻(Raphidiopsisraciborskii)由于其入侵性、高毒性、暴发性等特征日益受到关......

镇江环境监测中心开展金山湖蓝藻水华预警监测工作

金山湖,作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是江苏省镇江市“南山北水”战略、北部滨水区建设的亮点工程,更是重要的应急备用水源地及旅游风景胜地。进入盛夏,蓝藻水华成为影响了金山湖优美环境的重大隐患,加上近期6号台风......

推进水生态监测智能化,太湖蓝藻水华监测试点开展研究

为进一步提升全国蓝藻水华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中“监测手段从传统手工监测向自动智能方向发展”的要求,持续做好“十四五”规划中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

新研究揭示极端气候事件加剧湖泊蓝藻水华的正反馈机制

自2007年蓝藻水华灾害引发饮用水危机事件之后,太湖全流域经历了大范围、高强度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部分关键水质指标有所改善;但蓝藻水华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太湖水体总磷浓度近年甚至出现反弹,2017年蓝......

研究揭示疏浚以缓解湖泊蓝藻水华生态机制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沉积物疏浚作为有效缓解蓝藻水华的措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城市湖泊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疏浚背后的生态学机制研究不够深入。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