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0-11 11:01 原文链接: 中国科大发现全新的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陈向军教授研究组与罗毅教授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扫描探针电子能谱仪发现了全新的非线性电子散射现象,该现象的发现有可能发展出一种革命性的固体表面单分子探测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物理》上,中国科大徐春凯副教授是论文的第一作者。Phys.org网站和《亚洲科学家杂志》对研究成果做了专题报道。

  电子能量损失谱学是分析材料化学组成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测量电子的非弹性散射获得原子分子的信息。然而在常规的电子散射中,非弹性电子只占极少的比例,大多数电子是没有能量损失的弹性散射电子。陈向军教授研究组将电子能谱学技术与扫描探针技术结合自主研制了扫描探针电子能谱仪,并利用针尖场发射电子束与石墨表面的银纳米结构相互作用,测量散射电子的能谱。实验表明,银纳米结构激发出的局域等离激元场可以导致非线性的电子散射现象,使得非弹性电子的强度显著增强。罗毅教授提出一种单电子两步过程的理论模型解释了这种非线性电子散射。

  非线性电子散射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物理现象,它同时还会带来一种新的、具有潜力的谱学技术即“非线性电子散射谱学”,未来可以用于研究吸附在金属纳米结构上的原子、分子。非线性电子散射过程会大大提高信噪比,从而实现固体表面纳米空间分辨的原子分子谱学测量。

  上述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和中组部“千人计划”的支持。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2 非线性电子散射概念图

相关文章

对于大模型的思考,可以再“非线性”一点

科幻作家江波曾说,人们总是用线性方式思考问题。比如当改良蒸汽机出现后,人们就会期望得到更大、更实用的机器,但现实比小说更科幻的是,技术突破常常以“非线性”方式来到人们身边。从某种角度来说,今年引爆世界......

新疆理化所在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作为激光频率转换的关键器件,在全固态激光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当前商用的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主要包括类金刚石结构的AgGaS2(AGS)、AgGaSe2和ZnGeP2等化合物。然而,......

集成光量子器件中单光子阻塞新原理揭示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邹长铃研究组,提出了在单个光学模式中利用极弱的光学非线性实现光子阻塞的新原理和新方案,并分析了其在集成光学芯片上实现的实验可行性。相关成果日前发表......

科学家观察到室温三阶非线性霍尔效应

近日,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高炜博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教授杨声远课题组在II型外尔(Weyl)半金属TaIrTe4(碲化铱铊)中观察到了显著的室温三阶非线性霍尔效应,为其在新型量子材料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相......

新型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取得进展

非线性光学晶体因其频率转换性能广泛,被用于扩展激光光源的频率。然而,对于深紫外波段的激光光源的迫切需求,使得探索新一代性能更优异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

福建物构所磷属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获进展

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能够通过频率转换作用,产生中红外可调谐激光。目前,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应用主要有硫镓银、硒镓银和磷锗锌,但是由于其存在的缺陷,已不能满足运用需要。因此,急需探索性能更优异的中红外非线......

福建物构所无金属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获进展

非线性光学晶体因其频率转换性能广泛应用于扩展激光光源的频率。而对于紫外波段的激光光源的迫切需求,使得探索新一代的性能更加优异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

物构所发现具有大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的亚锑硼酸盐

倍频效应(非线性光学效应)和双折射(线性光学效应)是现代光学中两种极为重要的性能,可以应用到诸多领域。许多研究结果都显示含有孤对电子的阳离子对倍频效应和双折射性能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然而,这两种光学性能......

利用孤对电子诱导策略实现从中心到非心的晶体结构转变

中远红外二阶非线性光学(MFIR-NLO)晶体材料在资源探测、光电对抗、空间反导、国防通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目前商业化的MFIR-NLO晶体材料(例如,AgGaQ2(Q=S,Se)和ZnGeP2等......

我国学者成功制备硫酸碘酸氧铌非线性光学晶体

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全固态激光器、医疗、通讯、精密制造、核聚变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合理设计合成新型高性能非线性光学材料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引入易产生二阶姜泰勒效应的结构单元,可有效获得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