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09 11:44 原文链接: 崔向群:“镜”观星辰人生无悔

天文光学望远镜科学家 崔向群院士

   用中国技术制造出世界一流的天文望远镜,这曾是她的目标。为此,她十年磨“镜”,完成了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建造,实现了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追赶与超越。

  而今,年过六旬的她依然逐梦前行,在地球上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冰穹续写“镜”观星辰的新篇章。她就是我国天文光学望远镜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崔向群。

  “大概是我比较‘一根筋’,认准一条路就一直走下去吧!”谈起数十年如一日对天文光学研究的坚持,这位“50后”的女科学家言谈间透露出一如既往的干练、直爽。

  “一根筋”的倔女子

  是缘躲不过。1972年,经过“文革”三年下乡后,崔向群步入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彼时,她的分配指标先后从某医学院,被换为华东工程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最后又被调到该校光学仪器专业。

  “那时,我们都很听话,很单纯,分配什么就是什么,有些傻呵呵的。”崔向群笑言。然而,很快她那“一根筋”的倔性子就上来了,这一次她没有服从组织的分配。

  大学毕业后,崔向群被分到南昌某大型飞机制造厂。能在大城市工作是当时很多大学生的梦想,但崔向群为了专业对口,却坚决要改分到江西大茅山里的光学仪器厂。

  “你怎么要到这里来?我们想出都出不去呢!”当她从南昌乘火车、转汽车又步行了好几里山路才到仪器厂报到时,厂里组织干部问她。而她的想法很简单:学一行,爱一行,一定要学有所用。

  然而,让她未曾料到的是厂里分配的工作并非任何技术岗位,而是在光学车间当工人。对此,她没有气馁,反而给自己“没事儿找事儿干”。厂里的手工修磨透镜不仅操作累还会在手上卡出很深的印痕,她就设计了一种手持夹具卡住透镜进行修磨;看到粘接透镜火漆仍在用人工手捏的原始办法,她就设计了火漆机;看到高速抛光机摆在那里没人用,她就主动要求试验高速抛光工艺……

  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1978年,崔向群成为“文化大革命”后的中科院首批研究生,开始了天文光学研究的新征程。1985年,她由中科院选派赴英国Jodrell Bank射电天文台访问学习。由于访问期间在射电望远镜MKII和Lovell更新项目中的出色工作,她还被推荐参与了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光学望远镜项目(VLT)的工作。

  从此,她在天文光学的研究领域越钻越深。

  临危受命的“敢死队长”

  1993年,正当崔向群在国外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她收到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和苏定强的来信。

  信中,两位院士提出在国内开展大规模光谱巡天的天文学战略设想以及建立大视场兼备大口径的光谱巡天望远镜LAMOST的创新构想。由于项目技术挑战难度非常大,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崔向群身上。

  “中国科学的春天来了!”听到消息,1994年初,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的崔向群婉言谢绝了所有的挽留,义无反顾地携全家回国。

  由于LAMOST在很多领域都属于创新,项目面临众多世界级的挑战。譬如采用整块大口径镜子的方法,整个项目经费2亿多元人民币才够做两块大镜子。同时,LAMOST计划用4000根光纤,是当时光纤数量最多的美国望远镜SDSS的数倍,如果按老办法一根根地去定位,到天亮了也没有办法观测星空。

  “参加LAMOST就是参加敢死队,而你就是敢死队队长。”苏定强就给她“打预防针”。尽管彼时许多国内外声音都不看好其成功率,崔向群依然接下“令箭”,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在她看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创新智慧的结晶,它可以让中国天文学研究走到国际前沿,让中国大望远镜技术走到欧美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某些方面实现赶超。

  面对经费与技术方面的双重挑战,按照王绶琯先生提出的核心思想:“斗智不斗财。”崔向群开始了披荆斩棘、大刀阔斧的创新之路。

  从1998年立项开始,在10年的时间里,崔向群带领着LAMOST团队研制出最大等效通光孔径4.9米、最大视场5度的巡天望远镜,在国际上证明了中国在大科学装置方面的创新能力,并开辟出多个“全球第一”。

  而且,LAMOST的研制成功不仅为中国在宇宙大尺度结构、暗能量探索和银河系形成演化等领域的研究走到国际前沿创建了平台,还为我国自主研制30米级极大口径光学望远镜创造了条件。崔向群和LAMOST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发展实现的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方法将主动光学推进到新的前沿。这一方法不仅解决了LAMOST的建造难题,也可用于研制下一代几十米甚至100米极大口径光学与红外望远镜。

