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7-24 07:08 原文链接: 贾宝余:高等教育如何“两条腿走路”

  这些天,有两条消息的关注度甚高。一是98岁的著名学者季羡林辞世,他生前支持一所民办高校发展的故事,成为他传奇人生的一个美丽注脚(新华社7月16日报道)。二是目前正值高校录取的关键阶段,高校统招录取如火如荼,而民办高校之间的招生大战也渐趋白热化,“暗战”激烈,致使不少考生、家长感觉上当受骗(《现代教育报》7月21日报道)。

  两条信息都与民办大学有关。综观中国教育史,办教育总是两条腿走路。时至今日,民办教育的重要意义决不应再忽视。”而《现代教育报》的消息似乎告诉人们,高等教育“民办”和“公办”的两条腿走得并不协调。

  当前的民办高等教育,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一是,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是否需要“民办”?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传统。建国前,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可谓百花齐放:有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等国立大学,有安徽大学等省立大学,有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等教会大学,还有厦门大学、东吴大学等私立大学。建国后,享誉海内外的多所私立大学均收归国有,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再有国立、省立之说,所有大学均为公立。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多样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在于,当大众化甚至普及化来临时,单一的公立高等教育体系无法满足庞大的求学需求,高等教育分层体系使传统名校更多地承担培养精英人才的任务,需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供给来满足高等教育求学需求。此外,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有利于形成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办和民办之间的竞争格局。在这个意义上,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

  20世纪80年代,作为对公办教育的补充、对公立高等教育财政援助不足的补充,民办高校以灵活的办学方式逐渐发展起来。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8年的1.55%增长到2008年的23%,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在精英化教育时代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补充,那么在大众化时代,民办教育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半壁河山。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1999年为742万人,2003年达到1900多万人,增长1.56倍;而民办高校各类在校生为148.8万人,2003年为181.4万人,仅增加21.9%。

  二是,如何让高等教育的“民办”和“公办”的两条腿走得更加协调、更加稳健?可以从政府宏观管治和民办高校内部治理两个角度考虑。

  从政府管制来说,我们经常看到的说法是“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后来,《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鼓励”变成“促进”。但从实质上,财政援助作为基本的“鼓励”和“促进”措施,一直没有落到实处。《2002中国民办教育绿皮书》显示,民办高等学校的筹资结构为:财政预算内拨款为5.4%,学杂费90.2%,其他4.4%。美国1991~2001年非营利性私立大学的筹资结构为学杂费24%,联邦政府经费10%,州政府经费1%,地方政府经费1%,私人馈赠和合约14%,捐赠收入31%,销售与服务收入16%,其他收入4%。由此看来,国内非营利性民办大学主要依靠学费收入维持生存,而国外私立大学不仅有政府较高份额的稳定支持,更有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从内部治理来说,应明确办学目标,改善治理结构,建立董事会制度,提升师资水平,竞争录取优质生源。同时,应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私立大学,建立董事会和校长各有侧重和区别的治理结构。实际上,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改进教育质量、塑造教育品牌。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博士将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概括为四种模式,其中“扩张主义改革者”放弃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坚持培养目标多元化和教育机构多样化并行。这种观点,对我们现在高教事业的发展,也许有启发意义。

相关文章

4.13亿!西部大省,支持“双一流”建设

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消息:为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202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下达自治区直属高校“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和特色发展引导资金4.13亿元,支持7所自......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高教发展仍需“集中力量办大事”

不久前,美国物理学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巴克利奖。作为国际公认的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高奖,这是该奖项自1953年授奖以来,第一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高学历人才精神状况引关注!Lancet子刊给出数据支撑

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症是目前社会中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数据显示,随着学术、社会和经济压力越来越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出现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情况越来越多。很少有研究比较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

世界高等教育体系六大方阵及排名!全球首个“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

10月14日,2023“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发布,数据显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差异大,美国一枝独秀,中国领跑第二方阵。“高等教育强国指数”由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研制、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

中国高等教育代表团访问约旦大学

9月1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率中国高等教育代表团访问约旦大学,与该校校长纳西尔·奥贝达特进行座谈。座谈现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供图杜玉波指出,中约是患难与共、相向而行的好朋友、好伙伴。两国高校校......

纪念中国石油高等教育70周年石油高校教材展开展

1953年,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前身)成立,标志着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开端。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迎来建校70周年之际,日前由中国石油教育学会、石油工业出版社、中国石油大学......

当技术融入高等教育,请牢记“学习者利益”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了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技术运用于教育:谁来做主》(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聚焦技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既对技术对教育产生的积极作用作了阐述,又......

大学生自主探索时间面临“贫困”危机

今年高考前夕,《中国科学报》曾以《大学生的时间都去哪儿了》(2023年6月6日第4版)为题,针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过少,导致大学生活日趋“高中化”现象,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解读,在高教界引发强烈共鸣......

高等教育体系“规模最大”,质量更高

据报道,近日,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对2021、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得者代表进行了表彰。教育部负责人介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

高考成绩已出,志愿填报如何选择?

这两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对于等得心焦的考生来说,要在两三天内完成的志愿填报,成为横在他们和大学校门之间的最后一道关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参照往年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