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27 11:43 原文链接: 中国现代有轨电车驶向非洲屋脊最高时速70公里

  8月26日,中国首次出口非洲埃塞俄比亚的现代有轨电车在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下线。首批41列70%低地板列车,车门处地板面距离轨面低于35厘米,乘客抬脚就可乘车;列车为三模块编组,可实现两组重联运营,最高时速70公里;未来将运营在非洲的政治中心——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该城市是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和非洲联盟的总部所在地。

  据悉,亚的斯亚贝巴海拔达到2400米,高原环境下列车将面临超强紫外线,此批列车堪称“最防晒的有轨电车”采用夹层玻璃,可以“隔离”90%的紫外线,其他如橡胶、电缆等元件也都全部满足防紫外线最高等级5级的要求,以防止高紫外线环境下部件老化等问题。此外,亚的斯亚贝巴在雨季经常面临瞬时强降雨的气候环境,而有轨电车电气部件主要在车顶露天布置,为此长客股份公司针对性的加强车辆排水设计,不仅设备防水等级达到IP65,并在车顶增设排水管,同时车顶裙板也具有排水功能。

上图为8月26日,一列有轨电车在下线仪式上驶进站台

相关文章

从高原到深海,他们一路挑战极限

咸湿的海风裹着汽油味,船被海浪拍得摇摇晃晃。闲来无事的船员们,正支着鱼竿钓鱿鱼。此刻,已是凌晨两点,高博坐在甲板上,望着摇晃的星空,心沉到了水下1800米深处。船停在西沙群岛附近,白天,他们把装着仪器......

科研机构新成果保障高原冻土地区输电安全稳定

从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青海电科院获悉,由该院牵头承担的《高原冻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失稳演化机制及防控关键技术》科研项目近日通过专家成果评价。据悉,该项目由国网青海电科院等6家单位......

西北高原所等揭示高原鼠兔适应青藏高原低氧环境新机制

哺乳动物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的结构和组成成分对维持肺气体交换和机体免疫发挥重要作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分异常和结构变化与高原肺水肿、各类呼吸综合症和哮喘等呼吸系......

雪域高原,科技援藏脚步铿锵有力

2022年8月5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与长江大学“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在拉萨举行。此次签约是长江大学将技术带进西藏,履行技术援藏、产业援藏使命,助力雪域高原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而打造的“小组团”......

科学家完善了高原古高度重建——稳定同位素方法

稳定同位素方法常被地质学家们用于重建高原、山脉的古高度,但我国科学家认为,这一方法具有不确定性,需从全球尺度考虑水汽影响。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发布消息,其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余武生研究员......

除多:立高山之巅观高原气象

人物名片除多:2003年3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为回藏工作的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第一位博士。目前在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除多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西藏自治......

流石滩主——在高原与荒野中探索丰富的生命

10月上旬,川滇高原已是秋冬交替,几乎芳华落尽。尽管9月的开学季让西南林业大学植物学专业老师徐波忙碌不堪,但国庆长假,他没有选择在家休息,而是风尘仆仆地再次上路,一头扎进了流石滩中,采集雪兔子、芭蕉和......

基因让你征服高原旱獭和古人类研究揭示遗传进化秘密

寒冷的喜马拉雅山脉是“雪的故乡”,这里也是一种小小“雪猪”的家园。这种名为喜马拉雅旱獭的动物可以在海拔5000米的地区生存,是许多野生动物,如牦牛、藏羚羊和藏獒的“小”邻居。而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稀缺的......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海拔5000m以上陆地面积虽然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2000,但却是全球1/3陆地平均径流的源头,尤其是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和雪盖是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这些河流孕育着世界接近10%的人口。高海......

昆明动物所揭示动物高原适应在分子水平的趋同性

探讨动物的高原适应是研究物种对极端环境适应机制的理想模型。以往研究中通过比较高海拔物种与低海拔近缘种,在分子及表型层面鉴定了很多高原物种的适应特征。然而,已有研究多侧重于高、低两物种的比较,而高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