  “因为你年轻,不知道害怕,才敢接这个项目。”美国天文学家、LAMOST外籍顾问Aden Meinel教授曾对她说。对此,崔向群表示:“当时,没有想过这是在走钢丝。只是认为LAMOST这么好的中国天文学家的创新思想和方案,如果不能实现就太过可惜。”

  为此,她“一根筋”的性子又上来了,又执着了一次。“其实,事情过去了,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儿后怕。”崔向群笑言。

  脚踏实地 继往开来

  2013年9月,LAMOST公布了第一批“巡天”获取的光谱数据——220万条光谱数和108万颗恒星光谱参数星表。经过两年初步观测,其对银河系恒星光谱的获取数超过了国际上的总和,使人们对银河系的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9月,我们将释放第二批光谱巡天数据!”崔向群说。她表示,预计到2016年,LAMOST就可以实现达到500万条银河系恒星光谱巡天的一期目标。

  然而,长年伏案工作却使她落下了严重的颈椎病,并伴有高血压。同时,LAMOST也把原来学生时代那个不争不吵的小女子,变成了一个有些独断能言的“女汉子”。

  她坦言,由于项目的严谨性和时间的压力,有时不得不“独裁”。“很有把握的就要独裁,否则效率太低了。不过,基本上都是以民主讨论为前提的。”她笑言。

  同时LAMOST也让她总结出一套科研管理的心得,那就是“尊重每一个人,对于任何一项科研项目,每一个成员都要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2005年,在LAMOST走上正轨之后,崔向群又把研究目标对准了新的天文观测方向——南极冰穹A,并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立帆一道发起南极内陆高原冰穹A天文观测和天文望远镜研制的建议。

  如今,在她的带领下,南京天光所已成功研制了4台14.5厘米口径的中国南极天文望远镜阵CSTAR和第一台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并开始2.5米大视场高分辨昆仑暗宇宙巡天望远镜KDUST的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预研究。这些开创性的工作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

  目前,在继续对LAMOST升级改造的同时,崔向群和国内其他专家正在商议通过国际合作,在智利南半球建立另一架望远镜,与北半球形成互补,开展全天球巡天,发挥集合优势。

  “一个人只要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己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会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她依然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含义。

相关文章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6月将试运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499803.shtm在四川稻城,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已经主体竣工,已完成约27......

中国慧眼极目精确探测“千年一遇”天体爆发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21时17分左右,一束束来自距离地球24亿光年的高能射线“惊动”了全球遍布天上地下的宇宙射线探测卫星与装置。这一“千年一遇”的伽马射线暴事件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探测到的最亮伽马......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精确探测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观测迄今最亮伽马暴示意图中科院供图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北京时间3月29日凌晨2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与全球40余家科研机构联合发布对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简......

韦布望远镜在一地球大小系外行星上未探测到大气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天文学论文称,根据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观测结果,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TRAPPIST-1b上未发现大气的迹象。该论文介绍,研究人员利用哈勃望远镜和斯皮策空间望......

我国新发现挑战“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经典理论

1月19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团队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发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超大光谱数据样本优势,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数据,科研团......

望远镜观测助手的24小时

时间:1月11日地点:河北省兴隆县连营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中心楼,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观测控制室天气:阴5:56,晨光始“来云了,请注意!”不到5点,司志育手边的音响发出刺耳......

2022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发布

2022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10)是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Light:Science&Applications携手中国科学报社旗下科学传播旗舰品牌科学网推出的年......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可放出奇异红光星系

近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布了一张距离地球2.2亿光年的飞马座螺旋星系NGC7469图像。这个星系尘土飞扬,但通过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红外线观测可以观察到其明亮中心附近密集的恒星形成环等特征。NGC7......

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FASOT)取得科学关键进展

通过对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FASOT)原理样机在2013年加蓬日全食期间取得的观测资料处理和分析,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FASOT团组在弱偏振信号测量方面取得了科学和技术两项关键性进展,为正在研制的......

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获科学和技术关键进展

通过对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FASOT)原理样机在2013年加蓬日全食期间取得的观测资料处理和分析,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FASOT团组在弱偏振信号测量方面取得了科学和技术两项关键性进展,为正在研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