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03 16:21 原文链接: 专家认为雾霾加剧与气溶胶粒子浓度水平有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正在组织重大研究课题,对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及应对机制进行研究,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科院杨卫院士在2014中国城市学年会上透露的。他表示,要以化学、物理学、毒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会诊”城市复合大气污染。

  2014中国城市学年会日前在浙江杭州市举行,年会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教育、城市交通、城市流动人口和城市生态环境五个分会场,而最后一个分会场讨论的话题就是雾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研究员表示,我国雾霾加剧与居高不下的气溶胶粒子浓度水平有关,一些指标在全球仅次于南亚的一些城市。他介绍说,我国陆地众多污染源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气体,这些气体经过大气化学反应,一部分转化为二次气溶胶粒子,科研人员通过全国16个站点的分析,发现PM10质量中超过50%是这种粒子,这一比例在夏天的北京可以达到80%。而且,二次气溶胶粒子的形成受天气条件控制,这是霾跨省连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一个有利于这种粒子形成的气象系统往往控制的区域也比较大,同时,空气中水汽较多时,某些吸水性强的干气溶胶粒子还会吸水长大,这使得观测的不确定性加大。此外,在我国大气中,包括沙尘、城市逸散性粉尘和煤烟尘等在内的矿物气溶胶的质量浓度就相当于欧美国家城市区域中各类气溶胶质量浓度的总和,矿物气溶胶与污染气体还会发生化学反应,使得雾霾问题更为复杂。

  张小曳介绍说,我国霾主要分布在9个区域,其中,包括京津冀地区、关中地区等在内的华北区域、以长三角为主体的华东区域、以珠三角为主体的华南区域、以四川盆地为主的西南区域是区域性霾最大的区域。而气溶胶的源头则可分为燃煤、燃油和与居民各项活动相关的排放。他认为,治理雾霾时不能只顾治理秸秆焚烧,当务之急应该是控制燃煤,因为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有70%以上是煤炭。污染控制需要从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减排、逸散性粉尘和政绩考核等方面综合治理,对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应有充分的科学判断。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污染控制中心主任贺泓研究员表示,外因是气象,内因是污染。他分析说,烟气排放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从而使得气态污染物向颗粒态污染物的转化出现暴发,超过大气可以容纳的环境容量,要是遇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静稳天气,就会出现大面积雾霾。

  贺泓说,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源于燃煤污染,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则源于机动车排放,而中国的雾霾天气兼而有之,近期应该从提高油品质量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做好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控制工业废气、控制农业区的氨排放和减少生物质无组织燃烧等方面进行控制。

相关文章

关于发布《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四项标准公告

关于发布《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四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现批准《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发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基本消除;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取得积极成效,臭氧浓......

我国在大气气溶胶成核机制模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全球尺度上,大气气溶胶成核对云凝结核的贡献将近一半,因此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在特定条件下,成核后的气溶胶粒子会生长至霾。尽管大气气溶胶成核对气候变化,空气质量以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

准粒子构成的物质第五形态首次创建

日本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创造出了首个由准粒子构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最新研究将对包括量子计算在内的量子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BEC被称为物质的第五种形态,其......

物理学家观察到一种新磁性准粒子

据近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的论文,美国纽约市立学院发现与创新中心和物理系宣布,他们通过将光耦合到超薄二维磁体上,观察到一种新型磁性准粒子。这一突破有望为材料科学带来新策略,即通过材料与光的强烈相......

日本公司曝大丑闻,这是辐射检测仪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东京电力公司再被曝丑闻。日本媒体近日报道,东京电力公司在外界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时,用难以检测出放射性物质的仪器检测核污染水,从而宣传核污染水排海的安全性。东电用特殊仪器检测污染水应付视察近日,日本当地......

空气污染加剧气候变化负面影响

根据9月23日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农业和经济的影响因污染物排放地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这项研究可能会激励某些国家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排放。该研究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加......

气溶胶表面化学反应机制研究获重要进展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殷实团队与山东大学教授杜林团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葛茂发团队合作,在大气气溶胶表面生成有机硫酸盐非均相化学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在......

祝贺!中科院大气所曹军骥当选国际气溶胶学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曹军骥研究员近日在希腊雅典市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气溶胶会议(IAC2022)上当选国际气溶胶学会副主席,这是我国大陆学者首次出任该职位。国际气溶胶学会(International......

北京谱仪III实验发现类粲偶素新衰变模式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合作组发现了类粲偶素Y(4660)和Y(4360)粒子的新衰变模式π+π-ψ2(3823),是Y(4660)粒子自发现以......